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马欢迎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马欢迎

宿州市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公司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水利水电的建设是为了供给水源、发电、运河、防洪所准备的,它是社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一定要树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采取保护对策,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奠定基础,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水资源储量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居世界首位,但在我国大陆性气候及季风性气候影响下,降水分布不均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有效调节水资源地区差异的重要措施,实现了水能向电能的转换,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我国水利水电技术不断完善,水电事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环保、地震及移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天然水体的水文条件,导致了堤坝下游水体的变化:①改变了水流的速度。在水利建设期间因为河坝要对水流进行拦截,因此离堤坝近的区域的水流量增加,库区内的水流速度加快。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由于河流的流域面积扩大了,所以河流的速度就会下降。而水流的下游受其影响,泄水量下降,丰水期的水量减少,使得水流的枯水期周期增加,水量也增加。②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在水利工程完工之后,上游水流的水位被抬高,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导致下游的水流河道出现了断流现象,下游的地下水位也不得不下降,就会导致下游水流的水量减少,一些河流、湖泊等干涸枯竭,引发一系列问题。③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了水质。在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机械在施工时会把一些垃圾甚至是有毒废物弄到河流里,从而影响了河流的水质[1]。在水流的储蓄水量期间,水流的流速下降,河流自身的自净能力下降。而上游河流中的不良物质会随着水流聚集在下游,在库区底部沉淀,污染了水质。

2.2对大气与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的气候、大气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利的动力、热力等因素与普通的陆地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会影响当地的气候。主要表现在影响气温、湿度、降水、风速等方面。①对于气温的影响,工程周围的地区冬天气温要高于普通地区,夏天气温较低。②对于风力的影响,工程建成以后,对风力的摩擦力减少从而风速加大。但在山谷的地区或者居民聚集的地区,各种因素对风的摩擦力较大,所以风速要小。③对大气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最大的影响就是大气方面的影响。对大气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最明显、最严重的,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心,也是所有国家都在关注的问题。不过因为我国许多的水利工程设施都建设在了山谷、峡谷,那里森林比较茂密,所以我国水利建设对大气的破坏不是很明显。④对降水方面的影响,因为工程附近有充足的水量,在阳光的照射下,就会产生充足的水汽,因此就会产生大量的降雨。但是堤坝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增减不明显,不过周围地区增加了大量的降水。

2.3影响了土壤条件

我国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区域,其土壤大部分为黄土,由于土壤内水分不足,土壤内含碱量一般比较高。而南方则大部分是红土,主要是降雨量比较大,土壤常年泡在雨水中,使得土壤内酸性物质比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完工后,地下水位一般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当地土壤的酸碱度,土壤中含氮量会降低,农作物会减产。土壤环境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土壤内生存的一些小生物,甚至会导致小生物死亡,当地环境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对生物的影响

由于兴建水库大坝,将江流水“圈养”起来,就避免不了陆地环境减小,湿地、沼泽的面积增大,土壤变得湿润,这就会使草场、陆地植物以及森林被淹没。另外在水中原本的藻类生物也会因为水质的不同,发生不适应的现象。

2.5对陆地植被造成影响

在规模庞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建设项目会占用很大的面积,造成占用区域内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往栖息于该地域的各种生物将无法正常生长。加上后期工程建设造成的污染物影响,造成区域内动植物灭亡甚至迁移的现象。

3、降低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3.1建设完善的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建设单位应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结合工程需要及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工程项目的价值,从工程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关注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3.2完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或多或少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尽可能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要加入生态补偿方案。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的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并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尽快构建并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对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时,要严格遵循“谁损害、谁补偿”的补偿原则,及时明确生态环境补偿涉及的主体和生态补偿的具体范围。不仅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破坏的缓解有利,而且也有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一点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另外,在该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中,还应预留一定资金用作生态环境补偿支配。

3.3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水利水电方面相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针对这种现状,国家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可以在一些民办院校设计相关专业招生,设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专业,开设与之有关的课程,并邀请这方面著名专家学者研发授课文件,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面对问题的临时解决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在专业划分上,要做到详细周到,从前期的设计专业到后期的维护专业都要涉及到,根据实际工程中的需要,从知识的储备到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既要开展理论课,又要开设实践课程来满足实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有能力胜任这样艰巨的工作。

3.4做好监测工作

在修建过程中,应该对所有涉及到的部分进行监测。在出现问题时就及时制止,不要等到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后再补救。在环境方面,实时监控大气、水质的变化,要对其有所了解,及时制定对策。另外也要注重四周的污染,对污染问题及时管理,不能留下潜在污染源。

3.5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要从不环境保护的认识入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有关保护河流的知识,建立完善可靠的惩罚体系,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尽量做到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土壤和环境整体的破坏,提高施工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为了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要认真考虑水利工程规划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重点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减轻自然环境的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小朝.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20):169.

[2]阳大兵.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邓生雪.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北方环境,2011,23(08):64+85.

论文作者:马欢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_马欢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