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经济体制的特点_经济论文

转型期中国经济体制的特点_经济论文

中国转型发展时期经济体制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体制论文,中国论文,特征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中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转型发展特征”。

一、财产关系多元化

单一的国有经济所有制结构,是计划经济的根本特征。多元化的财产关系结构,则是转型发展时期的基本特征。

多元化的财产关系结构中,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体制的必然要求。个体、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缓解国家资金短缺,扩大居民就业,方便人民生活,扩大对外开放都具有积极作用。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时期,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还对国有经济经营机制转换具有主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流动和重组,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相互渗透和各种生产要素灵活配置,有利于形成多个投资主体,以产权联结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增加国际竞争能力。同时,在产权重组和流动中,将出现新的财产所有结构。

由于改革改变了中国经济国有化单一发展的格局,开创了允许和鼓励非国有经济发展的道路,非国有经济由拾遗补缺的地位,发展到与国有经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状态,而且发展势头很快。无论是在GDP比重,还是在国家财政预算收入中的比重都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总量、发展空间和条件的限定,非国有经济与国有经济围绕着生存空间和发展资源的矛盾与争夺凸现出来。在非国有经济的竞争压力下,国有经济由于制度上的缺陷而陷于困境。中国宏观经济的制度背景发生的这种重大变化,造成国有经济及其分权化体制已经不能完全有效地调控中国的经济运行。

二、决策趋向分散化

市场机制所要求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分散化决策。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必须作出生产或消费方面的决策。一般来讲经济活动有两种决策方式,集中化决策和分散化决策。集中化决策是由组织领导人作出大部分决策。分散化决策是由组织中下属部门或个人作出大部分决策。指令性计划经济机制主要是用集中化决策方式,市场经济机制主要是用分散化决策方式。

集中化决策在作重大改变决策时,往往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在收集信息、鉴别信息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即高层决策者没有也不可能掌握下属部门和个人的全部信息,所以集中化决策往往可能带来重大失误,正是由于信息不可能完全被掌握,人们才希望分散化决策。

转型发展时期生产和消费方面的决策,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的趋向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目标的趋向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导致转型发展时期经济活动的决策趋向分散化。这种分散化趋向决策影响政府与企业的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集中化决策主要体现在政府对重要的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计划决策上,而且这种决策也从指令性向指导性转移,这种决策可以引导企业决策;分散化决策主要体现在企业对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的决策上,这种决策也可校正政府决策。

三、动力机制偏好世俗化

改革前的中国一直未重视动力的机制问题,没有将它制度化,以致许多人的个人行为与社会目标实际上是互不协调。离开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目标自然无从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发展时期,农村的生产责任制,企业的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合作制,调动了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得生产者与经营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目标相一致。这种演变,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片面强调精神激励手段,转型发展时期,物质利益在不断地独立和强化,甚至物极必反,一个时期曾提出过“一切向钱看”口号,动力机制偏好“世俗化”。

与此相关联的是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各自独立的物质利益体系逐渐确定。以财政包干体制为内容的改革,使原来以中央政府为唯一代表的政府利益主体分化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个层次的利益主体,而地区发展政策的差别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速度差异,又强化了各地方政府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已被包括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在内的非国有企业夺去了半壁江山,从而形成目标和行为方式都不尽相同的利益主体;农村生产责任制推行使农民成为重要的利益主体。90年代中央实行的分税制,就是按税种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各自拥有一定的财政。个人的物质利益不仅体现劳动收入,而且还承认非劳动资源收入的合理性,如利息、股息、红利、股市收入等。

四、调节机制二重化

是否存在供给短缺,是判断经济调节机制的重要特征。人们通常用科尔奈“短缺经济”模式来描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而凯恩斯针对有效需求不足提出,政府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增加有效需求来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我国经济运行曾普遍存在短缺现象,从生活消费品到基础原材料, 证明我国具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特征。 80年代我国经济短缺现象依然很普遍,仍是一种短缺经济。90年代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生活中基本没有再现某种消费品十分短缺的情况,反倒出现过消费品市场较长时间的“疲软”,工业消费品已经达到充分保证供应,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经济发展的能源、原材料等“瓶颈”制约也有所缓解。虽然我国经济中的“短缺”特征已部分消灭,但有效需求的扩张依然缺少约束,只能说经济运行部分地具有市场经济特征。

我国经济调节机制是市场与计划在空间和内容上交错并存,在时间上逐步过渡。80年代,我国的经济在计划和市场的此消彼长中逐步演化,到80年代末期,市场机制已在调节经济运行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此大前提下,体制的双轨特征趋于深化。

首先,体制双轨格局向多重格局演化。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后,现行市场经济体制又无法调控的作用领域,出现体制的悬空地带地,表明双轨特征所在领域的扩大和转移。

其次,随着改革的深化,双轨特征由原来的计划、价格、物质分配和产品销售领域向金融、土地使用、劳动就业等领域延伸、转移,即产品领域向要素领域转移,这意味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双轨特征深化。

再次,国有企业改革严重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企业日益壮大,必然导致双轨矛盾的激化与宏观调控政策的两难选择。

五、约束制衡机制的交替化

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导机制,计划是经济增长约束和制衡机制。计划调控为主的约束机制消失和市场化的约束机制艰难建立的交替过程。

转型发展时期,经济约束仍不强,经济调控机制仍然是以计划为主。其具体表现是,每次经济调整所使用的手段,基本是以计划为主。例如,货币政策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货币政策实施中,基本是以计划性质的贷款规模控制和货币投放计划安排为主要手段的。此外,对投资规模的调控,如清理建设项目,控制投资规模,进行投资大检查等,也是以计划手段为主的。

市场约束方面,其初步形成在若干方面也已表现出来。如债务负担对企业和建设项目的压力,已对国有企业,以及地方、部门的投资主体形成一定的约束;又如市场需求已对企业生产及其结构形成明显约束,对国有企业也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等。但是由于财产约束和破产失业机制仍未健全,所以上述初步的市场约束尚不能发挥有力作用。

六、对外开放体系的扩大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从地域上看,已经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从行业上看,对外开放正在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已从内容单一、渠道狭窄、层次较低的旧格局,向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与国际投资相互结合,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转变,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对外关系上看,我国已与世界上大约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

与此同时,我国正日益面临着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由于国际上东、西方对峙局面已经结束,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和平与发展将是国际社会的主旋律,这种形势使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的经济差距还相当大,所以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将始终面临“赶超”的压力。二是我国周边国家,继亚洲四小龙之后,其他国家也实现了十分迅速的增长,而且这些国家具有与我国相同的比较优势,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日益剧烈的竞争。三是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经济已开始复苏,例如波兰、捷克、匈利牙等国;俄罗斯经济也有走出低谷的趋势,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的实现,会形成对我国多重压力。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的国际依存度进一步加深,我国即将加入世界关贸组织,将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外产品资源与技术的交流进一步扩大,国际资本的流动趋势和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变化,势必对我国经济产生越来越大影响,要求我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

标签:;  ;  ;  ;  ;  ;  

转型期中国经济体制的特点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