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果转化论文,对策论文,原因论文,高校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成果如何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难。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比例平均只有15%左右,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里, 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5%(《科技日报》1998年4月8日),而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达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0%。科技成果转化难长期困扰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这表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状况比较严重,也表明我国科技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科技成果的转化,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研究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选择课题项目进行实验室研究,制出样品、样机。
第二阶段:转化与应用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实验室成果的基础上,挑选产业化前景比较明朗的项目,集中力量去解决转变成生产技术的问题,如工艺、原料、环境、场所等,进行中试生产出小批量产品,在一定范围内试销,并求得可靠的经济数据。这一阶段通常称为“中试阶段”。
第三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这一阶段是中试成功后,进入规模化生产的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选购或制造设备,选定厂房,训练工人,开拓市场,一般能形成新的生产线甚至是建新企业。
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各个阶段是相互依托、相互联结、依次递进的。在转化过程中,如果任一阶段受阻,都将导致整个转化活动的停止。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实现和价值实现过程,这种转化不是自发的,无条件的,而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这些条件包括机制、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缺乏其中一个,都将导致转化活动的失败。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是受许多因素和条件影响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市场机制不健全使科技与经济脱节
市场机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机制,也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时期,各种改革措施尚不配套,市场机制仍不健全,市场还未能成为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基本手段。一方面,相当多的企业未能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也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实力,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科技成果是难以进入企业的,科技人才也是难以流向企业的,科技成果要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显然是困难的。另一方面,科技与经济尚未实现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科技发展缺乏面向经济建设的活力,因此使高校科技成果在向企业转移这个“接口”上脱节。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脱节”问题的办法,其难点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仍主要依靠高投入和扩大生产规模求得发展,企业缺乏为科研单位提供经济支撑、承担风险、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魄力和热情。许多企业不靠技术进步也能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利用政策和空子等),自然不会将注意力放在效益大、风险也大的高校科技成果上,所以,在具体项目和产品的产业转化过程中,高校和企业之间未能找到合适的“利益均衡点”。由于缺乏联合整个科技体系与社会经济体系的纽带和机制,使高校的科技成果难以实现转化。
2、高校的科技成果成熟性和适用性不强
科技成果要转化为技术商品,最终进入生产过程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成果要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第二,成果要具有适用性和效益性。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否具备先进性、成熟性、适用性、效益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科研立项时就应加以考虑。然而,我们许多高校的研究人员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成果,他们在申请立项上往往只注意从资料文献中选题,成果往往是实验室原理样机或理论性的论文、专著,一般不涉及工程性和工艺性问题。在高校,封闭式的研究方式和传统的旧观念仍然束缚着研究人员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中,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此外,由于高校的商业信息不灵,不了解市场需求,也不习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科研方向,使科学研究跟不上瞬时万变的市场,所以,研制出来的成果成熟性和适用性较差,不能被企业吸纳。这就使得高校的科技成果不能向商品化、产业化转移。
3、资金投入缺乏保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把研究与发展阶段的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新系统进行适应生产和应用的二次开发,即中试阶段。中试阶段是研究与发展阶段与生产经营阶段的中间环节,它既难以界定为科研活动,也难以界定为生产活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正常的科研经费轮不到它,企业的生产性投入也不包括它,这一阶段成了科技界与企业界两不管的地带。此外,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风险性较大,即有技术风险,也有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这样,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借款等常规资金也不敢或不愿投入。我国目前仍缺乏适合这一阶段特点的资金投入(如风险投资等),这就造成转化与应用阶段的资金投入缺乏保障,使高校在研究与发展阶段取得的成果不能进入应用与开发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在此告吹。
4、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力弱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相当多企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新的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求得发展,企业缺乏主动吸纳高新技术的意识,部分企业领导科技意识淡薄,市场参与程度低,短期行为比较普遍,所以他们不愿或很难接受风险较高、效益滞后、周期略长的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此外,许多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工艺设备落后,人员素质较差,使得他们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摆脱困境方面,对引进新成果,提高技术水平所能带来的长远利益无暇顾及,因此,他们不想也不愿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来吸收新的科技成果。企业“吸收力”弱的种种表现使得高校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
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收到应有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流通渠道有关。目前,从事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的大多是原课题组的科技人员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缺乏市场工作经验和企业的需求信息,所以,成果转化工作成效不显著。而企业又不了解高校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他们难以在高校找到自己需求的科技成果。由于企业界、投资者和成果拥有者之间没有形成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缺少一种可供交流的机制,也没有方便的信息交流手段。所以,高校科技成果难以被企业接受,这就造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受阻。
可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这些因素,使得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滞留在研究与发展阶段,不能进入转化与应用阶段,形不成直接现实生产力。要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整体配套措施。
二、解决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对策
1、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体系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现有的技术市场不发达,一方面,企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高校有大量的成果滞留在实验室等待转化,因此,要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首先必须要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需关系,从而使科技与经济溶为一体。虽然高校拥有比较雄厚的人才实力和比较丰厚的科技积累,但技术创新动力和目标难以达到企业的需求;而企业具有中试条件,并有从事经营管理和开拓市场的经验和人才,但科技力量薄弱,技术创新能力较低。解决的办法:一是构建科技经济一体化的体系,积极推动高校的技术开发型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工作在业务上进入大中型企业,吸收高校技术入股,使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二是通过强化科技意识,严格执行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在思想认识、激励政策、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保证科技进步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促进计划与市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四是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联合体,联合研究开发,使高校前期研究开发优势与企业工业化生产优势融为一体,科技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科技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改革科研立项制度,建立面向市场的立项机制
课题的选择是研究过程中的战略起点,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因此,科研选题立项的首要原则应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科技成果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才能为市场所接纳。所以,高校在科研立项上,要改革过去从资料文献中选题的立项制度,建立面向市场的立项机制,到市场去寻找课题,使课题立项、中试、直到产业化都与生产效益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从“实验型”、“技术型”变成“生产型”、“市场型”,从而提高成果的成熟性、先进性、适用性、效益性。从立项、中试到生产化,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中试,因此,除加大中试资金投入外,高校还应在项目、人才、技术、试验设备相对具备的条件下,紧密依靠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市场开发投入的需要,根据地域优势集中力量建立一批包括各个技术领域的中试基地,把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
3、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新的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投入是支持开展科技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的投入。然而,许多人认为,科技投入是软投入,多些少些无关大局,而生产投入是硬投入,少了生产就上不去,他们将科技投入与生产投入隔离开来。研究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关系。因此,我国经济要发展,高校的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加大高校科技投入,特别是技术开发的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第一,国家财政拨款;第二,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第三,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支持科技成果商品化;第四,科研开发机构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研究开发资金;第五,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技进步法》规定的保障措施,为我们指出了发掘科研经费的渠道。目前,我们可在现有的五个资金主渠道的基础上,发展风险投资,逐步扩大创业投资和国外科技贷款等科技投入渠道,使科技投入的渠道拓宽,既有政府拨款,又有自筹资金,既有国内科技贷款,又有国外贷款,既有无偿使用的经费,又有有偿使用的资金,形成全社会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从而使科技成果的转化获得充裕的资金保证。
4、确立企业科技开发的主体地位, 提高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力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力是比较弱的,许多企业不太重视科技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领导的科技意识谈薄,有些企业虽设有技术开发机构,但他们只把这些机构作为提高企业“形象”和上“挡次”的装饰品。要提高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力,首先,要设法使企业增强“科技兴企”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企业领导的科技意识,转变轻视科研成果开发和转化的观念,改变为了急功近利而拼设备、拼资金、拼劳力、进行掠夺式经营的做法,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过程实质上是技术创新过程,所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以增强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引进、激化和吸收的能力。其次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速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企业科学技术动力机制,使企业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市场经济中技术进步的主体。企业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实体,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等形式加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走高度集约经营之路。使企业有实力和活力增加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吸收量。我们相信,经过改制、改组、改造的各类企业和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教企业,将会成为科技成果开发和转化的主体,这是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希望所在。
5、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形成有效的技术扩散机制
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它对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尽快形成有效的技术扩散机制,其途径有:一是通过政府行为,创造一个全国性的、有秩序的、信息交流手段先进的、管理体制完善的、政策配套和法规健全的技术市场;二是全面构筑起从高校到企业顺畅有序的推广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三是强化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兴企、科技兴国的意识;四是办好高校自身的技术交流、技术服务中心,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系统化、工程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市场的建设,包括机构和法规等技术市场管理体制的建设,大力扶植各类技术中介机构开展的技术交易活动,造就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经纪队伍,提高技术贸易的成交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6、实行法制化管理,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
实行法制化管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的深入,管理的层次、机构、内容、对象、任务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颁布实施的“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科委等部门颁布的科技成果管理有关文件规定,为我们做好科技成果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我们要加强《技术合同法》、《专利法》、《企业法》的宣传和普及,使科技法规成为高校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高校的科技管理要逐步形成以合同化为标准的管理办法,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序化、法律化,从而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