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供给与返贫现象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现象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0)011-0012-04
一、返贫人口能力供给不足是返贫现象产生的根源
多年来,我国政府反贫困计划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贫困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开始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变,财政收入明显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要解决中国贫困人口问题,形势不容乐观,返贫问题尤为突出:一是相当一部分脱贫人口又重返贫困陷阱(约占脱贫人口的8.65%);二是那些虽已脱离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生活水平低、生活环境差的现象仍相当突出,走出贫困后的步伐依旧十分迟缓;三是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一批生活陷入困境的城镇失业人口(约1100万)。无论是失业或重返绝对贫困的现象,还是走出绝对贫困后步履维艰的相对贫困状态,都有必要重新审视贫困的本质内涵和政府的反贫困对策,真正搞清返贫现象的形成原因,调整反贫困对策。
贫困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贫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经济现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由于人的素质养成程度低所导致的能力供给不足,使人们在长时期内还不足以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要求的、社会文化可接受的、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体制严重忽视竞争机制的作用,使一切人(能力供给大的、能力供给小的、积极肯干的、不肯干的)都有饭吃,都有依赖,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稳定的位置,能力供给大的人被堵住了通过创造性劳动而使自己富裕和得到更好发展的机会,而能力供给小以及不肯向社会提供劳动的人照样有钱拿,有饭吃,其结果是人们工作的热情、社会的创造力被严重抑制了,社会生活长期呈现平均、低下、单调的特征。随着封闭的大门逐渐被打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竞争机制作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能力供给的大小对自身生活的状态和自我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在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方面的落差也越来越大。在这一社会变革中,一方面是贫困人口在大量地减少,另一方面是在同等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由于适应经济环境的能力供给不同,其获得收入、财富的能力就出现了较大差异,社会个体在经济资源的占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质量和水平仍处于低层次,变化不大,甚至有许多家庭出现了返贫现象。
返贫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贫困产生的原因相比,其根源更在于返贫人口自身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智力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弱质性、低层次性所致的能力供给不足,使其在同等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不能从社会获得足够的收入。历史的、环境的以及社会体制转换等外部因素是贫困的外因,是条件,自身素质的好坏、能力供给的大小才是内因、是根据,寻找贫困和返贫的原因应把视角和注意力着重放在返贫的内因上。人是有能动性的,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应主动适应并能改造外部环境,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将较快地摆脱生活条件差、水平低的贫困状态。随着贫困地区生活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已摆脱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如果始终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寻找不到进一步改善自身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途径、空间,其返贫就不能简单归结为外部不利的环境了。返贫人口自身素质在生存竞争中具有致命的弱点:
1.返贫人口的根本特征是人的素质差,素质差不仅表现在返贫者生理素质差,更表现在返贫者文化技术等社会素质方面。生理素质差的典型表现就是智力水平不高,甚至“弱智”,在贫困地区人口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其形成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如水质、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又有社会因素(如近亲婚配等落后的婚姻方式和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低劣的人口素质使贫困地区人力资源优势锐减,不仅不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还会单纯地消耗掉大量的物质生活资料,既成为家庭的精神、经济负担,又给社会带来了压力。返贫人口素质的低层次性更主要表现在文化、技术等社会素质方面。由于经济贫困限制了教育发展,教育落后使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十分低下。全国600个贫困县中万人文盲、半文盲数为200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4000人,这种文化低质状况在地处边远偏僻的贫困地区尤为突出。西部地区文盲率高出全国平均数20个百分点,青海为51.61%,西藏更高达70.17%。西部地区人口这种低素质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虽然依靠政府资本投入和政策投入,给钱给物,使相当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但脱贫者的素质未能得以提高,甚至落后省区的人口文化技术素质与过去相比,还出现了下降趋势,这导致许多人口、家庭重返贫困,陷入贫困—受教育少—人口素质差—更贫困的恶性循环。资源和富饶不等于富裕,资源的贫乏也不等于贫困,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离开了贫困者素质的提高,终不是长久之计。人的低素质性所致的能力供给弱是返贫现象产生的关键。
2.返贫人口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低素质性紧密联系的是返贫人口绝大多数思想观念落后、保守,具体表现在:第一,等、靠、要。政府在相当长时期内反贫困主要是直接发放食品、衣物乃至现金,这种“输血”政策弱化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形成“等、靠、要”的自我积累机制,使一些贫困人口养成了依靠政府救济的习惯,形成无所作为的思想。第二,因循守旧。返贫人口长期生活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固守着落后的生产方式,感受不到文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大作用,排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轻科学、重传统,小生产意识强烈,思想狭隘,严重缺乏商品观念、市场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远远没有树立起求新、求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观念和竞争意识。第三,胆怯自卑,害怕承担投资风险,害怕社会变革,不敢面对市场竞争,排斥竞争。这些严重束缚了返贫人口发展生产、自我创造发展机遇的信心,勇气。第四,目光短浅,温饱即安。返贫人口生活圈范围小,信息闭塞,生活水平低,抑制了自我消费欲望,形成了“温饱即安”的心态,养成了无所作为的懒惰思想和习惯,懒于动脑动手,不愿在开发头脑资源、智力资源上下功夫。
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决定性要素
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应用和传播的知识经济正向我们逼近,现代经济的增长,已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开发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解决贫困问题、杜绝返贫现象产生的决定性要素。
1.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节省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数量,并使两者更有效地进行结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这是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会导致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素质又决定了投入到生产中的劳动质量的高低。如果就业中的劳动力数量不变,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投入到生产的实际供给也是增长的;如果劳动力数量增加,则在素质提高的情况下,实际劳动供给的增长要比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更快,这样,产出中劳动的贡献份额就会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既增加了劳动的复杂程序,使劳动者更加有效地运用各种复杂的机器设备,从而改善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这从宏观上降低了资本一产出比,从而起到了用劳动替代稀缺资本来提高总产出的作用。
2.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对产出作用的份额。一般来说,科技进步的过程包括发明、创新和扩散这样三个阶段,发明就是在科学和技术上提出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它需要有一支素质良好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队伍,创新就是实现新技术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它需要有一支勇于实践、善于开拓、目光远大的企业家队伍;扩散就是实现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大规模运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复制过程,而是包含着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需要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队伍和熟练劳动者队伍。但不论是科学家、技术员、企业家、生产管理人员和熟练劳动者,都有赖于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导致的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所提供的基础来作保证。
3.人力资本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吸收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弥补本国、本地资源的不足,从而更有效、更大规模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在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具有资源、资本的优势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后发展国家或地区,只要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来有效地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就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改造本国或本地区的传统产业,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来拓展国内外市场。由此可见,丰富的人力资本是突破国家或地区的界限去考虑资源、资本、技术的有效配置和利用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最终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
多年来,由于对人力资本开发投入长期不足,我国经济呈现出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的特点,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这种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不足与劳动力过剩的矛盾所导致的巨大社会就业压力和对经济增长的潜在“瓶颈”约束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障碍。特别是我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更为低下,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供给远远落后于改变自身贫困境遇所需要的程度。据贫困地区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贵州、云南等五省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比重分别为4.15%、4.14%、4.87%、4.41%和5.7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大学本科、专科文化程度人口占各省区总人口比重分别是0.89%、0.92%、1.86%、1.67%和1.69%;文盲人口比重分别为34.5%、35.0%、31.4%、20.4%和38.4%。如果按贫困县为单位计算,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将更低,在贫困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有更大比例。城镇下岗、失业职工中,再就业困难者大多数属于学历低、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有句古话,叫“救急不救穷”,对临时性的、突发性的困难人口可以帮助解决,以救一时之需,但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贫困和返贫问题,仅仅通过物质救济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救济不能救一世之需。人力资本存量的稀缺、人力资本投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落后,给经济增长绩效带来了严重的负效应。尤其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更少,人力资本存量几近于零,造成了社会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生活陷于长期贫困。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对反贫困思路进行了调整,把对贫困者直接救济(称为输血机制)和加强贫困地区的综合开发(称为造血机制)结合起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开发,进行了多方位的反贫困资本投入和政策投入,使一大批贫困者比较快地摆脱了绝对贫困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政策及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政府反贫困对策更多地作用于导致贫困的外部环境,短期内可以取得极大的效果,在相当大程度上帮助一部分人摆脱极端低下的消费水平,摆脱绝对贫困。但我国政府反贫困对策长期集中于物质资本投入甚至简单到仅仅是物质救济,长期忽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严重滞后于物质资本投资,其严重后果就是贫困人口的素质未能得到提高,能力供给未能得到加强,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不可能杜绝返贫现象的产生。
三、解决返贫问题,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反思政府各种反贫困对策,总的说来,这些投入都具有“粗放型”特征,还未能真正由“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返贫现象以及那些摆脱绝对贫困的人们生活水平依然很低,生活环境依然差的现状。杜绝返贫现象的最根本出路在于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提高贫困群体的自身素质,增强能力供给,这才是真正的“造血机制”。因此,实施反贫困战略,我国政府不应仅仅以经济短期增长为主要目标,而应充分注意到贫困人口素质低下的特点,采取以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为主,其它方法、措施紧密配合的办法来逐步推进,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反贫困的长期战略选择,以提高人口尤其是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能力供给,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反贫困“造血机制”。
1.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因而人力投资是对劳动者的健康和文化技术水平提高发生作用的一种投资,它包括教育、卫生、保健等支出,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教育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叫知识性效应,即人们受教育后,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和文化素质,从而增加了能力供给和对新工作的适应性,减少了失业的可能性,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种叫非知识性效应,即当人们受过教育后,可以改变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纪律性,增强对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其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源的关键性投资在于教育,应当摒弃那种把教育费用看成是纯消费性开支的陈旧观念,要把教育费用当作生产性投资,借助教育、培训等手段,使劳动力特别是素质较低者获取有关知识和撑握相关劳动技能,是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解决贫困人口素质低下,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投资。
我国贫困落后地区无论是升学率、教学设备配置、师资配备,还是教育水平都远远落后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少,教育水平落后,导致贫困人口素质水平低下,由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存量很少。科教兴国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高、精、尖技术的发展,而且还应更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这对解决贫困问题,杜绝返贫现象尤为重要,尤为迫切。要改变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极低的状况,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这已引进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希望小学”等形式有助于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提高人口素质,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也已逐步走上轨道。解决贫困返贫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劳动潜能的挖掘,强化对人力资源能力的培养、训练和提高,这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持之以恒予以足够高度的重视。
2.采取引导和强制性措施,促使返贫者进行自我投资,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积累的水平。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体制,这种体制是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的体制,在体制创新、完善的过程中,在同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个人能力的供给程度已成为自我生存、发展的首要因数,个人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努力程度和潜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留给能力强贡献大的个人的机会越来越大,而留给能力弱的个人的机会则越来越小。因为市场经济在其本质上是一种能力经济,市场竞争首先是能力竞争。返贫人口素质的提高和能力供给的增加依赖于教育的投资,而投资的前提条件是投资的预期收益的现值不小于支出的现值。对投资者而言,只有当贴现率大于或等于货币市场利率时,他才会投资。而实际上,在贫困地区现有劳动力身上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短期收益率极低,这就使贫困人口不愿把稀缺的收入用于自我投资。因此,政府在自身财力有限,不足以在较短时间形成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大量教育培训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情况下,除了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投入外,还应从引导和强制两方面促使贫困人口、返贫人口自我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一方面,要进行体制的创新和完善,建立起能激发人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的分配方式,促进贫困者进行自我积累,自我开发,自我提高,增加能力供给。其次,市场经济中,建立良好的分配体制还体现在对岗位的竞争上,依靠能力竞争上岗,争岗位、争位置、争机会、争发展空间,岗位、位置、空间、机会等是靠能力争来的,既不是平均主义分配的结果,也不是靠权力、关系、人情和金钱换来的或获取的,要使每个人认识到命运就在自己手中,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再次,要提高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的贡献率,以引导、刺激劳动者个人进行自我投资,提高自身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强制贫困家庭、返贫人口支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自我素质,增强能力供给。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能力素质论文; 提高自我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