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创新_科学发展观论文

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创新_科学发展观论文

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4)08-0004-0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在分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趋势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发展观念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及其结果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确立了指导性的原则。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创新

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在发展经济学的演化过程中,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的发展观也在不断的演变和深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基于这种发展观,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工业化的关键是规模扩张。刘易斯认为工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20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发展是经济增长加上结构的变化,认为发展是在增长基础上实现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居民生活水平、分配状况的改变。”(注: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基于这种发展观,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钱纳里认为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结构的转变,工业化就是结构转变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的改善,典型代表是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强调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贫困、失业和不平等;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转向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罗马俱乐部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为代表强调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观进一步拓宽,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的创造、收入分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而且更加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政治参与等以人为本的目标。阿马蒂亚·森认为经济发展应当最终归结到人们“是什么”和“做什么”,经济发展过程应当看作是人们权利的扩展过程。弗朗索瓦·佩鲁在其《新发展观》中强调“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的人文关怀”(注: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从发展观的演变来看,发展内涵在不断扩展,体现了由单一的传统发展观向综合的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传统发展观是一种非理性的发展观,在发展的内涵认识和发展问题的基本观念上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思想倾向:一是非全面性。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长,经济会自然发展起来。为了追求高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在这种发展观念的引导下,加重了环境破坏的广度与深度;把发展问题单纯看成是一个经济问题,把资源、环境问题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或外部环境。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之下,人类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产量的增长。二是非协调性。传统发展观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人类在经济行为的选择时重点考虑当前可以预期到的直接经济后果,而不涉及或忽视长期中不可预期到的未来经济后果。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建立在人的价值基础上,只承认人类利益,而忽视自然以及其他物种的利益。实用主义经济伦理则把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视为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并以这种价值判断作为标准引导人类生产活动。其局限性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发展经济,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使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目标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建立在这种发展观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为只需要将“经济馅饼”做大,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之下经济增长中的负面效应被放大了,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毫不顾忌地浪费资源,边生产边污染,好处留给自己,坏处转嫁给社会。由此产生了被经济学上称之为“外部性”的现象。

科学的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它以整体性作为发展观的出发点,在发展中不仅考虑人类的整体利益,特别要考虑人类发展的长期利益;在发展的内容上要强调综合性和协调性,突破传统发展观中用单一GNP来衡量发展的观念,而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指标来衡量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目标上,追求质量型的经济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关怀,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理性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从哲学意义上来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的目的;二是发展的条件、要素、源泉和手段;三是发展的后果和质量。传统的发展观是非理性的发展观,在发展的目的上,追求单纯的经济指标;在发展的过程上单纯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数量,而忽视发展的后果和质量。科学的发展观是一种理性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整体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来考虑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是:发展应是多重目标的发展,不只是将重点放在经济方面,还应考察和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其他方面,诸如安全、健康、教育、收入和财富分配、就业水平和环境质量等社会评价方面;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既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包括社会内部各方面的发展;发展应是持久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传统的非理性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基础上而提出的理性发展观,它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创新。其基本特征表现在: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是片面的发展观,在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把工业化看成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把GNP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把向自然的索取和追赶战略的实施作为发展的手段。而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它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在发展的目标上,以发展内涵的全面性为出发点,要求在发展中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而且这种全面进步是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的是共同富裕”;(注: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在发展的衡量制度上,以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在内的全面性的指标为衡量发展的标准;在发展的内容上,强调既要考虑经济指标的增长,又要考虑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结构的完善、文化的繁荣、收入分配的改善;在发展的手段上,强调提高发展的能力,主张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循环再生能力;在发展的后果上,强调低代价发展,既实现发展的代内公平,又保证发展的代际公平。

其次,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落后的局面,就必须致力于以物质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只要物质财富增长起来,发展中国家的一切经济问题就自然会解决。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中国家努力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而忽视了经济的增长质量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经济发展成本的增加,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的“以物为本”发展观的局限性,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强大的动力,把提高人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在发展中不仅重视物的增长,而且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公民收入,提高福利水平,促进政治民主和政治参与,健全公共服务,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把提高人的生活福利、拓宽人的发展空间、维护人的发展权利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所指出的,发展是一个“个人自由和社会承诺”紧密联系的过程,在发展中要以人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使人能能动地获取机会、争取权利和充分地享有经济自由。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的特点之一是非协调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单向性索取,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协调性;在经济结构上,强调非均衡的发展,过分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在发展的内涵上,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非协调性;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片面倚重通过资源配置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忽视收入分配的改善以提高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造成公平与效率的非协调性。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片面性,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在发展中强调“统筹”和“协调”原则:一是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既重视城市化和工业化,又重视农业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强调统筹收入分配的协调发展。在坚持国民收入分配总格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和谋划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既要提高社会整体的丰裕程度,又重视解决丰裕中的贫困;三是强调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极化效应”造成的区域市场分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四是强调统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发挥市场调节和市场监督的同时,更要发挥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促进城乡经营福利、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五是强调统筹国外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实现内外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最后,科学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是不可持续发展观,它是以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自然观为出发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因果关系来理解自然,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类所支配的对象,人定胜天,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是其核心思想。这种发展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类无限的需求都是合理的,科学技术是万能的。这种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工业化为核心,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都基本上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无限索取自然资源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的基础上,使工业文明建立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自然生态和环境容量提高的基础上,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数量,忽视了自觉地调整人口、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经济发展的行为和发展的方式越来越脱离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轨道。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它把经济发展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既不能简单地与增长画等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自然的索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在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反对以人为主体的单向性关系的见解,在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爱护自然,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在工业文明模式的转型中注入有序性、统一性和综合性因素的新型发展观,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理性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三、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促进发展方式的变革

在21世纪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的影响,牢固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来指导21世纪中国发展方式的变革:

首先,更新经济发展观念,树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工业化主导”的经济发展观,它以工业发展和单纯GNP的增长作为工业文明和现代化实现的标志。造成了环境恶化、资源缺乏、人民实际福利水平下降、社会成本日益增加的后果。因此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新发展观,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多项指标的协同来衡量经济发展。建立以和谐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这种和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储存和保护自然系统;二是经济增长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社会公平政策的和谐,使经济增长所要求的物质吸收和累积所表现的数量性增加与发展所要求的质量改进与潜在力的相和谐;三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和谐,把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与环境理性相结合,使经济主体在环境和谐的基础上达到合作与和谐,以减少经济发展的代价;四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三维资本的和谐循环。

其次,确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是依赖一定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意味着一国的经济发展要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又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因此,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中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注: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一是要节制贪婪。贪婪是传统发展观的思想基点,也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发展不全面和不可持续的总根源,也是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和发展模式创新的阻力,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在以传统发展观为主宰的人类贪欲的支配之下,人类利用工业化的文明成果——先进的技术,毫无顾忌地,不择手段地加以掠夺,对整个社会和自然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节制贪婪,提倡节俭和科学适度的消费观;二是节制生育。在经济发展实现的再生产过程中,既包括物质的再生产过程,也包括人口的再生产过程,是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协调,传统发展观忽视了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协调,使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压力,特别是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口膨胀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因而实行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恶性膨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三是节制对自然的索取。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和物质的供给者,无所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因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要节制对大自然的索取行为,节制改造自然的行为,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

再次,建立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衡量指标主要采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衡量,这种指标的缺陷已经被发展经济学家们所认识,许多人设法弥补这一缺陷。在发展经济学上,阿德尔曼和莫里斯提出了综合的发展指标,主张用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量来全面衡量经济发展。有人也还提出了物质质量指数,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中,加入衡量物质生活质量的指标。新古典综合派的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用福利指数改善GNP指标的不足,这些指标体系弥补了用GNP作为衡量发展指标的不足之处,因此可以借鉴这些思路,在我国实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建立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淡化GNP指标,用经济、政治、文化、福利等多项综合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在建立新的衡量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新的衡量指标体系为依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制度经济学来讲,发展观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决定发展的正式制度的激励方向和政策取向,因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所依据的发展观是不同的。传统的发展观形成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的经济结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代价比较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型,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有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是粗放型资源配置方式,二是集约型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的是粗放型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是以传统的发展观为依据的,主要通过消耗资源数量来提高经济增长。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依据的,主要通过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提高增长质量的同时,来提高增长的速度。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把资源配置方式由粗放型转变到集约型的配置方式上来;在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的过程中,要加快技术进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对资源的利用效果、综合开发的技术水平很低,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必须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清洁产业的技术改进结合起来,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实现进程。统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消除市场的分割,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步伐,缩小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进行制度创新,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持。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在形成国家竞争力和促使后进国家崛起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对现行制度的进一步变革和完善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支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制度需求来自于对中国转型中的政府角色、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从提升制度效率和竞争力出发,落实科学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就是要在消除制度性歧视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等多个层面的均衡发展,因此,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进行制度创新,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持。

一是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城乡关系和“三农”问题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协调配套地推进城市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尽早形成生产要素在城乡统一市场上充分流动、公平竞争、优化配置的机制,逐步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构造新型的城乡经济关系。从体制、管理、政策等方面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二是要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区域间均衡发展的迫切性与中国经济整体的持续发展直接相关。有效率的市场应有一定的交易规模和流动性,而要保证交易规模和市场流动性又依赖于市场障碍的消除。过分局限于从区域自身角度考虑发展战略,设置地区贸易壁垒无疑将阻碍有效利用依存性发展规律,以专业化分工取代同构竞争,以大市场服务整合资源的市场化发展。因此,应确保各地区企业与外来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秩序,使优势企业得以利用中国市场梯度落差的特征,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国内企业间的价值链分工网和区域间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培育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壮大,为进入世界市场做有效的准备。

三是要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并不能简单地与增长画等号。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固然谈不上经济发展,然而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如果将两者等量齐观,混为一谈,而忽略了行业、区域及各个社会经济主体间的宏观统筹和相互协调,那么,一时一地单方面的增长不仅无助于发展,反而会制约发展,贻误全局,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发展的增长”。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有力保障。经济发展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是,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型。科学发展观实现的核心问题在于深化体制改革,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型。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我们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政企分离”、“政府职能的转换”等等,这些都只是限于操作层面的改革,而未涉及政府的转型问题。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把政府的市场经济主体角色转换为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角色,使政府由国有经济的政府转变为国民经济的政府,加快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协调市场经济运行的重大比例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使政府由国有企业的“婆婆”转变为国有资产的管理者,从政府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转变为对国有资产价值的管理;在政府的职责上,由从事经济建设转向为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服务,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和守信的市场经济秩序;在政府的运行方式上,由对经济资源和经济权利的垄断转向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把以投资型为特征的政府财政体制转变为公共服务型的财政体制。

标签:;  ;  ;  ;  ;  ;  ;  ;  ;  

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创新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