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蒋蕾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接诊的8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例,使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蒋蕾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接诊的8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例,使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咯血时间、咯血量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短患者咯血时间,降低咯血量,预防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综合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146-01

肺结核,为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且多数患者伴有咯血,进而增加窒息、失血性休克等相关并发症风险,危及生命安全[1]。因此,加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综合护理,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项集小组护理、责任制护理优点为一体的护理方法,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且护理效果显著。为此,本次研究对我院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随机选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结合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确定为肺结核大咯血,无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智力及认知障碍,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男女23/17,年龄24~72岁,肺结核病程2~12年。研究组40例,男女21/19,年龄25~70岁,肺结核病程3~13年。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评估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病房,联系医生,按照医嘱,建立静脉通路,予以药物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对症处理。

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如下:(1)成立综合护理小组,成员均为本科室护理人员,工龄均在3年以上,护士长组织针对小组成员的护理培训,内容以学习综合护理知识、肺结核大咯血护理要点为主,确保患者得到规范、专业、连续的护理服务。(2)内容,①心理护理,加强病房巡视次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动与其交谈,询问有无不适,予以适当安慰、关心,增强患者安全感,并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维持平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咯血先兆征象护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采取面对面方式,向患者介绍咯血先兆表现(咽痒、发干、面色苍白、气急、咽部有血腥味等)及发生规律,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重点注意患者主诉,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以防发生不良事件;③抢救护理,咯血时,取患侧卧位,交待患者不可屏气,咯出血液,辅以氧气吸入,避免窒息,与此同时,做好吸痰、气管插管等抢救准备;执行医嘱,为患者提供止血药,如静注1000U立止血、肌注1000U立止血、静滴1070U垂体后叶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等,必要情况下,予以输血;④窒息护理,咯血时,一旦大咯血中止,且伴发胸闷加剧、精神紧张、紫绀、张口膛目、呼吸骤停、神志不清等一系列变化,提示窒息,立即帮助患者改为头低足高位,轻拍背部,促进血块排出,加以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⑤咯血停止后护理 ,叮嘱患者绝对卧床,取患侧卧位,保持头部偏向一侧,以咯血停止7d为宜;予以清淡易消化的温凉半流食,维持排便顺畅,避免诱发咯血;在晨起、睡前、进食后,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度,减少细菌滋生,以防肺部感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咯血时间及咯血量、并发症(失血性休克、咯血窒息、并发肺不张等)。

1.4统计学处理

以软件SPSS24为工具,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2检验;计量资料以“”,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咯血时间及咯血量的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咯血时间、咯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2并发症的比较

研究组发生1例失血性休克、2例并发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发生2例失血性休克、4例咯血窒息、4例并发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0/40)。对比差异显著(2=4.501,P=0.034<0.05),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大咯血的发生,易导致患者心理障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3]。所以,建议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仅以患者病情变化、机体恢复状态为关注点,缺乏对患者心理、生理的重视,加之护理人员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患者难以得到及时的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近几年,在心内科、妇科、产科、普外科等不同科室受到广泛应用。为了分析此项护理模式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具体影响,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咯血时间、咯血量较对照组少,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护理程序,向患者提供细致、连续、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使其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时,充分体现综合护理的连续性、专业性、人性化等特点,及时解决患者护理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为其采取针对性、系统化、协调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积极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加深患者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认识,正确看待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各项护理,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减少咯血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使其尽早康复出院。

综上,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病情改善及预后恢复,值得进一步宣传、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应玉,张玉海,陈巍.优质护理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当代医学,2017,23(23):174-175.

[2]周远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4):159-160.

[3]姚阁.优质护理在9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20):123.

论文作者:蒋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蒋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