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天诺市政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深基坑建设是城市化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深基坑技术还有待提高。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充分了解深基坑技术及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还应协调好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工艺文件,按照工艺进行施工。最后,应该保证施工质量,通过有效的监测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保证施工顺利安全进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
1.深基坑技术的主要施工内容
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大型工程,具有较高的难度,工作量较大,而且对精细化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运用不合理或是技术掌握不扎实都会对工程的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深基坑施工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时的安全。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做好交底工作,这样施工人员能够获得精准的施工数据,从而准确确定施工下桩开挖的具体位置,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针对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资料采取适当的支档、加固和保护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破坏和损失。选择适宜的深基坑支护形式,通常情况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形式有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悬壁桩支护、复合土钉墙支护和加固支护等几种支护形式,需要针对具体工程实际来选择适宜的支护形式,通过选择适宜的支护形式,在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的同时,还能够在不破坏地质结构的情况下对深基坑施工进一步巩固。另外,在选择深基坑支护形式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场地实际情况、水文及地质条件、工程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确保深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
2.深基坑技术的工艺要点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勘察施工现场的地质及地下管线等情况是深基坑施工前必做的工作。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交由专业的勘测探查队伍完成。同时,让专业基坑监测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勘察结果设立警戒值。再者,将勘察结果作为深基坑施工预案的依据,对排(降)水方案土方开挖(回填)程序、支护围护结构及设计、地基的处理、基坑监测等多项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另外,在施工准备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将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用材、施工机械管理进行统筹安排。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责权明确体制,明确每个阶段中的各个人员责任和义务,让施工责任人、质量安全监察员、施工技术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例如,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负责核对施工图纸以及明确各个现场结构的位置以及标高数据等工作。在施工用材、施工机械管理方面,也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合理存放、取用施工器具。
2.2土方开挖顺序
土方开挖的顺序非常重要,是规避危险的重要环节,很多事故的发生原因都是由于土方开挖顺序的不合理造成的。首先,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即将需要开挖的地面打扫干净,平整地面。然后进行分层开挖,每开挖 20cm,便进行阶段性的支撑施工和支撑养护,重复此步骤直到挖掘到我们预先设定的深度。最后进行垫层封底,整个开挖过程结束。
2.3深基坑维护措施
施工前,必须了解基坑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建筑物、桥梁等的桩基结构等并掌握好,地下管网的交错铺设资料也要弄清楚,地下水位、土层条件等地理因素一定要提前掌握,做到周密计划。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良隐患,要做好记录,采取预防措施。施工中要实时地对深基坑开挖造成的变化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隐患问题就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挖掘过程要加强支护体系,对安全开挖实时监测,每开挖一步都要有专人专门监测安全问题,注意地面开裂等细节问题。如果已经出现深基坑变形等严重问题,则应停止开挖,进行加固处理。基坑围护结构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挡土,二是止水。围护结构主要分加固型、支挡型、混合型三种。土钉墙是加固型的一种,土钉墙支护造价低廉,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在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问题分析
3.1 信息化施工不完善
深基坑的施工变化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深基坑变形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时间有关,是一个应变积累和应力释放的过程。我国在深基坑施工方面仍是以施工经验为主,运用数据监测的形式来保障施工;因此在施工工程出现问题时并不能作出及时有效的解释,也不能察觉到工程变化的细节,不能实时掌握整体工程的情况。虽然做到了监测数据的完整,但是由于人员能力的欠缺,并不能作出监测参数变化上的合理解释。
3.2 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较高
在深基坑过程当中,肯定会根据地理地形改变而改变,这些都是建筑物埋下的伏笔,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还有事故多发。在很多施工当中,施工作业与外界相互作用较大,彼此也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建筑的稳定还有安全这块都是有损害的。如果工程配套的问题出现了事故,则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周期还有可能严重情况下出现人员的伤亡情况,只有加大投入成本才是保障工程不会出现问题纠纷等压力的情形
3.3深基坑支护的结构设置不合理
深基坑工程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深基坑支护结构。需要在进行支护结构选型的时候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比如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地基土类型的选择以及周围的基本环境等。在根据不同条件的基本下选择合适合理的支护结构,但是由于许多的施工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对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型式的选择造成很多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建筑不牢固的支护结构,从而使其对深基坑甚至整个工程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同时还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4.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4.1 重视工程勘探工作的有序进行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工程勘探至关重要,是关键性的环节,要重视对施工地理环境的分析,关注人文条件的特点,做好施工测量和方案的拟定工作,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为了实现对支护作用的有力支持,需要重视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探。鉴于我国地域的辽阔性,地质条件存在差异,人文因素各异,因此,要重视对施工地点土层、地质等因素的全面分析和评价,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周边建筑的地基等情况进行考察,确保能够承受一定的震动,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周边建筑在施工中不会出现变形等情况。
4.2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对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全程监测,是确保深基坑施工工程顺利进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最重要的手段,是确保深基坑施工规范化和提高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不法的施工人员不但违反了管理制度篡改了施工方案,更有甚者还打起了降低施工成本的主意,在施工成本上偷梁换柱;不但造成了工程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给工程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管理的疏忽和不到位无疑是深基坑施工单位的一大诟病,管理问题不仅关乎市政工程的进度更关乎着市政工程的整体使用质量;因此,杜绝工程使用的风险,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必须要认真加强深基坑施工工程全程监测质量上的管理。
4.3 深基坑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深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加强深基坑施工质量监理。明确挖掘方案和施工组织,充分利用观测系统随时控制施工突发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加强对深基坑边坡变形、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等方面的检查,降低安全隐患。同时,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分工与责任。
5.结束语
思想创新意识保守,缺失严格有效的管理能力和在技术应用上具有投机性是深基坑工程设计对深基坑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加强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在深基坑工程当中的控制,解决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满足深基坑工程设计的要求,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伟.复杂基坑群施工过程危害防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罗朝荣.相邻深基坑施工相互影响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3]陈星.基于津门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
[4]华根勇.深基坑工程变形与支护相互作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
论文作者:舒明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2
标签:深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结构论文; 基坑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论文; 形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