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74种汉语翻译的考证与分析_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论文

“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74种汉语翻译的考证与分析_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论文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74种中译文考证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产者论文,译文论文,全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2月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文献《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它是作为《共产党宣言》的结尾词,向全世界发出的充满世界主义、国际主义激情的战斗号召。160年来,它随着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共产党宣言》的广泛传播已经传遍了全世界。由于它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口号,而且是一句深刻的至理名言,所以历来译者、译法甚多。历史上有众多有识之士殚精竭虑,悉心琢磨如何把这句警言妙语译为中文。据笔者多年来读书见闻琐记,这么一句简短词语,前后竟有74种中文译法。如果把基本上相同的译文加以归并,也还有五十多种各具特色、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的译法。值《共产党宣言》出版160周年之际,把不同译文的考证资料细加整理和比较评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过程和强大影响力,以及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变化,也能从中体察到翻译工作者劳动的艰辛和译文的精益求精,还能从中领悟到应该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1908至1933年19种文言译文

这一伟大口号最初是在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宣言》在我国的传播而逐步流行起来的。以下基本上按照译文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某些基本一致的译文不按时间排列),每条引文都注明出处。

1.“结合全世界之劳动者而成一新社会耳。”这是湖南留日学生赵必振(1873-1956)于1902年翻译的。1903年2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赵必振译《近世社会主义》(日本福井准造著),书中在评介《共产党宣言》时曾提及这一口号(见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线装竖排本上册第二编第13页;另见笔者收藏的该书1927年上海时代书店平装本第127页)。这最早的译文是依据原文意译的,译文中“成一新社会”,是译者添加的。

2.“万国劳动者同盟。”见中国达识社译《社会主义神髓》(日本幸德秋水著),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派主办的《浙江潮》编辑所1903年10月东京出版,第45页。

3.“万国劳动者之同盟。”见上述《社会主义神髓》高劳译的文本。这句译文比之上一句译文只多了一个介词“之”。载1912年9月1日出版的《东方杂志》第9卷第2号第3组第2页和商务印书馆1923年单行本第53页。这个译法完全源于日文。

4.“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见蛰伸(即民主主义革命家朱执信)写的《德意志革命家小传》,载东京出版的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2号第11页,1905年11月东京出版。原文无现代标点符号。

5.“噫,各地之平民乎,其安可以不自奋也。”这是对上述朱执信的译文稍加修改而成。作者署名煮尘重治,见他写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可之学说》,载《新世界》杂志第2期第6页,1912年6月上海出版。马儿可即马克思。

6.“万国劳动者其团结。”见勥斋(即民主主义革命家宋教仁)写的《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载《民报》第5号第80页,1906年6月东京出版。此种译法也是源于日文。

7.“万国劳动者其团结乎。”这种译法比之上句只多了一个语气助词“乎”。见梦蝶生(即叶夏生)写的《无政府与革命党》,载《民报》第7号第121页,1906年9月东京出版。

8.“万国之劳动者团结!”见渊实(即廖仲恺)译《社会主义史纲》(Bliss著),载《民报》第7号第103页,1906年9月东京出版。

9.“万国劳民团结。”见申叔(即刘师培)《〈共产党宣言〉序》,载《天义报》第16—19期合刊第510页,1908年3月15日东京出版。

10.“万国劳动者其团结哉!”见邵振青编《各国社会思想潮》,商务印书馆1920年4月上海出版。

11.“愿我万国劳动者团结毋懈。”见渊泉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日本河上肇著),载北京《晨报》1919年5月5日。

12.“各地之平民,速起联络。”见刘秉麟《马克思传略》,载《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15日上海出版(实际出版于9月)。

13.“愿万国无产阶级联合。”见陈与漪译《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罗素著),商务印书馆1922年上海出版,第15页。

14.“全方贫工之联合。”这是印在1919年苏俄政府在莫斯科发行的面值一千卢布的纸币上的口号。这个口号用俄、英、法、德、意、汉和阿拉伯七种文字印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发行的纸币上(原钞图像见江亢虎著《新俄游记》,商务印书馆1923年2月上海出版,笔者曾于20世纪50年代从北京东安市场旧书店买到此书)。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在1920-1921年苏俄政府发行的纸币上继续用多国文字印有这个伟大口号,中文译法如上。不过这种译法已经离开原意甚远,又退回到近似原先正义者同盟的旧口号“人人皆兄弟”(也有人把“人人皆兄弟”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见王德周著《社会主义史大纲》,益群学社1933年版,第30页)。原始材料我没有见过,这是1950年10月3日我亲自听到刘少奇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讲到他早年在苏俄的见闻时提到的。他当时提到此事是勉励大学生要学好外文并准确地翻译外文。1922年以后苏联政府决定在发行的新纸币上删去外文。

16.“五大洲之平民,其急起而作同盟之团结。”见黄尊三译《近世社会主义论》(美国伊黎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6月上海出版,第121页。

17.“世界劳工其合而为一。”见厚照《嘉尔马克斯传略》,载《国闻周报》第4卷第34期第1页,1927年9月4日天津出版。

18.“万国之劳动者,其速团结起来!”见无闷译《社会思想概论》(日本田制佐重著),太平洋书店1928年12月上海出版,第51页。

19.“全世界之工资自活人,联合起来!”见严恩椿译《社会主义运动》(英国麦克唐纳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上海出版,第196页。

二、1919年以来55种白话译文

20.“各地劳工的联合。”见舍(著名报人成舍我)译《共产党宣言》,载《每周评论》,1919年4月6日北京出版。

21.“举世的劳动阶级,促他们联合起来。”见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载《新青年》第6卷第5、6号,1919年5月、11月出版,收入《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1页。

22.“各处的平民啊!我们联合拢来。”见毅译《新共产党宣言》,载《晨报》1919年8月7—11日。

23.“我们各国的平民从速联合起来!”见毅译《新共产党宣言》,载《晨报》1919年8月7—11日。

24.“世界的劳动者,都快起结合哟!”见A·D(即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什维克”》,载《奋斗》第2号,1920年2月24日北京出版。

25.“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见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新青年社上海出版,第55页。这种译法随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的不断重印和传播,于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广为流传。

26.“各国底工人联合起来!”见李季、黄凌霜、雁冰译《到自由之路》(英国罗素著),新青年社1920年11月出版。

27.“各处贫民都联合拢来。”见李季译《社会主义史》上卷(英国克卡朴著),新青年社1920年10月上海出版,第196页。

28.“世界的劳工们,联合呀!”见P·生(即茅盾)译《美国共产党宣言》,载《共产党》月刊第2号,1920年12月7日上海出版,第35页。

29.“请万国劳动者团结!”见丹青译《社会主义发达的经过》(日本堺利彦著),《东方杂志》第17卷第24号,1920年12月25日出版。

30.“各国底工人啊!联合哪!”见潘公展《近世社会主义及其批评》,载《东方杂志》第18卷第5号51页,1921年3月10日出版。

31.“世界的无产阶级起来吧!”见(李)震瀛译《波兰共产党忠告世界工人》,载《共产党》月刊第3号第24页,1921年4月7日出版。

32.“万国劳动者呵!起来团结吗!”见盟西译《社会主义问题详解》(日本高畠素之著),共学社社会丛书,1921年4月出版。

33.“世界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啊!”见万国青年共产党写给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信(未署译者姓名),载《共产党》月刊第4号第2页,1921年5月7日出版。

34.“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呵!”见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一文,载《新青年》第9卷第3号第13页,1921年7月1日上海出版。

35.“国际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见李达《七一回忆》,《七一》创刊号,1958年7月1日。李达回忆1921年建立中国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来与会指导的代表马林在会上提出这个口号。

36.“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见瞿秋白《赤都新史》之十七,1921年7月6日写于莫斯科,载《瞿秋白文集》第l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29页(《赤都新史》曾于1924年6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37.“世界的工人们,联合起来啊。”见(周)恩来《勤工俭学生在法之最后运命》(旅欧通信),载天津《益世报》,1921年12月23日。

38.“万国劳动者呵!联合起来呵!”见太柳译《共产党底计划》(俄国布哈林著),1921年12月出版。

39.“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呵!联合起来吧!”见李大钊《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文,载北京《晨报》1922年2月23日。另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4月版,第377页。

40.“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见希曼(即从1914年开始在我国传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驱张希曼)评《俄国共产党党纲》封面,人民出版社1922年1月广州出版。

41.“全世界的劳动者联合起来!”见(周)恩来《劳动世界之新变动》(欧洲通信),载天津《益世报》,1922年3月30日。

42.“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见胡南湖《马克斯传》,载《今日》第1卷第4号,1922年5月15日出版。

43.“万国劳动者呵!团结起来呵!”见《社会问题总览》中册,上海中华书局1923(?)年版,第210页。笔者于50年代在北京东安市场旧书店只买到该书中册,上面并无出版年份与著译者姓名。恽代英于1923年12月29日写有对此书的评论,见《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3—414页。

44.“万国劳动者团结啊!”见得山译《国际劳动同盟的历史》(日本山川均著),载《今日》第2卷第3号,1922年出版。

45.“全世界劳働者团结起来!”见李达《评第四国际》,载《新青年》第9卷第6号第27页,1922年7月1日出版。这里“劳働者”一词是从日文移植过来的(中文中没有“働”字)。

46.“全世界的无产者,团结起来啊!”见伍豪(即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载《少年》第2期,1922年9月1日巴黎油印本。

47.“万国无产阶级啊,团结起来啊!”见T.C.L(即李大钊)《工人国际运动略史》,载北京《晨报》,1923年5月1日。另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4月版,第459页。

48.“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见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5月1日告无产阶级书,载《先驱》第17号。

49.“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这个译法比之上句多了一个“的”字。见叶启芳译《社会斗争通史》(德国麦克司·比尔著),神州国光社1930年上海出版,另见该书1958年北京三联书店改订版,书名改为《社会主义通史》,第548页。

50.“世界的劳动者呵!赶快团结呀!”见费觉天译《社会主义与近世科学》(法国安锐戈佛黎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5月上海出版,第109页。

51.“各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见瞿秋白《世界社会运动中共产主义派之发展史》,载《新青年》季刊第1册第129页,1923年6月15日出版。

52.“全世界的无产者啊,团结起来。”见孙百刚译《社会主义初步》(英国托马斯·克库著),中华书局1923年11月上海出版,第57页。

53.“各国的工人啊,大家联合起来!”见李季译《社会主义之思潮及运动》下卷(美国列德莱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上海出版,第1页。

54.“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原文漏排“世”字)见《新青年》季刊第3期所载《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联邦条约及宣言》(未署名译著者),1924年8月1日出版,第94页。1930年上海中外社会科学研究社出版的华岗译《共产党宣言》第二个中文全译本也用“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译法,见该书第40页。

55.“全世界无产民众联合起来!”见(林)伟民《我到俄国一个月的感想》,载《中国工人》第2期第14页,1924年11月上海出版。

56.“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见徐文亮译《近世社会思想史》(日本波多野鼎著),开明书店1928年9月1日上海出版,第63页。

57.“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印在1929年上海出版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劳动者》周刊的每期刊头上。

58.“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见李一氓译《恩格斯与马克思合传》(苏联李阿萨诺夫著),江南书店1929年10月上海出版,第83页。

59.“万国无产者团结起来!”见刘侃元《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德国桑巴特著)下卷,上海春潮书店1930年3月版,第396页。

60.“各国无产者呀!你们团结起来!”见余祥森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无政府主义》(德国卡尔·第尔著),新生命书局1930年8月上海出版,第242页。

61.“万国的无产者啊,联合起来!”见李圣悦译《社会主义辞典》(法国纳颇波尔脱著),上海启智书局1930年10月版,第146页。

62.“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瞿秋白于1931年曾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见丁景唐等《瞿秋白著译系年目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2页。陈瘦石译《比较经济制度》一书“附录”,商务印书馆1943年9月重庆出版,第304页。

63.“各国的无产者,联合拢来啊!”见李季著《马克思传》上册,神州国光社1932年12月上海出版,第320页。

64.“愿我们劳动者团结起来啊!”见沈嗣庄编著《社会主义史》,青年协会书局1934年12月上海出版,第71页。

65.“一切国家的工人们团结起来啊!”见沈嗣庄译《社会主义史》(美国列德莱著),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上海出版,第2册第224页。

66.“一切国家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呵!”见成仿吾、徐冰译《共产党宣言》,解放社1938年8月延安出版,第60页。

67.“联合起来呵,一切国土中的无产者!”这是倒装句,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原文并非如此。见何封译《卡尔·马克思》(德国伊利诺·马克思,即卡尔·马克思的小女儿作)一文,收入《卡尔·马克思——人·思想家·革命者》一书,读书出版社1940年8月上海出版,第26、29页。

68.“一切国度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呵!”见博古校译本《共产党宣言》,解放社1943年8月延安版,第84页。初版时这句译文最后一个字有的版本印为“啊”,再版时都改为“呵”。

69.“万国的工人们联合起来!”见吕天石译《马克思与恩格斯》(苏联里阿查诺夫著),正风出版社1950年10月上海出版,第91页(即上列第58种译文原书的另一种译本)。

70.“全世界底无产者,联合起来!”见成仿吾译《共产党宣言》,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重校本里封。

71.“一切国家底无产者,联合起来呵!”见成仿吾译《共产党宣言》,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重校本正文最后一句。

72.“全世界工人团结起来!”见《金日成选集》,朝鲜外国文出版社(平壤)1970年中文版扉页;

73.“万国的工人团结起来!”见《金日成著作》第3卷,朝鲜外国文出版社(平壤)1980年中文版,第27页。

74.“所有地区的劳工,联合起来!”见台湾出版《当代》杂志第128期《共产党宣言》150年专辑编辑室手记,1998年4月1日出版,第144页。这一条是我于2000年访问美国时从友人处见到的。

以上仅是我多年读书偶记所得,因个人翻阅书刊有限,肯定还会有一些遗漏。

三、对各种不同译法的评析和新建议

从以上所列举的这句口号74种不同中译文出版的时代跨度,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的持久性和广泛性。自1902年迄今一百余年,从上海、北京、天津到重庆、延安、台北,从东京、巴黎到莫斯科、平壤,都有人在思考如何准确、切实地翻译并且宣传这个战斗号召。从译者身份来看,既有留学生、新闻记者、作家,又有学者、教授,既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家,又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有三民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又有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所有译者都在琢磨、推敲如何表达马克思主义的这句至理名言。由于译者的认识水平、理解角度有所不同,翻译的准确性难免有别,甚至还有不妥和差错。

笔译要求忠实于原文,同时又要通顺,还要有点文采,即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个标准。译文还要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最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我们不妨对以上74种不同译法作一番比较评析。

先看这句伟大口号的德文原文和我熟悉的英、法译文。

德文:Proletarier aller Lander,vereinigt euch!

英文:Workers of all lands,unite!另译为:Working men of all countries,unite!

法文:Proletaires de tous les pays,unissey vous!

在中译文中,这句口号基本上分为三部分。

主语,即句中主干部分,共有16种译法:平民、贫民、贫工、兄弟、劳民、劳动者、劳働者、劳工、劳工们、工人、工人们、无产民众、无产阶级、劳动阶级、无产者、以工资自活人。只有“无产者”译得准确,上面所引德文原文和法文的原意都是“无产者”。只有英文除Proletarian之外,还另译为Working men或Workers。照此,中文如改用“工人”、“工人们”或“劳动者”也是可以的。“劳动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包括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农民),甚至参加劳动的富农也属于劳动者;狭义就是指现代产业工人。其他各种译法都不妥。

谓语,即句中对主语加以陈述的部分。译文中共有11种译法:奋,自奋,起来,同盟,结合,合而为一,团结,团结毋懈,团结起来,联合拢来,联合起来。按照原文译为“团结”或“联合”均可。但在这里应该译为“联合起来”。照我个人理解,“团结”是偏重于思想上、精神上,“联合”则是偏重于组织上、行动上。而这句口号的提出,本意是侧重于组织上和行动上的联合。其他译法均不甚妥。

定语在本句中是定断主语的部分,共有15种译法:各地、各处、各国、全方、万国、国际、四海、五大洲、举世、世界、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国度、一切国土、所有地区。按上引各种外文原文直译,应是“一切国家”;但是“国家”时常专指国家政权、国家机器而言,所以博古曾改译为“一切国度”。“各地”、“各处”的译法过于笼统,不足以体现包括各国在内。如果采用意译,“全方”费解难懂。“四海”原是中国古语,本指中国四方有海环绕,泛指全国各处;如果扩大为包括全世界各处,则语意不甚精确恰当。“五大洲”这种意译已离开原文。“万国”一词我国古书中早已出现。如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期东魏凝禅寺三级浮图碑上有“散绮万国”之说,意指众多国家。后来日本曾借用汉语“万国”。在解放前,我国曾有以“万国”指“国际”或“世界”者,如“万国邮政联盟”、“万国红十字会公约”,还有称“万国储蓄会”、“万国生丝检验所”、“万国公墓”、“万国殡仪馆”等等,现在多已不用。意译为“全世界”曾经被认为是比较好的,现在我认为不够准确。这一点留待文末再作说明。

除了主语、谓语、定语这三个主要成分外,在这句口号的中译文中,有的人还加上语气助词,计有10种:耳、也、乎、啊、呵、呀、吧、吗、哟、哪,作为简明有力的战斗口号可以不要这些助词。另有人加上结构助词之、的、底三种,也可以不要。有的人在“联合”或“团结”之前加上“快”、“急”、“速”这些副词,或者在“无产者”之前加上“我”、“我们”、“你们”这些人称代词,还有人另添加上“愿”字这个助动词,这些都是译者主观上着力加以强调的,原文中并无此词,完全可以不要。

从这句口号中译文的出现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最早是在20世纪初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来的,所以中译文多受日文影响。最初从事这项工作的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派知识分子,他们在着重输入西方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同时,因受当时世界社会主义潮流的影响,也附带介绍西方各种社会主义派别,包括马克思派科学社会主义。然而科学社会主义真正自觉地在我国传播,还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之时,我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传播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所以20年代以来这一伟大口号在我国的翻译可以说是诸家蜂起,众译纷纭。到1949年我国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需要更准确、更深入地宣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于是这一口号的中译文也就走向规范化。

从这句口号中译文的变化可以看出近代汉语书面文的变化。即从原来的文言文到1919年五四运动后逐步演变为白话文。当然,文言文的淡出有一个过程,如上所列,直到1933年还有人用文言文来译这句口号。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老校长(1948年初我从北京大学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在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时,范老是校长)于1959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为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召开的学术性纪念会上曾经真诚坦率地说:五四运动时他思想并不进步,写文章还用文言,后来思想不断变化进步,终于信仰马克思主义,写文章不用文言而用白话了。“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有时是无法用文言表达的,譬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话用文言就表达不了,非用白话不可。”(见小悦辑《真诚坦率的发言》,《北京晚报》1984年8月13日)其实本文所辑录列举的前19种译文都是用文言表达的,而且还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尽管有的译文表达不好甚至不对,但是有的译文表达得尚好,如“万国劳动者同盟”、“万国劳动者其团结”。后来的译文都是白话文,且有标点符号。白话文使说与写一致,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便于大众化、普及化,好处很多。白话文本身也在变化,例如解放前常用的助词“底”,现在已不用,而通用“的”。至于白话文的很多词汇,更是不断创新,在使用中时有变化。

从这句口号中译文的多样化可以体会到笔译工作的艰苦性。就这一句简短的口号究竟如何译得好,前人绞尽了脑汁,付出了许多心血,真可以说是千锤百炼,一字不苟,甚至连标点符号的用法也都在探索之中。同时,还可以体悟到翻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想译得好就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勇于创新。许多翻译工作者都不是照抄别人,而是独立思考,自己创造,所以才会不断出现新的译法。甚至在同一作者和译者的文章中,前后用法也不一致,竟有两三种之多,如上引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和周恩来的文章以及成仿吾的译文就是这样。特别是新的外文词汇,不可能都用原来已有的中文词汇来译,这就要善于创造新词汇。如果全用已有的词汇翻译外文,语言文字就无法在吸取外来营养中创新。例如“无产者”就是新创造的很贴切的词汇。当然也不可能个人随意创造一些不符合原意的生僻词汇,像“以工资自活人”。

从这句口号中译文最后的规范化,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专用词汇或重要术语、口号的译法,开初不免多种多样,同时并存,但是为了使用方便并有利于广大群众掌握,最终总要加以规范化为好。要做好规范化工作,有时并不能按照某些人的主观愿望使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而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或者在长期使用中由群众来鉴定。例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译法早在1921年就出现了,然而当时并未广泛流行,还有其他多种译法并用。到1938年以后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采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译文印在各种中文出版物的扉页上之后,国内的出版物仍未通用。到1949年全国解放后,经过反复比较,大家都感到这种译法比较好,所以就按此统一规范化了。

但是现在重新研究、辨析,我认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种译法仍有不足之处。

第一,尽管“无产者”的译法是符合原意的,但在当今最好改用“劳动者”。因为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生产力革命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越来越少,小有产者越来越多,中产阶层越来越多,他们依然都是劳动者。所以,用“劳动者”取代“无产者”,其外延更广、包容量更大,这样能够团结、联合更加众多的劳动群众。同时,这种取代并不背离《共产党宣言》原意。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无产者”与“劳动者”基本上是同义语,时常同用、混用。我很高兴读到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俞可平写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还是“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俞文也认为“无产者”与“劳动者”基本上是同义语。例如《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说:“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所用的“工人”一词,德文是“Arbeiter”,英文是“working men”,也就是“劳动者”的意思,所以这句话也可以另译为:“现代的劳动者,即无产者。”我还可以再举一例。马克思于1864年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其中“劳动者”与“工人”也是同义语,“劳动的解放”也是“工人阶级的解放”的同义语(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609页)。此外,赛·穆尔于1888年将《共产党宣言》译为英文时已经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口号由原先的“Proletarians of all countries,unite!”改译为“Working men of all countries,unite!”这个英译本得到恩格斯亲自校订并且加注。我还联想到,1889年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把起源于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斗争的“五一”定为国际劳动节,所以我在2002年就提出要把这句口号中的“无产者”改为“劳动者”,我认为这样修改是有充分理由的。这并不是说原先译为“无产者”不当,也不是说要修改马克思主义原理,而是表明改译为“劳动者”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原著思想,又更切合当今世界和时代实际。

第二,原先译为“全世界”是意译,如果按德文或英文、俄文等西方文字应该直译为“所有国家”或“一切国家”。“全世界”这种意译固然包含有全世界所有国家在内的意思,但是它没有把原文中“劳动者”或“无产者”的国别属性、国家民族属性表达出来,给人以全世界劳动者不存在国别属性、国家民族属性、各国劳动者不存在国家民族利益差异和矛盾的印象。一百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证明,正因为各国劳动者、无产者存在国别属性、存在自己国家民族的不同利益,所以要实现全世界劳动者、无产者全面而持久的联合,是长期的、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由于国家民族利益不同,各国劳动者、无产者非但不能经常联合起来,有时甚至还互相对抗。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的资产阶级政府和右派社会民主党人都极力否定战争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非正义性质,鼓吹“保卫祖国”的正当性,煽动民族沙文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唆使各国工人互相残杀。这样就使得当年《共产党宣言》发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激越绝响,变成了全世界无产者互相残杀的悲戚哀歌!看来只有大力克服狭隘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侵蚀,才能真正实现所有国家劳动者的联合,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组成各国劳动者最广泛的联合阵线,从各方面冲破资本主义的束缚,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的原理大放异彩,使世界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得到极度弘扬。所以我认为在当今把这句口号中的“全世界”改译为“所有国家”是恰当的、必要的。这并不是说原先意译为“全世界”不当,而是表明当今改译为“所有国家”既符合原著措辞,又吻合历史实践经验,也更切合当今各国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考证、评析了百年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74种不同译法,最后郑重提出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的新建议,可供广大读者和译者参考。在当今新时代,我认为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既忠实于原著,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又有利于联合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全体劳动者,最终实现人的解放,更有利于促进全世界所有国家长期和平共处,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增进人类福祉。

谨以拙文纪念划时代的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我想是有学术价值的,也是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

[作者附记]本文中绝大部分资料是笔者自1950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从教起长期执著搜集、逐步摘录积累所得,一小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参考以上两书所得。凡未注明资料具体出处者,均录自以上两书

标签:;  ;  ;  ;  ;  ;  ;  

“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74种汉语翻译的考证与分析_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