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口的发展和计划生育论文

从“独生子女”到“全面二孩”,如何正确看待人口政策的变化?为什么政策的放开没有带来“婴儿潮”?直面当下中国人口形势,回应公众的关切,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做客全国政协《委员讲堂》,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分析新时代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问题。

新时代人口的发展和计划生育

编辑·整理 / 陈宇宏

说到国内的计划生育,估计很多人都熟悉当时的一些标语口号,比如:“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等。计划生育特别是年青一代可能会嗤之以鼻。人口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不是简单的少生几个、多生几个孩子的问题。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牵涉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回顾中国计划生育的历程,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起于忧患,行于艰难,成于均衡。很多人对计划生育的历史不了解,偏见源于误解,误解源于不了解,不同时期要实行不同生育政策。

2.2.2 食品防腐剂 目前,大多食品防腐剂也可用于杨梅采后病害的防治。王益光等[21]采用蔗糖酯、尼泊金乙酯、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对杨梅果实进行处理,发现蔗糖酯防腐效果最好,其次是尼泊金乙酯,而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防腐效果不明显。柴春燕等[22]比较了CAP-10、山梨酸钾、尼泊金乙酯处理杨梅果实的效果,发现这些防腐剂都对杨梅采后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AP-10的抑菌效果最佳,并且相比山梨酸钾和尼泊金乙酯,药液味较淡。

20世纪90年代街头上的计划生育标语

为什么当年要实行计划生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以空前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亿,迅速增加到了1970年的8.3亿。人口压力在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逐步显现。

1952年至1976年,我国年均增加的固定资产只有200亿,每年只能解决大约200万的新增就业,城市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均粮食占有量始终徘徊在两三百公斤左右。当时,绝大多数老百姓衣食住行都很困难。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不是简单的少生几个、多生几个孩子的问题。多生孩子解决不了经济发展问题,也解决不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1971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毅然决定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在全国城乡蓬勃开展。刚开始的口号是晚、稀、少,后来变成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为什么“只生一个好”?

我国普遍实行计划生育之后,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人口增长的势头还是很迅猛。

同时,中国的计划生育还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到来,树立了我国负责任的、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也为减缓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消除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同年新修订的宪法中,有四处提到了计划生育。

但是,“一胎化政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国的生育政策从来不是一刀切,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大背景下,对城市与农村、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都是区别对待的。实际当时,一孩政策覆盖了全国35%左右的人口,“一孩半”政策覆盖了全国50%左右人口,两孩政策覆盖了全国10%左右人口,剩下的都是多孩政策。(编者注:“一孩半”政策是指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严格计划生育多年,到底带来什么好处?

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顺利完成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历史使命,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巨大转变。计划生育有力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创造了抚养负担较低、劳动年龄人口充裕,储蓄较高的人口红利期。改革开放政策使人口红利得到了充分挖掘,是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四是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在推动经济增长,缩小地区差距,改变人口分布格局的同时,对社会结构、治理模式、生活形态、观念习俗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

反之,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全国总人口会多出4亿多人,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淡水资源等都比目前低20%以上。按照联合国提供的数据,人均碳排放每年3.8吨,少生4亿多人,一年就减排15亿吨,大大减轻了生态的压力。

凡引进转换的新技术新农艺措施,必须经由先实验再培训后考试,再推广应用。设立技改基金,鼓励农机农技人员技术创新和工艺流程升级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的场头临储通风仓,每个成本仅1万余元,有效缓解了稻谷晾晒拉运场头周转压力,力争下一步做到500亩配置一个通风仓。凯斯收割机半链轨自行设计改装成功,价格仅为进口的1/4,在三秋水稻后期收割中表现良好,克服解决了阴雨天收割难题。

1978年,全国总人口达到了9.6亿,10亿大关近在眼前。当年,中国的GDP在世界排名是第十,但是人均GDP仅有156美元,排世界倒数第四。人口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在城镇和部分农村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到2000年,把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

为什么现在要“全面二孩”?

严格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计划生育成绩就已经很明显了,总和生育率下降到了2.1以下,也就是达到了低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过低,将影响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是 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育龄妇女数量逐步减少,特别是20到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下降的比较快,少生优生成为整个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生育意愿明显降低。

进入新世纪之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与经济短缺的矛盾淡化了,新的问题又浮出了水面。出生缺陷发生率居高难下,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位徘徊,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迁移流动日趋活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历史重任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时代中国人口的新特征有五个:

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二是 人口总体素质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面对经济新常态,我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不复存在。亟待提升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三是 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全世界,所有国家进入发达阶段后,都面临老龄化问题。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通过多生孩子解决老龄化问题是不可能的。

好的教学要以研究为依托,尤其是高校教学。但这种研究应该是基于教学遇到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展开的行动研究。这种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称为专业学术研究,另一类是围绕教学策略进行的,称为教学学术研究。专业学术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有新意,有深度,有厚度,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学学术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卷入度高,收到实效。教师当前尤其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探讨基于班级人数多、学生差异性大的现实境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据测算,人口红利对1982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率的贡献为26.8%,由于生的少,妇女儿童的发展状况大大改善,国民整体素质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大大改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五是 家庭规模缩小,每个家庭户平均3.1人,传统的养老扶幼,互助互济功能弱化。

多生孩子就能解决问题?

年长一些的朋友,比如50后、60后,都有体会。吃饭要粮票,穿衣服要布票,甚至买一盒火柴都要火柴票。人民生活水平极为低下,人均收入增长极为缓慢。当时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失误,但人口增长太快,高素质的人口太少,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还有,机制和机制的设计。在单一业务的时候,机制有可能是有效的,随着业务的不断复杂,机制如何去改变,去调整;在同一个机制下,对人、业务、组织的要求,这些要素怎么与机制相匹配;企业做合伙人机制,对合伙人本身是有要求的,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好淘汰机制,促进人达到这个要求,这些都是需要管理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不到40岁,现在平均预期寿命超过了77岁,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这么多的民众能够延年益寿,是人类奋斗追求的结果。对社会来说,抚养老人虽有净消耗的一面,但历史地看,这是老年人应得的回报。

从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给医疗、健康和养老体系带来很大的压力。当前,在所有老年人中,年龄相对较轻的老年人占比较大。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加强制度设计,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要加快完善养老政策措施,健全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持体系,解决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康复护理等问题。

室,来到段主任身边说:段主任,两个月前我掉过一颗假牙,从那天以后,我就病了,我气管里能不能是那颗假牙?段主任说:太有可能了。还有把钢笔帽掉进气管呢。不过两个多月,你怎么会没啥反应呢?你在当地医院看病,怎么会不对医院说呢?我说:从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咳嗽气喘吗,在医院看病也提到了牙了,可医生说牙应该掉进肚子里,多吃点儿韭菜就排泄出去了。说我咳嗽气喘是得了支气管炎。段主任笑了,说:听你这么一说,你气管里可能还真就是牙。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有人认为,由于缺少劳动力,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虽然劳动年龄人口开始持续减少,但总量仍很庞大,人力资源基础依然雄厚。按照国际口径,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目前还有9.9亿、2030年还有9.5亿、到了2050年都还有8.2亿。欧美发达国家约有7.3亿,劳动参与率比我国低,但是它的经济总量是我们的4倍,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6倍。随着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对普通劳动力的替代将不断提高,也就是说,不光现在劳动力比较丰裕,就是再过三五十年,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仍然是比较充裕的。

劳动力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反映出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不匹配。一边是用工荒,高技能的工人短缺;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据调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仅北京中关村计算机编程人员的缺口就有10万。在低生育水平下,中国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的质量驱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本的强国。有人认为,人多可以拉动消费,多生孩子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现有人口近14亿,美国只有3.2亿,但是我国的人均消费能力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那么提高消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是靠生孩子实现的。中国不缺人口数量,缺的是具有消费能力的中等收入人口。要拓宽劳动收入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新的消费需求。

为什么很多育龄夫妇不愿生二胎?

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开始实行,但并未引发广泛婴儿潮。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本文选择2014~2016年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样本的选取步骤如下:(1)剔除金融保险业这个会计核算特殊的行业(79个金融保险业),保证研究结果的精准;(2)剔除2014年至2016年IPO公司(272家IPO公司);(3)剔除财务状况较为严重的ST、PT类上市公司(21家ST公司,5家PT公司,30家风险警示公司)。

生出来没人带,养孩子成本高,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很多80后、90后的生活目标、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变了。他们崇尚少生优育,而不是传统的多子多福,除了不愿生、不敢生,还有一种现象是生不好,不孕不育现象比较多,出生缺陷发生率也不低。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公共资源的配置,重点满足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服务需求。

我呼吁,应落实育龄夫妻依法享有的各项福利待遇和计划生育的免费服务,将计划生育奖励奖、配偶陪产奖纳入生育保险,特别要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依法做好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的扣除,为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提供税收减免。探索建立女性育儿期的弹性工作制,促进女性平衡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3.焊接表面无飞溅:由于电极与母材不进行直接接触,因此确保了无飞溅的焊接效果。尤其是在焊接铝板时,电极带的涂层能够优化与铝材的接触,避免了飞溅及由此造成的部件损坏。

几十年前,党和政府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明知有风险,不得不向险中行。在风险中艰难前进,在批评中逐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哲人曾经批评过:“一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的事情另一代人往往看得平淡无奇。”我们这些后来人,对历史、对前人应抱着了解之意、理解之心、敬重之情。

第五,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作风,力戒心浮气躁,倡导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干部管理;加学习党组织建设,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营造团结干事的浓厚氛围。

她离开万象,一直在高原原始村寨里工作。他在泰国度过假期最后几日,即将回去澳洲。在清迈他思念她,脑子全是她的记忆。她的肉身具备一种强烈而粘缠的磁性,即使分隔遥远,他仍清醒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如同一条河流,日夜奔腾流连,渴望趋向她而去。她留给他的手机,每次拨打都提示没有信号。写过很多电子邮件给她,也全无回音。

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今天,不能忘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作出的巨大贡献。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父母逐渐步入老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安度晚年。特别是要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最近,基辛格、范龙佩约瑟夫·奈等国际知名的前政要和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言论,他们说:“人们应该研究关注那些长时间、深层次、根本性影响国际局势发展的慢变量问题。如:人口问题、生态问题、技术进步问题。”我们这么一个人口大国就更应该高度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我和大家一样,正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创造适宜的人口环境而努力奋斗。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水平,均要优于参照组(P<0.05)。 见表 2。

标签:;  ;  ;  ;  ;  

新时代人口的发展和计划生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