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更具创造力的中国金融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更具论文,创造力论文,中国论文,金融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即将进入“十三五”时期,目前人民银行正在按要求研究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未来中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能够也必须为中国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关键在于我们要勇于摆脱旧的路径依赖,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打造一个更具创造力的金融体系。 “十二五”期间金融为支持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过去五年间,中国金融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金融宏观调控水平大幅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完善金融机构治理体系,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跨境使用显著增长,初步构建了符合中国金融特点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二是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快金融创新,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多层次金融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日益完善。 三是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展。以“三农”、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强对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基本实现了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主要商业银行均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农村支付服务初见成效,征信体系为两千万企业和九亿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四是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灵活操作政策工具,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五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业自身也取得重大成就。2015年1季度,金融业增长值占GDP的比重为9.7%,比2010年上升3.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1季度末,银行总资产达178.8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末增长了90%;信托公司总资产14.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末增长了3.7倍;证券公司总资产5.2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末增长了1.7倍;保险公司资产10.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末增加了1.2万亿元人民币。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亟需金融的更大支持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三期叠加”加剧了经济调整的压力,传统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多重矛盾聚合,潜在风险增大,但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机遇和挑战并存,“十三五”期间,转型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机遇和挑战的核心和关键。中国金融必须认清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要求金融加大支持力度和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努力将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就要求金融业为经济发展拓宽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解决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政项目和实体产业部分资金循环不畅等问题,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二是优化经济结构要求金融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有效化解资源配置不当、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金融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规模,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增强金融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形成之中。要尽快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需要金融业整合多种融资方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绿色环保等的支持,增强对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降低创业资金门槛,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四是提升经济对外开放水平要求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这要求加快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人民币的跨境使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五是满足新经济增长要求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是引领中国经济转型的先导力量,代表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但往往具有风险高、资产少的特点,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因此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提供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多样化融资方式,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可以增加定价机制的透明度,提高投融资的匹配效率,激发经济活力;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筛选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强化融资方、投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六是服务经济转型创新发展要求金融解决好四个矛盾。这包括解决好融资难与金融杠杆率不断上升的矛盾、融资贵与金融机构效益下滑的矛盾、为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与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矛盾、中国金融开放与避免国际热钱冲击的矛盾。 七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要求加快普惠金融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要更加公平、包容,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服务向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延伸,向弱势地区和人口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构建更具创造力的金融体系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 “十三五”期间,中国金融要适应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促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好现存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着力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着力促进金融创新,着力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作用,打造一个更具创造力金融体系。 一是鼓励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和竞争。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限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组织、中介组织有序发展,公平竞争;支持金融机构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平台建设,挖掘海量信息,利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技术和手段,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二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中介的多元化,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便利企业低成本融资。着力推动股票市场发展,发展多层次的市场和多样化的产品,完善交易机制,强化股票市场体系的内在有机联系。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金融衍生品,完善做市商制度,扩大投资者参与主体范围,提高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培育有效的收益率曲线。 三是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增强财务硬约束,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妥善处理利率市场化与降低融资成本、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尽快完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资金价格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形成符合均衡水平和客户意愿的储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 四是实现资本项目兑换和人民币更自由使用,便利国际贸易与投资。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继续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外资参与境内并购重组,放宽境内居民境外投资限制,稳步扩大境内外股市的互联互通,尽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极稳妥拓宽跨境人民币业务渠道和应用领域,强化对国家“周边大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 五是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丰富宏观调控工具,综合运用好数量、价格型工具组合,调节好流动性水平,保持货币市场稳定,进一步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增强基础货币的投放效果,更好地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金融创新鼓励与规范并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规范金融机构行为,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六是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和开发金融作用,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扎实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明确政策性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促进开发性金融发展,建立和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机制,为稳增长、调结构和“走出去”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稳来源的资金支持。 七是发展普惠制金融,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以发展小型金融机构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扩展基层金融服务,逐步做到金融服务全覆盖;持续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立健全适合农户和小企业特点的征信体系,健全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拓宽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提高农村信贷的可获得性;加强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总之,未来要做的事还很多,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金融界同仁需共同努力,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更具创造力的金融体系,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标签:金融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经济论文; 金融创新论文; 金融服务论文; 人民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