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主招生新政解读“小高考”时代来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政论文,自主招生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主招生,这个2002年开始出现的新名词,在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里,让不少高中生在通往大学的这条路上,享受到了很多优惠。
2010年12月中旬,2011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相继公布。然而,方案一出,立刻就引发了一片哗然。北大和清华两所中国的代表高校,分别和不同的高校联合形成了两大阵营,被戏称为“北约”与“华约”,以同济大学为首的一批高校又结成了“第三方联盟”。这样的格局,颇有些硝烟弥漫的味道,难怪媒体在报道时,都频繁地使用了“三国杀”、“三足鼎立”、“战国时代”等关键词。
许多迹象表明,在对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和高校选才方式的持续质疑后,国家正在试图通过一些新的政策调整,为中学生营造更公平的“高考”环境,同时也引导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得到更大的优化和提升。“自主招生”就是在传统高考模式下最重要的一种补充和尝试。
一、自主招生进入“战国时代”
2010年的自主招生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按照自身相似的特点组成“五校联考”,参加“五校联考”的学生可以凭一次成绩申请多所高校。
这一方式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增。对学生来说,不用再在几所学校间往返奔跑,降低了很多成本;对学校来说,则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生”。
为了应对清华大学的“五校联考”,北京大学在2010年随即宣布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且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大学联手,三校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
而2011年的自主招生,高校“联盟”,强强联手成为新特点:
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34所高校,已形成四大自主招生“联盟”“四足鼎立”竞争局面:“北大系”(俗称“北约”)、“清华系”(俗称“华约”)、“工科系”(俗称“卓越联盟”)和“特校系”——
“北大系”:联盟高校有13所,基本上都是以文理医工见长的综合性大学,在历史传统、精神文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上有相似之处。
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香港大学13所大学。
“清华系”: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7所高校。
采取通用测试、高校特色测试和高校面试的模式进行自主选拔。通用测试由高校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进行,成绩在7校内互认。高校特色测试成绩可在7校间彼此参考。
“工科系”: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重庆大学9所高校。
采用联合初试、自主选拔的方式,选拔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卓越人才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
“特校系”:联盟高校包括具有行业特色的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5所高校。
至此,目前全国80所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除去四大联盟中的34所高校之外,还剩下46所高校在单兵作战。
具体到考试科目,各个联盟又有所不同。“北约”考试科目最多,文理科各考5门,语、数、外三科为必考,理科生加考物理和化学,文科生加考历史和政治,每科目满分100分。“华约”的考试同样分文理科,除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外,理科生要考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文科生要考人文与社会(包括历史地理政治),每门科目考1.5小时。“卓越联盟”的联考初试只设两个科目,涵盖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然后各校分别进行面试。
二、“圈地选羊”还是“减轻负担”
高校自主招生虽然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是对于高校来说,每年争夺优秀人才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而且各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差异不大,导致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高考分数以及各高校自行进行的考试分数,仍然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试题,因过于偏僻怪异也招致非议。
“如果实施联考对学生来讲很有好处。”成都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龚校长告诉记者,这将为学生在财力和精力上都大大减负。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孟芊则明确表示,2011年实行联考这种做法,就是要为学生“主动减负”。
北京大学招生办也给出了相似的答案。他们告诉记者,联合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让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就可以获得申请多所大学面试的机会,这既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又降低了考生的考试成本和奔波之苦。
对于2011年自主招生高校这种“抱团”联合考试的做法,同样有许多人认为,在看似“减负”的背后也是“圈地选羊”,高校抱团掐尖的意图更加明显,而且这种做法客观上会加剧生源竞争,演变成“小高考”,使学生的负担更重。持此观点的有许多中学校长和高校人士。
三、让学生不再成为“分数商品”
自主招生的本意,就是让那些真正具有个性的“偏才”和“优才”,可以“不唯分数”地从高考中脱颖而出。事实上,近几年来,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一直都处于调整之中,每年都不相同,考试内容年年在变,除了题量增加外,考试内容也基本上是高考的加强版,“分数”依然是自主招生不可或缺的标准,对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内在评价体系,还远未成型。
以北大为首的“北约”各招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希望2011年的这种自主招生联考模式,可以引导基础教育改革,不再在分数最大化上下工夫,而是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养其兴趣爱好和抱负,让学生把自身的特长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特色、目标结合到一起。
其实,相比于很多争议而言,我们更愿意期待,对“自主招生”的这种描述,随着这些“联盟”的成立,由此开始成为真正的现实,而不是从一种考试转变成另一种考试。
热点追踪:
七成人支持
“高考+面试”招生模式
2010年11月8日,北京大学在其网站上公布了11位教授就本科招生致北大周其凤校长的一封公开信,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本科招生改革力度,摆脱“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
此信一公开,同样立即引起热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此进行的调查显示74.4%的人对北大教授倡议的“高考+面试”的招生模式表示支持,同时,高达69.9%的受访者认为, “高考+面试”的招生模式,意味着高校拥有自由裁量权,可能更有利于权贵,滋生腐败;59.1%的人认为此建议的想法很好,但操作起来有难度;58.4%的人认为此举难以监督和透明操作,不利于招生公平。
一些高中任教多年的老师担心,在当前的环境下,要实现“高考+面试”的招生模式可能产生“暗箱操作”。同时,谁来面试、面试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如何才能算选出真正的人才等,都是问题。
另外,不少人认为,“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标准固然不科学,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公平,而进行自主招生、“高考+面试”之类的灵活式选拔,可能会对高考的公平性造成很大伤害,尤其不利于农村学生的胜出。因为出生在农村的孩子,18岁前所有的目标就是考个好大学,谁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何谈综合素质培养?
在此次调查中,53.0%的人认为“现有的高考制度并不完善,仍需改进”。对高考改革“究竟是应该着重保持其公平性,还是应更加注重效率”这一问题,59.4%的人选择了“保障公平”,53.7%的人选择了“有效性(即把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招进大学)”。
不过,在“无论采用哪种招生方式,首先要公开透明,利于监督”这一观点上,绝大多数受访者达成了高度共识,这一比例高达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