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徐丽霞
(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甘肃 白银 730900)
摘 要: 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的岗位工作融入速度。理实一体化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是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有益探索。本文就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双师型老师;教学实践
变革始于环境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技能加速进步更新,致使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远滞后于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术能力为己任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势在必行。
1 打造高素质、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的起点
教师是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启动者、实践者、实施者和完善者,这就注定了从事一体化教学的老师自身既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资格)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工作实践和科研经历(职业资格),才能履行“言传”与“身教”两个职责,更好地进行产学研融合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而双师型老师是毋庸置疑的最佳选择;一体化教学实践要求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素质协同发展能力,加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双师型老师责无旁贷;另外双师型老师还是完成“校”、“企”育人双主体和“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转变的关键环节;而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也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团队,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也依托双师型教学团队。
我院妇产科门诊所收治102例患者中,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出现子宫大量出血不止、子宫穿孔、孕囊漏吸、宫腔内胚胎组织残留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病检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术后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为(4.76±1.35)d,均未超过1周;平均月经复潮时间为(37.49±12.30)d,未见流产后闭经等情况发生。其中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者11例,子宫肌层内有不均质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后位子宫患者18例,宫体后倾后屈可见折叠线;7例为剖宫产疤痕子宫妊娠药流不全,子宫中下段疤痕处前壁可见妊娠囊回声;双角子宫表现为宫腔内未见明显妊娠囊回声,子宫左宫角可见孕囊回声。
2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的导航仪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开展会计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日常教学的行动指南,是育人思想、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这一目的能否达成,从一定程度上是由人才培养方案来决定的。方向正确是正确做事的前提,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测试系统软件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和显示模块。系统测试软件流程图,如图4所示。
双师型老师凭借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完成了资讯提供,留下待解决任务后(作业),其余的活动全部由学生自导自演:团队内人员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策,然后实施,最后是检查和评估。
不同以往,外籍员工也开始配合技工进行组对和吊装等技术工作,而且还有模有样、干劲十足,团队的氛围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当中国技工看到外籍员工也可以干得很好的时候,他们慢慢有了由心而发的尊重。我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小组开展竞赛活动,活干得好的团队,月末发现金奖励。在激励作用的驱使下,外籍员工不仅很好地配合中国技工完成了基本的工作,也比以前愿意加班了。这样的模式推行了一段时间,进度成果显著,得到了项目领导的一致认可。在收获赞誉的同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好团队的力量。
3 校本教材开发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的必然
在上述演出过程中,老师是忠实的观众,只是默默观察、真实记录学生的所有活动,却并不参与,更不指手画脚,哪怕学生的计划因没有可行性而致使“做”环节进行不下去而推倒重来。他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检查、评估环节浓缩:从失败的经历中总结教训,下次引以为戒;于成功中总结经验,以后做得更好。在一次次的干中学、学中干过程中(自导自演),不知不觉间,他们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在慢慢形成;方法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在逐步提升;职业素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渐渐养成了。
2) 教学功能.教学平台支持视频、音频、PPT等多格式课件上传,支持真实翻译项目导入,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匹配、调用自建的多模态体育类语料库.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师用户可以在【课件管理】模块中添加课件,【素材管理】模块中添加素材并且可以将自己的课件与素材分享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依托多模态体育语料库大数据平台,从文字、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维度进行情境教学,从而凸显体育专业特色,促进体育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层面,学生不但可以提前预习上课课件与教学内容,还可以利用多模态语料库进行查询与检索,彰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搭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的展示舞台—体化教室
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是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普通教室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因此一体化教室的搭建成为必须。一体化教室的建设既要兼顾岗位分工和综合技能训练,还要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双体现。一句话,一体化教室就是一体化老师(双师型老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学习主客体的展示舞台和炼化器,但绝不是电脑加软件的简单组合。
5 学生是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的真正核心
这种角色、功能分配,是与一体化教学理念契合的,毋庸置喙,学生才是一体化教学的核心主体。无论是双师型教师团队的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还是一体化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室的配备,无一不是围绕如何更好的服务学生而展开。
在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这幕舞台剧中,校方是制片人,双师型老师是退居幕后的策划、编剧、监制;一体化教材是剧本;投影仪、白板、电脑、展示台、网络、软件只是道具;学生是主演,是导演;一体化教室是这部剧的表演舞台,所有的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一份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方式。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有双师型教学团队成员的全员、全过程参与。换言之,团队成员对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的所有设想及手段实施均先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因为只有每个人都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设计者,是师资与课程、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优化匹配的建议者,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依据制定者,才能保证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兼顾了学校实际,更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同时,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有了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引领,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才能成功。
校本教材开发要围绕着一体化课程体系来展开,因此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要一体化,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一体化。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因校而异,校本教材的开发又因学生、课程实训条件而异。作为开展一体化教学的媒介,一体化校本教材的编写要从学情分析出发,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要结合职业岗位群,突出职业活动导向,够用、实用就行;教学环节实操部分直接对接实训平台,真正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场景转换的零距离;工作任务的布置要凸显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合一;任务单的的设计要涵盖计划—策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内容,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念,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其他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探索不同,中职会计专业没有成熟模式可借鉴,更没有现成的适用教材可用,这时候就要靠这支双师型教学团队自己完成相关课程的一体化教材开发。
6 校企合作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的助推器
现在的一些仿真教学软件,几乎可以全景模拟企业环境,如用友旗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VBSE针对财会类专业,以“把企业搬进校园”为产品理念,以制造企业典型业务为主线,以财务部门的各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为学生提供高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业务流程、业务数据。
但再高仿真的软件也仅停留在模拟层面,并不能取代真正的企业。模拟下的所有场景环境都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只需机械的重复、模仿就可学会、拥有相应的岗位技能;而动态下的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事与物等的组合却变化无穷,学生如何适应因此校企合作势在必行,只有校企合作才能让理实一体化中的“实”落地成真。
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企业办职校、职校办企业、“定单教育”、职校与企业联合办学、职业教育集团化等等。不同的方式,各有所长,重要的是要根据学校条件、专业要求来决定。从学校角度,就要抱紧合作企业“大腿”,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人、财、物等一切资源为自己“谋福利”,在合作企业“助推”下,抓住一体化教学改革这个契机,快速成长。
任何一种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建立过程,都应该是循序渐进下的教与学相长,会计理实一体化的从无到有到优,概莫如此。广大师者一点一点的思考,一点一点地改进,一点一点地实践,一点一点的完善,才有了现如今的模样。
参考文献:
[1] 陈永旺.以技工院校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开发[J].当代职业教育,2015(09):76-78.
[2] 邹小舟.浅谈中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J].经贸实践,2018(10):318.
[3] 阎海霞.中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4] 史予英.中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4):171-173.
中图分类号: G7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7]ZJ006。
标签:理实一体化论文; 双师型老师论文; 教学实践论文; 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