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肝癌患者CT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晓梅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132001)

【摘要】目的:观察68例肝癌患者CT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对照组行常规根治术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期检出率97.06%、静脉期检出率82.35%、延迟期检出率100%、手术成功率97.06%、1年生存率85.29%。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8%、生存质量(90.12±1.7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肝癌,检出率较高。肝癌常规治疗方法与介入治疗疗效类似,但介入治疗并发症更少,患者生存质量更高。

【关键词】肝癌;CT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159-01

前言:肝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较高。早期确诊并给予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研究指出,将介入治疗方法,应用到肝癌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于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肝癌的CT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方法,并对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共34例,性别:男/女=20/14。年龄(35--79)岁,平均(55.12±5.32)岁。对照组患者共34例,性别:男/女=20/14。年龄(35--79)岁,平均(55.12±5.32)岁。两者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1)两组患者均已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2)两组患者均无手术及介入治疗禁忌症。(3)患者预计生存期≥6个月。

1.3方法

1.3.1诊断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如下:(1)嘱患者屏气,取仰卧位,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疾病。(2)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50mA、矩阵为136×256,层厚为5mm。(3)给予患者碘海醇注射,剂量为1.50ml/kg。造影剂注射后30s行动脉期扫描,50s行静脉期扫描,300s行延迟期扫描。(4)首先给予序列扫描,后给予动态扫描。

1.3.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根治术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如下:(1)行股动脉穿刺,将5F微导管置入肿瘤供血动脉。(2)给予奥沙利铂(50--150mg)+吡柔比星(30--40mg)灌注化疗。(3)给予超液态碘化油10ml+奥沙利铂50mg+吡柔比星10mg混悬液栓塞治疗。(4)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将导管头退至腹腔干动脉,采用氟尿嘧啶750--1000mg灌注化疗。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3项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生存率、生存质量3项指标。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及t检验,分别以(%)及(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动脉期检出率97.06%、静脉期检出率82.35%、延迟期检出率1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

3讨论

肝癌发病隐匿、侵袭性强,且具有病死率高的特征。临床研究发现,肝癌的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3位[1]。需早期确诊,并积极给予治疗,方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肝癌的常规诊断方法为病理检验,虽确诊率极高,但因属创伤性操作,患者的痛苦一般较大。如患者耐受度差,或机体免疫力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样较高。以CT为代表的影像学技术的出现,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具有扫描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的特征[2]。采用该技术诊断疾病,可有效发现微小病灶。且能够明确肿瘤的位置、血流以及钙化情况。从而达到辨别肿瘤性质,提高肝癌患者疾病检出率的目的。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后,动脉期检出率97.06%、静脉期检出率82.35%、延迟期检出率1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肝癌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以根治术+放疗+化疗为主。根治术可将肿瘤切除,放疗及化疗则可辅助杀除残留的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抑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寿命的目的。但常规治疗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生存质量低两方面。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肝癌,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0.59%、1年生存率82.35%、生存质量(78.41±4.31)分。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常规治疗方法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介入治疗指在影像学技术的辅助下,使肿瘤化疗药物靶向作用于病变区域。使药物发挥作用,将肿瘤细胞杀除的一种恶性肿瘤治疗方案。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该治疗方法切口更小,操作的过程对患者机体所带来的损伤更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往往较低,预后更佳。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肝癌,患者手术成功率97.06%、1年生存率85.29%。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及患者1年生存率均值得肯定。进一步观察发现,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88%、生存质量(90.12±1.77)分。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表明,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肝癌,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介入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肝癌,检出率较高。肝癌常规治疗方法与介入治疗疗效类似,但介入治疗并发症更少,患者生存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1]夏尚松.评估64层螺旋CT实施于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7):16-18.

[2]刘欣,张莹,张文耀.多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病灶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效能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04):513-516.

论文作者:王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68例肝癌患者CT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王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