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张海霞

淮滨县妇幼保健医院 河南省信阳市 4644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88例宫缩乏力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产妇予以综合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3.64%和65.91%,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的12h、24h、48h、72h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产妇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综合性护理

产后出血在临床妇科是一纵常见的现象,而造成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比如来自于胎盘因素、多产因素和宫缩乏力等,其中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所以如何有效的对宫缩乏力产妇进行干预和治疗,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临床上一直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本研究主要据此展开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产妇中,抽选88例走位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产妇中,最高年龄为44岁,最低年龄为21岁,平均年龄为(33.6±6.8)岁;对照组产妇中,最高年龄为43岁,最低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34.5±7.3)岁。在所有产妇中,初产妇63例,经产妇25例,所有产妇在产前均出现了宫缩乏力情况,分组后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和症状等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产妇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产妇采用综合性干预干预进行指导,主要从如下几步开展:分娩过程全程陪伴。安排护理人员全程陪伴产妇,在陪伴产妇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妇进行相关的降级分娩知识灌输,对产妇予以必要指导,使其在分娩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进行多方的安慰,以便于更好的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按摩子宫。当产妇进入第三产程之时,护理人员需要辅助助产士按摩产妇的子宫,将手放在产妇的下腹,有节奏的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挤压,使患者的子宫功底和左右侧壁可以完全放松。在对产妇的子宫前壁按摩之时,可改为掌面进行。护理人员在对产妇按摩的时候应该注意对产妇的舒适度等进行保持,避免增加产妇的不适感;预防感染。如果产妇发生了出血,那么产妇的抵抗力也会随之降低,这也很容易引发感染,所以在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时候,需要坚持无菌操作,为产妇使用消毒阴垫,确保产妇的阴部清洁;心理护理。为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产妇在出现宫缩乏力症状的时候,其生理和心理都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对产妇讲明产后出血的相关情况,高职产妇采取相关措施干预之后对其身体健康并无影响,使产妇安心的接受干预和治疗;观察病情。对产妇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为产妇建立起静脉通道,及时为产妇进行血容量的补充,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检查产妇的阴道情况,确定产妇是否依然有出血情况并进一步确定产妇阴道出血的原因,予以必要的干预和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护理后12h、24h、48h、72h的出血量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宫缩乏力产妇产后的出血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值检验计量资料,并采用(±s)表示,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6例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29例产后出血,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13.64%和65.91%,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的12h、24h、48h、72h出血量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严重的对产妇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3],所以临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对宫缩乏力[4-5],以便于更好的预防宫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发生。本研究诣在分析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干预措施,经过分析可以得出,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情况相对较轻,说明综合性护理对于预防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价值。经过分析能够得出,综合性护理主要是一种优质的护理策略,而且这种护理具有全面性,可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针对宫缩乏力的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指导,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坚持以产妇为中心的原则,从产妇实际出发,主要从生理、心理两方面对产妇进行干预指导,同时防止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严格监视产妇的相关体征和指标,做到了干预护理的全面性和紧凑性,所以护理效果跟好,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更低。因此,本研究能够说明,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产妇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菲,蔡英,高玲.术中宫缩乏力患者的术后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3,24(05):524-526.

[2]程德瑛.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宫缩乏力大出血的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4,15(03):34-35.

[3]蓝凤飞.60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2,27(30):346-347.

[4]张咏梅.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22(18):3527-3528.

[5]杨位霞.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13例急救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51(29):2563-2564.

论文作者:张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张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