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性探讨论文_王方舟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性探讨论文_王方舟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第五小学,3258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培养越来越重视,各种,素质类学科也逐渐被学校重视起来。小学音乐属于小学重要的素质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然后探究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性与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素养;培养策略

音乐是一门陶冶情操,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学校和教师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分为枯燥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严重受影响,教学效果也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更好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1音乐教学的非艺术化、个体化倾向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实施时间不长,很多学校对音乐教学理解与认知不足,导致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注重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与个体性,而是更加注重结果[1]。很多学校领导更加关注比赛是否获奖,是否能够为学生获取更多的荣誉,而忽略了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存在脱离小学生本身发展趋势,过程浮夸,忽略学生主体性等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影响,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

1.2音乐教学方式单一、传统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科本身特点、学生综合素质与文化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同样存在这类现象。教师教学方式的单一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甚至对音乐产生厌烦心理,久而久之,音乐教学质量也会受到极大的而影响。

1.3小学生本身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这个阶段,学生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均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学生不具备音乐基础,对抽象性的内容理解也非常有效。而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难以真正意识到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教学活动也不会真正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不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音乐的美感,也体会不到音乐的魅力,自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2.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性与策略

2.1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学术性培养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开始重视素质类学科的教学[2]。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阶段,小学音乐又属于重要的素质类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想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做好小学音乐教学尤为重要。而想要保证教学音乐教学质量,还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现美好事物,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同时,审美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之后,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也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重要性十分明显。

2.2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策略

首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还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3]。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视听环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符合小学生发展规律,将音乐素材、艺术性、美感等充分融入其中,注重音乐审美体验,挖掘教学主题,丰富音乐风格,让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精心布置教师,同时,乐器的摆放与座位的安排应该更有新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烘托气氛,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丰富教学方式。音乐本身对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从感性方面入手,注重教学潜效应,选择良好的审美对象,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音乐发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有效提升自身音乐审美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在表演过程中实现情感延伸,提升自身审美素养。

第三,优化教学情境。在小学音乐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体验当中,进而提升审美素养。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程的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体验性活动,在确保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促使学生掌握国歌的歌唱方法,同时形成一定的爱国情怀。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情景体验的方式带动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教学中,引出关于我国遭受迫害的影视作品,之后借助多媒体创建环境氛围,可以播放一些电影片段,让学生形成危机感,此时再引出关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话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热情会更高,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得到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是小学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贵龙. 小学合唱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的策略探讨[J]. 当代音乐,2017,15(1):36-37.

[2]何桂琼. 刍议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 教育, 2016,03(12):00274-00274.

[3]陈君玉. 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激趣教学的探讨[J]. 新课程(上), 2017,31(2):104-104.

论文作者:王方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性探讨论文_王方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