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切入点”探究,引领“个性化”阅读——现代文内容探究“切入点”漫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切入点论文,现代文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理念,所谓探究就是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自主寻求答案,建构意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属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范畴。“内容探究”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丰富意蕴,探讨文本蕴涵、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讨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促成新认识的诞生。引导学生探究内容,从操作层面来说,可先从四个“点”上尝试、突破。
一、探究“关键点”。阅读文章,必须真正领悟它的内涵,课堂上直接让学生探究课文,根据自己的解读,把住“关键点”,从多个角度领悟,进一步探寻,加深对文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和透彻的把握。“关键点”是阅读文本时看到的文笔的精彩之处、内容的蕴涵之处和情感的生发之处,是让学生兴致陡增、激情投入的地方。这些“关键点”也正是应让学生反复玩味、酝酿感情、品味借鉴、感悟探究的地方,作品的“关键点”,有时是课文的重点,有时是课文的难点,有时是理解的关键处,抓住它去因势利导地探究会发掘出丰富意蕴。下列是就《我的第一本书》“关键点”探究的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请大家说说《我的第一本书》主要写了怎样的个故事,请探究一下课文的主旨要义。
生1:《我的第一本书》写了“我”小时候把书切成两半,分给贫穷的同学乔元贞,父亲知道后不但没有怪我,还花了一夜时间给我们把书修好。
生2:写的是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
生3:写的是我有关书的童年往事。
师:同学们讲得不错,请继续思考,本文写了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还写了一些童年的趣事。如果,我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你会用哪个字?
生1:我用“本”字来概括。
师:噢!“本”字?能概括地谈谈吗?
生1:“本”指的是那本书。
生2:“本”蕴涵着与乔元贞的本真的友情,是情感的生发点。
生3:课文结尾写到“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所以说,“本”一语双关。一方面指的是那本书,另一方面指的是人在成长中最本质最珍贵的东西——友情。
这个片段顺着文本的关键点“本”进行探究,教师始终“点击”着学生的兴奋点,紧扣文本,形成了一条明晰的阅读主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生成“书本的来历”“童年的往事”“情感的本真”“友谊的珍贵”理解点,一步一步趋向文本的内涵,由“书本”导出了“人本”,创造出情趣横生的教学韵味。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准、理解能力在一点点提升。
“关键点”的探究,要贴住课文内容的展开点,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提出一连串密切相关的问题,能使问题环环相扣,能使理解环环相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来探究。如《我的叔叔于勒》以“钱”为切入口,导出对于勒的“盼”—“赞”—“见”—“躲”的主线来,自然会探究出文章的主旨要义来。《故乡》要以“人物形象”为切入口引出不同的生活:由“我”引出“辛苦辗转”,由“闰土”引出“辛苦麻木”,由“杨二嫂”引出“辛苦恣睢”,这些都是作者“不愿意的生活”,自然就得出了有关“路”的阐述,才能探究出文章阐发的思想来。探究设置,除了文章的内容线外,还应找到文章的情感线和意蕴线等主线,作为切入口而设置,才能使内容探究摇曳生姿。
二、探究“疑问点”。探究“疑问点”是“内容探究”的一种常用的形式,从学生角度生发的“疑问点”也正是丰富内容的探究点,在教师的诱导下,经过对“疑问点”的追寻,讨论会很好地疏通和阐释文本,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蕴。探究“疑问点”,将学生从“雾里看花”引导到了“柳暗花明”的境地,会自然提升学生的评判、思辨能力,是学生思考能力逐步伸向纵深。
探究可以针对文本内容的“疑问点”,也可以针对文本形式上的“疑问点”,还可以针对文本相关因素的“疑问点”,进行质疑、争辩。教师还要巧设“疑问点”,搭起争辩的平台,发现“潜在的”“深层的”疑点,应有意识地启迪学生逐步探究,从中挖掘出新意。如指导《社戏》一文阅读时,在学生了解了人物、中心思想和主要描写特点之后,有一同学以偷为由质疑: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探讨这一“疑问点”,激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双喜到底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生1:双喜是好孩子头,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打包票——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生2:对,在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头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生3:还有,吃完豆,双喜考虑的是用了六一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了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师:对双喜的“偷”叙写具体表现了什么?
生1:偷的是自家的豆,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生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生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品尝,此时,我认为这不算盗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师:对!大家辩得挺好!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教师在设置“疑问点”时,不仅做到设疑新巧,而且应该要注意“疑问点”本身的探究价值,切记不要故弄玄虚,太过花哨,失去探究的意义。如在学习《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告诉学生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收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涵着“伟大”二字呢?有意给学生设置“疑问点”,通过揣摩这个疑点,让学生有所顿悟。让学生在伟大和悲剧的解读中领悟文本的主旨要义。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以设计“鲁达为什么不把郑屠扭送到衙门,并告他一状”这样一个“疑问点”,探寻这一疑问,学生会更清楚地勾勒鲁达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最终认识到在封建社会里,有钱能使鬼推磨,老百姓欲告无门的现实。
这样的探究“疑问点”,会成为开启思维的金钥匙,成为激发情趣的催化剂,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探究“分歧点”。对文本理解有分歧的地方,要作为探究点,引导学生探究,做出个人的合理的解读,生成理解的多样性。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突破。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探究对文本理解的“分歧点”,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形成多元解读,促进学生的成长。语文教学文本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并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差异、生活积淀、体悟角度等方面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这样就给探究文本的“分歧点”提供了一种必然。下面是《羚羊木雕》关于内容理解的“分歧点”的探究片段。
师:现在请大家讨论: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
生1:我认为羚羊木雕不应该要回来,因为一是父母说过木雕已经送给我了,我就有权做主;二是万芳是我的好朋友,真诚帮助过我;三是既然送出去了,再要回来,伤了我的心,也伤了朋友的心……
生2:我赞成要回来:一是这木雕是父亲当年支援非洲的见证。是爸爸把他的青春和热血洒在非洲的纪念,太珍贵了;二是父母送给了你,并没有让你送给别人;三是如果不要回来,不是伤害父母的感情吗?
生3:我认为不应要回来,因为万芳为“我”做出很大的牺牲,是“我”的好朋友,送木雕,更送的是友情,友情是无价的,父母是重财轻义,可以说是对孩子的“精神虐杀”。
生4:“不能这么说,爸爸送给孩子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木雕,更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你把爸爸送给你的珍贵礼物送给别人,难道不是对父母的精神虐杀吗?”
生5:可是父母毕竟送给我啦,我就有权处置。
生6:根据法律,十八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行为是无效的。所以你不能自作主张。
生7:爸爸说过是给我的,我就有权支配,有权送人,不能说我自作主张,既然给我了,又不能允许我拿去送人,这是自相矛盾的。
生8:那你也应该经过父母的同意。我觉得父母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
生9:其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万芳,万芳是会理解,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友谊才是真友谊,真情是无价的。
生10:当万芳知道真情后,会主动退还的,不要让虚荣妨害了真正的友谊。
从课堂片段也可看出,课堂辩论很激烈,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文本,“多元”的理解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客观存在,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多义性”和读者的“独特创造性”,才使得简单枯燥的语言变得神奇而富有魅力。我们应允许并倡导解读“独特”且有“多元”。
探究性阅读主张学生的思维由问题情境产生,“分歧点”探究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师可针对一些具体内容,搭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探究,提出自己的理解。如要善于利用学生理解的分歧,如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性格的评价,《我的叔叔于勒》主人公的辨析,《台阶》的中心思想的归纳等,以分歧为突破点来组织讨论,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活跃起来,在讨论中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讨论中获取知识,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求知过程。
四、探究“空白点”。好的作品往往不会把主旨和盘托出,会留有余地,写到高潮处,会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永远的“空白点”,让读者去想象。有的“空白点”,结局可能是唯一的;但多数“空白点”,其理解是千人千面。
在教学中,让学生开动脑筋,填补和续写文本的“空白点”,实际就是探究文本的过程,把寻找、发掘和填补这些“空白点”作为探究切入点,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独立解读课文和创造性思辨问题的能力。
《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这句话中,“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这就给孔乙己的结局留下了空白。下面是对这一空白点的探究片段:
师:孔乙己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生1:他死了。
生2:应该说是“可能死了”。
师:你们俩的意见差不多吗?
生2:他是说孔乙己肯定死了,我是说可能死了,一种可能性,我俩意见还是有区别的。
师:哦。(生笑)大家想知道孔乙己到底死没死?
生2:我坚持我的观点:可能死了。小说结尾说“大约的确死了”,“大约”一词就是我发言的依据。
生1:那“的确”一词,又作何解释?(其他学生起哄,笑)
师:我们发表什么看法,均当言之有据。据从何处来?
生(齐):从文章中来——
(学生再读文章,筛选信息。)
生3:孔乙己肯定会被冻死。书上说“将近初冬,我整天靠着火炉,也须穿上棉袄了”,而孔乙己却“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这该多冷呀!“我”管温酒,与热水打交道,而且要靠着火,穿棉袄,而孔乙己只能瘫坐地上,他会被冻死。
师:说得好。
生4:他会病死。在这一小节中,他“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原来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那时已经落魄之至了,现在“黑且瘦”可能就是被打伤了,大病一场,还会继续得病而死。
师:有道理。
生5:我觉得他会饿死。大家想想,他平时都只能靠偷点书换点钱维持生计,现在他偷也偷不成了。他必然会饿死。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一句话,本来就缺少谋生能力的孔乙己,在双腿打折了后,必死无疑了。小说刻画孔乙己的性格,暗示了孔乙己必死无疑的悲剧命运,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也是暗示孔乙己必死无疑。所以小说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一词,只是指“我”未能亲见,做出的猜想吧,而重点则是“的确”。
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通过探究,自然得出结论:“大约”表示的是推测和估计,因为“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过孔乙己,而且也没有从任何渠道得到过他的确切消息,所以对他的死只能估计,这表明作家遣词造句很讲究分寸;“的确”又表示肯定,因为“我”虽然没有看到过孔乙己也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但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情形,联想到这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孔乙己是必死无疑的。看似矛盾的一组词语中留下的“空白点”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对这样的“空白点”的探究,不仅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琢磨,去发掘文中平淡处蕴涵的丰富内容,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同时培养对文本内容的思考、捕捉和挖掘探究习惯。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点染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像《孔乙己》中咸亨酒店里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们;《藤野先生》中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看客等内容,这些空白处正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在言尽而意未尽处探究,利用这些“空白点”给教学带来发挥的可能。当文本“空白点”经过探究碰撞出个性解读时,思维火花才会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