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李燕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李燕

李燕 淄川区北关小学 山东 淄博 2133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经常组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接受教育,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然而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及时的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此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153-01

1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问题

1.1经典诵读意识较为淡薄

目前教师们对经典诵读教学的内涵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和认识。当“经典”和“诵读”两个概念分开来谈的时候,多数教师都能理解“经典”指的是对小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但对“诵读”却基本只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程度,认为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一些教师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的教学相互混淆,并没有把经典诵读教学作为一种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所区别的教学方式对待。一些教师对“吟诵”所知甚少,体现了其对诵读并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1.2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现在课堂上盛行的阅读方法,一是对所读内容在要求上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十分随意。书本上的课后习题要求是“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或背诵下来”,以至于教师通常也会如此给学生布置作业。这样的指令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偷懒”的依据。如若把这样的课下训练当作家庭作业,结果就是绝大部分学生或是只读两三遍,或是仅选择字数最少的段落来读。这种看似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做法,实则却是放任学生的惰性,任其自由发展。没有确指性的要求实际上等于没有要求。如果仅让学生以个人喜好为准则来选择背诵的课文内容,在今天这样一个课业负担过重的大环境下,经典诵读必会被置于学生学习的最后顺位,不会收获有效成果。

2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分析

2.1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诵读的理解

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理解。例如,在给一年级孩子讲解三字经中“习相远”的“习”的意思时,可以请学生回忆之前学的内容,联系生活思考,引导学生说出“习惯,习性,恶习”来理解“习”。以此让孩子联系之前的内容和生活的实际去理解经典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家长也会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家长的陪伴会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理解。例如家长在工作之余陪伴孩子去感受经典,可以通过看视频或者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故居参观;可以视听语文教育名家吟诵古代经典作品,也可以陪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在生活中不断引导孩子去熟悉经典,才能更好的理解经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这样,经典诵读教学才能够真正发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合理选择经典诵读教材

经典诵读教材要根据学校的人文特点、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进行选取。目前小学阶段主要诵读的经典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孟子》《论语》《经典古诗词100首》“四书五经”、“四大名著”以及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爱国之篇章以及劝学励志篇章等等。为了防止小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产生枯燥乏味感,避免经典的学习的单一化,也可以鼓励学生读一些国外经典名著,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中外文化的对比。

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篇目的选择要文质兼美,所选的内容也要属于经典范畴。选择一定要符合不同学段的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呼应。语言华丽优美,音韵和谐,节律匀称的文章有着浓厚的艺术色彩,诵读起来节奏感强,能够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学段要有不同难度的诵读内容。在教学中制定读书计划,低学段的学生可以诵读一些浅显易懂的韵文,中学段的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内容可以为经典的诗词以及文学作品,高学段的学生可以试着去诵读一些含有哲理的文章,包括名著以及一些含义深刻的古诗词。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切勿“填鸭式”教学,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经典,分低、中、高学段学习完成诵读任务,传承经典文化。

2.3亲子阅读促进家校共读

假如在孩子低学段时,父母一直以一个不爱阅读的形象履行着父母的职责,从未参与孩子的阅读,那么孩子到了高学段不爱读书就无可非议了。要想有所改变,父母从现在开始也应开启自己的阅读生涯。为孩子朗读,陪孩子阅读,任何时间都不会为时过晚。研究表明,一个人重复7次的行为就会变成习惯,如此坚持亲子共读三个月,这么充满仪式感的家庭教育活动一定有助于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所谓“家校共读”就是家庭成员、在校学生以及教师共同参与的、由学校引领的主题阅读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家长和教师由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共同阅读一本书的同行伙伴,而不是站在比学生高一级的位置做权威性的评判。“家校共读”既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最有益、最持久的方式之一,又是凝聚家校教育合力的最佳途径。依靠读书来加强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是最不功利、最舒服的一种连结,使双方都达到“为了孩子”的目的。学校还可以开展类似“书香之家”的评比活动,阶段性的验收亲子共读的成果;另外可以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经典诵读大赛,可吟诵,可表演,让全部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如此凝聚家校教育的力量,收获的结果可就不止是双赢了。

3结束语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发展史上璀璨的那一颗星。为了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也在社会中广泛流传。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在诵读这些经典内容的过程中,也会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优秀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此,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合理选择经典诵读教材,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共同进行阅读,以此促进家校共读,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经典诵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田永梅.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课堂教学),2011,(6).

[2]龙其林.当前国内经典诵读时间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论文作者:李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李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