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冷媒泄漏保护控制程序的实验研究论文_贺杰

家用空调冷媒泄漏保护控制程序的实验研究论文_贺杰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 广东佛山 528311)

摘要:家用空调更是成为人们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具之一。随着制冷技术的越来越成熟,空调器已拥有多种选择性的制冷方法及制冷剂,不过目前空调市场上使用最普遍、广泛的还属蒸汽压缩式制冷,该制冷方式应具有较强的制冷效果而广受欢迎。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制冷剂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较高压力,这极易导致制冷设备管路发生泄漏,制冷剂泄漏是导致家用空调器压缩机故障的主要原因,不仅会逐渐降低空调其的制冷效果,甚至完全失去制冷效果,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家用空调器;冷媒泄漏;控制程序;保护;压缩机

1 制冷剂泄漏对空调的影响

制冷剂泄漏无论对那种类型的空调器(柜式空调、挂壁式空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通常普遍出现的问题有:运行电流下降;压缩比增大;吸气压力下降;吸气、排气、电机、润滑油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各种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出现故障,但不同类型的压缩机会产生不同的故障现象。当转子式压缩机遭遇制冷剂泄漏时,会引起电机漆包线整体起泡、润滑油碳化的现象,造成汽缸磨损卡死。电机是高温排气的主要通道,制冷剂泄漏会影响高温排气的正常工作,导致排气温度持续升高,如此压缩机电机会因制冷质量流量的降低而影响散热,造成电机温度的逐渐升高。随之绕组漆包线漆膜因电机温度的升高而加速老化,最终造成匝间短路,甚至是压缩机因整体过热而被烧毁。而当涡旋式压缩机遭遇制冷剂泄漏时,电机温度会因低压腔涡旋式压缩机吸气温度的逐渐升高而无法冷却,进而造成压缩比的增大,高于200℃温度的涡旋盘中心极易造成电机烧毁问题。

2 检查空调冷媒泄漏的方法

2.1 打开运行中空调器的室内机机壳面板,拆下空气过滤网栅,观察蒸发器的结霜面积。如果发现蒸发器表面只有小部分区域产生积霜,说明空调器内制冷剂已严重不足或已产生泄漏故障。这是因为,当管路内循环的制冷剂不足时,蒸发器表面产生的积霜面积会大幅度地减小。

2.2 将空调器设定在制冷运行状态,设定的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约5℃,待压缩机运行20min后,观查室内机液压铜管,如果铜管表面出现有结霜,说明已产生制冷剂泄漏故障。

2.3 将一支家用室内温度计的水银感温头紧贴在空调冷风口处,数分钟后观察温度计的显示温度是否比室温要低4-8℃。如果降温不明显或者与室内温度基本相同,则可以肯定已产生制冷剂泄漏故障。

2.4 检查室外机排风口。空调器运行时,将手掌心置于排风口处,正常情况下,排风口应排出热气。如果排风口无明显热气排出,则说明制冷剂已泄漏。

2.5 空调器内灌注的制冷剂液和冷冻油会产生互溶性,管路中铜管连接头、铜管喇叭口、室外机的气液阀门、阀芯等处如有泄漏点,泄漏点处会出现油污。检查时上述部位出现有油污现象,则说明该处就是制冷剂的泄漏点。

2.6 窗式空调器制冷剂不足或泄漏,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是,在制冷状态下,将手掌心放在空调器后面的冷凝百叶窗外,如果风扇带出的空气热量不高,或微热,或根本没有热风排出,则说明机内制冷剂已不足或已产生泄漏故障。

3 实验验证

3.1 程序验证的评判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在系统正常,冷媒偏多、正常、或偏少的情况(这时空调能够制冷,只是制冷量有偏差)下,不应出现漏冷媒保护程序的误判。(2)在冷媒泄漏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50%)在高温工况下,冷媒保护程序应能够启动,但在室外低温工况下,允许保护程序不启动。(3)当冷媒完全泄漏时,无论高温、低温工况,泄漏冷媒保护程序均能够启动。

3.2 验证工况。根据上面的评判标准,首先考虑低温、低湿的工况,该工况下,室外机散热效果最好,制冷较优,且室内湿度较小,蒸发器盘管温度与回风温度的温差较大。当冷媒泄漏到一定程度后,无论室内外温度多低,均应出现程序保护。其次,考虑高温高湿工况,该工况下室外机散热效果较差,制冷量较低,且室内湿度大,蒸发器盘管温度与回风温度的温度最为接近,在冷媒充足或少量泄漏时,不应出现程序保护。实际空调的使用工况是介于以上两种工况之间。

3.3 实验步骤,步骤1:判断控制器及程序是否正常。在无连接室外机或断开压缩机连线的情况下,制冷模式下连续运行51 min(循环1+3 min 停机+ 循环2+3 min 停机+ 循环3)后,控制应显示故障代码,判断控制器正常。步骤2:在冷媒正常情况下,在上述的两种工况下,不应出现冷媒保护代码。步骤3:系统冷媒略多时,例如超过20 % 以内(不同产品有差异),这种情况,漏冷媒程序不应出现故障代码,判断为正常。步骤4:系统微量泄漏,例如30 % 以内(不同产品有差异),且压缩机离保护器动作还有较大空间,不应出现故障代码,判断为正常。步骤5:当冷媒泄漏到威胁压缩机寿命的工况验证,也就说泄漏较大时,如超过50 %(不同产品有差异),系统漏冷媒保护程序应能够启动。步骤6:冷媒全放时,无论高温高湿,还是低温工况,均应出现漏冷媒保护。

3.4 实验结果,因该冷媒泄漏保护程序是在常规家用空调上应用,且消费者使用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机型的选择和实验的方案需要覆盖常规的各种情况。因此,实验机型采用家用普通能力段的产品,分别为7k(制冷量约2000W)和24k(制冷量约7000W)的机型进行验证,同时考虑空调使用的电压波动,验证电压从190~260V,室内机风量覆盖高、低风.实验情况分析:(1)在冷媒偏多20%,冷媒正常,冷媒剩余80% 左右(不同产品有差异),在实验的工况下保护程序不会启动。从实验情况看,7k 在高温高湿工况下,冷媒泄漏约30 %(剩余月70%),制冷能力相当于额定工况下的80% 左右,保护程序将启动。而24 k 在同样工况下,冷媒需要泄漏40 % 以上,制冷能力相当于额定工况下的60% 左右,保护程序将启动。制冷量越小的空调,漏冷媒保护程序越敏感。(2)以上实验设置的工况均为边界情况,比现有GB/T7725-2004 的小冷、凝露、最大运行制冷工况均严酷,从上面的图表情况看,实际的空调运行环境下,冷媒泄漏剩余应30-50%左右,这时空调器的能力已为额定工况下能力的70%以下,制冷能力较差,漏冷媒程序将启动。

3.5 程序启动的其他可能及措施。程序在不增加成本上,当冷媒泄漏情况下,增加了对压缩机和制冷系统保护,降低压缩机由于过热频繁启动绕组故障率。实际产品运行,冷媒泄漏到一定程度,程序将启动,但以下故障或特殊情况,导致制冷量损失,系统会认为等同冷媒泄漏,程序也同样启动。(1)温度传感器偏离采样位置,比如蒸发器盘管传感器松脱等。(2)室外风扇堵转或故障导致散热效果差。(3)冷凝器被杂物堵塞严重,影响散热效果。(4)压缩机故障停机等。因此,出现该程序的故障代码,不能盲目地向系统添加冷媒,应停机,并针对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分析制冷效果差的原因。

系统冷媒泄漏到一定程度开始危害产品部件时,强制停止压缩机并显示故障代码,通过实验验证,该程序在冷媒量偏多,正常,或偏少情况下不会出现误判,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可以大批量应用于家用空调产品。该控制程序增加了对压缩机和制冷系统保护,可以减少产品返修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德隆.检查空调冷媒泄漏的七种方法.2015.

[2]杨林.浅析空调系统在异常冷媒量状态下的保护.2016.

论文作者:贺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家用空调冷媒泄漏保护控制程序的实验研究论文_贺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