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业是我们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划建筑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快。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其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直接的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工程施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中将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的革新与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建筑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进一步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于社会的意义
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相关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不断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最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意义
第一,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要想控制与降低企业存在的风险,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第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工程施工的项目息息相关,如果企业发生安全问题,施工环节出现停工或中断现象,对于企业来说将会造成十分重大的经济损失。第三,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名誉,良好地安全管理将会为企业带来最好的口碑。
2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现状
2.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匮乏,针对于解决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么有系统化的安全施工流程及措施。二是,防护技术及防护用具及生产机械设备落后。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工作流程,降低生产效率同时施工安全大打折扣。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没有进行良好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无法对施工单位进行管理,施工单位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致使施工现场存在无法安全生产的隐患。
2.2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颁布了有关建筑业的安全施工,劳动保护保障等多方法律,法规。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处罚机制,处罚力度不足,可实施及操作性不强,建筑施工安全条例不明确。
2.3缺少足够的安全管理投入
我国现有法律条例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建筑主管部门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应加强安全管理投入力度,保证安全管理监管工作全面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并没有很好的落实,缺少必要的投入,例如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力资源投入方面,缺少专门的监管工作人员,使得相应监管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监管范围面太过狭窄。除此之外,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建筑市场的竞争区域白热化,由于工程安全管理在推进工程进度方面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很多施工单位为有效控制成本,往往多会从工程安全管理投入方面下手,削减资金及人力方面投入,为整个工程建设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3.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在建筑项目开工前期,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环境,审计施工图纸,并加强施工图纸的交底工作。相关人员可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根据自身经验以及对众多施工工程档案的了解,预估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工程施工的人员伤亡。
3.2规范安全管理防护措施
为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施工企业应以积极防范并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为最终目的,有效落实安全责任与预防保障机制,具体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安全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并利用现代科技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切实监管施工现场,降低不合理施工现象以及安全隐患事故发生。其次保证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加强高处作业、电气线路作业等危险度较高工作的安全管理,防止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再次,创新施工管理新方法,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实现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与系统化,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性。最后,建立安全事故突发应急方案以及救援方案,设置安全事故发生处理小组,紧急救援小组等,以便更快速解决突发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3.3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工作
重大的危险源是建筑工程施工发生事故的根源所在,也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重大危险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监管:第一,对于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与分类,并将其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到人,明确员工责任。第二,对于重大危险源要进行实时的监控与了解,如有问题发生立即采取紧急应对处理机制,确保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第三,对于能够消灭的危险源进行消除,对于无法避免的危险源应尽量采取安全措施。
3.4强化安全责任
安全问题是首位的,只有将安全责任分配到每一个人的头上,才能真正使其得到强化和重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应该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和严格的奖惩制度,在施工期间如果出现问题,可以直接找到具体的人进行问责,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安全管理部门的成员应当定期对施工的设备比如高支模、高坠等进行检查,尽量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额设备,确保施工的安全水平。
3.5加大建设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我国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建筑市场的具体情况,优化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监管的具体规范,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要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依法办理许可证,有效地规范建筑市场,确保建筑市场健康稳定的运行。同时,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根据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学习最新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知识以及技能,逐渐提高其综合素质,科学监督管理各个施工环节,能够有效的排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工程项目建设的风险指数。促使施工人员安全的施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相对繁琐一些,包括施工初期一直持续到竣工阶段的任何工作内容,都要求管理人员予以精细性规划,包括各类分项预算的协调性控制和现场施工人员行为的严厉性监督指导等。长此以往,做到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建筑项目施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规避任何安全事故的滋生和额外费用的支出,最终令整个建筑工程企业赢得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钧明.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建筑知识,2016(5):111~112.
[2]王晓亮.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强化策略及意义[J].建筑技术开发,2016(9):143~144.
论文作者:李占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危险源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企业论文; 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