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永兴县中医医院骨科 4233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通过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缝线悬吊和钛板固定对颈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颈椎管狭窄并且可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患者40例,经告知及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缝线悬吊进行治疗的的缝线组及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钛板组,各20例。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轴性症状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的JOA的评分、颈椎曲度、C5节段椎管矢状径,观察记录患者的门轴侧骨融合状况,对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椎管扩大程度以及维持的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2个月的轴性症状的出现率分别为缝线组:70%,钛板组:20%,有明显差异(P<0.05)。缝线组和钛板组的术前颈椎曲度分别为19.3°±2.4°、19.1°±2.6°;手术12个月后的颈椎曲度分别为19.1°±2.3°、17.9°±2.5°;门轴侧骨融合率为95%、100%,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使用卫星钛板对椎板进行固定的稳定性更好,效果更明显,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曲度的丢失,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缝线悬吊;微型钛板固定;颈椎管狭窄;临床效果
在临床中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是对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缓解脊髓收到的压迫。该治疗方法的主要是应征有:(1)3个节段以上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2)颈椎后韧带骨化导致的大范围颈椎管狭窄的患者;(3)由颈椎病3个节段以上病变导致多个节段脊髓受累的患者;(4)由于颈部黄韧带肥厚或骨化而导致的脊髓背部受压的患者;(5)通过颈椎前路手术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缝线悬吊进行固定开门侧的椎板,也就是“软性”的门轴固定。经过医疗技术的长时间发展的探索后,微型钛板固定治疗逐渐在临床中使用,将卫星钛板用作支撑结构,并固定在看门测的椎板上,可以加强支撑固定。本次试验通过对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治疗来对比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缝线悬吊和钛板固定对颈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颈椎管狭窄并且可进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患者40例,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无影响本次试验的疾病,经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缝线悬吊进行治疗的的缝线组及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钛板组,各20例。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轴性症状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的JOA的评分、颈椎曲度、C5节段椎管矢状径,观察记录患者的门轴侧骨融合状况,对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椎管扩大程度以及维持的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其中缝线组:男15例,女5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为66.7±11.4岁,体重为39-92kg,平均体重为60.6±8.2kg。钛板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为68.2±10.8岁,体重为41-88kg,平均体重为61.6±8.9kg。参与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及基础疾病情况等一般情况差别无明显影响,可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对患者进行麻醉,令患者成俯卧位,在颈椎后的正中位置进行切口,使用碘酒、酒精进行常规消毒,随后开始铺无菌巾,切口的长度约在10cm左右。按照解剖结构顺序切开患者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经过止血以后切开筋膜到达棘突,沿着棘突的两侧对颈段竖脊肌进行钝性分离,使用自动拉钩将肌肉撑开,是棘突以及两侧的椎板完全暴露在视野中。使用磨钻在关节突和右侧椎板的交界处进行开槽,将椎板内层的皮质骨保留作为颈椎单开门的门轴。在左侧同样的位置进行磨钻开槽,使用椎板咬骨钳沿着骨槽将全椎板纵行咬开,使椎板断裂,做由左向右的单开门。缝线组使用10号线穿过椎板间隙将“门”椎板固定在“门轴”侧较为坚韧的关节囊及椎旁肌上。钛板组使用微型钛板支撑、固定于侧板,固定后检查确定牢靠后进行切口的冲洗,彻底止血,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并进行无菌包扎。
1.2.2 术后处理方法
患者在手术后的48h拔除引流管,令患者在术后72h下地活动。缝线组使用颈托固定2月,钛板组无需固定。待缝线组取下颈托后进行颈部肌群恢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轴性症状的发生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的JOA的评分、颈椎曲度、C5节段椎管矢状径,观察记录患者的门轴侧骨融合状况,对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椎管扩大程度以及维持的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比较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轴性症状发生率、JOA评分、门轴侧骨融合率对比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钛板组较缝线组轴性症状发生率有所降低,门轴侧骨融合率显著提高,(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操作简便,风险小,临床效果良好,可以起到直接使颈椎椎管矢状径扩大,有效缓解脊髓所受的压迫减少脊髓轴向的张力,明显改善患者局部的血运和脊髓的微循环灌注,可以明显减少因受手术瘢痕引起的二次压迫。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作为曾经常用的缝线悬吊法,随着不断的普及使用,其缺点也逐渐显示出来。缝线悬吊法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并且并发症比较明显。
两种固定方案均有效的防止了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的再关门副作用,但是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固定的稳定性更好,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以及颈椎曲度的丢失,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利谦,尚咏,虞攀峰.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缝线悬吊与钛板固定疗效比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4):307-310.
[2]周峰,杨惠林,王根林,干旻峰,陈广东等.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与缝线悬吊固定治疗颈椎病[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1):1761-17643.
[3]韩向荣.微型钛板固定与传统悬吊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03(3):47-47.
[4]张世民,周卫,李星,张禄堂,刘昱彰等.微型钛板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12,25(1):4-8.
[5]李国伟,张学利,朱如森.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微型钛板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57.
论文作者:曹飞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颈椎论文; 椎管论文; 患者论文; 缝线论文; 钛板论文; 曲度论文; 术后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