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几年的社会中教师“师德失范”现象,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很到的破坏和挑战,今后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命题。而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于师德建设也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而这些对当今仍然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借鉴意义。我们应大力弘扬陶行知的师德观,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以德治教,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关键词:师德失范;陶行知;师德思想;当代意蕴
一、当代教师“师德失范”现象引起的思考
在近几年的社会中教师“师德失范”现象,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很到的破坏和挑战,师德失范行为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学术道德失范。即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这类失范行为大致源于现有科研评价体系下,教师群体“急功近利”情绪的蔓延。二是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教师薪酬相对其他职业,收入偏低,迫于生计,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教师的兼职兼薪行为成为被动选择。三是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受社会上“钱权交易、权色交易”不良风气影响,个别教师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力做出有违师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今后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命题。而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身体力行、以身垂范师德的同时,对于师德建设也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体现了他鲜明的师德观。而重温其师德观,仍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容
1.要求教师要无私奉献,敬业乐业精神
陶行知有一句至理名言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充分体现了他的要求教师要无私奉献精神,认为这是“教育的命脉”。他认为,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当成一种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情,教师的职业应该是服务和贡献的作为根本准则的。陶行知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工作,就应该把教育当成奉献终身的事业,不能仅仅把职业当成自己挣钱的工具,如果奉行金钱主义就破坏了教师的尊贵。陶行知奉行“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是他的崇高理想和抱负。他认为教师应该把教育当信仰,要认为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益于世的,是一种大事,大快乐,要求教师必须敬业乐业。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欲侵着人们的灵魂。本应是净土的教育,在日益物化的社会大潮中未能幸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少数教师未能淡出喧嚣、摆脱浮华,其表现为信念缺失急功近利,个别教师甚至上演有偿家教的闹剧,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丧失信仰。
2.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精神,追求“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我国现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它是对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的继承与发展。教育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中曾提到,“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他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德的第一要义,教师只有对学生真心诚意的爱护,才能感染学生,教好学生,才能使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里面。
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关心,爱护学生,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学生服务。“我自为牛为马,任人呼虎呼龙。”是陶行知的教育实践。陶行知心目中的爱并非按照亲疏关系由近及远有所差等的爱,而是一种对所有人都以亲人般的爱来待之的平等之爱。面对众多有着鲜明个性差异的学生,陶行知同样主张应该平等地爱他们,因为在他看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去追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真”就事物而论,应当是指真理、科学、规律以及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就人而言,应该包括意志、:异:质、观念、理想、言谈、举止等各方面崇高而健全的意识行为,两个部分合起来,“求真”“做真人”,就是指做人、做学生,特别是做师范学生、做教师,应该做一个况:格健全的人,完善的人,纯真的人。他所倡导的“真人”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追求真理,讲真话,为真理而献身;第二,做来自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或精神贵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信仰心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开辟、试验和创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健康卫生、劳动美育和谐发展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重自律,强调教师道德修养
陶行知先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自律精神和道德修养。他认为教师操着学生的前途命运,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命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不愧为人师。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人者,必须教己”,“要人敬的必先自敬”并多次强调教师要“自化化人”、“自警警人”“自达达人”。他要求:“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应当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另外,在怎样加强师德修养上,陶行知先生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积累和进步。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同时强调师德修养要加强实践,行思并重,知行合一。陶行知认为,师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坐而论道,师德修养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提出“做事即修养,修养即做事”的观点。
三、陶行知师德思想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
1.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境界,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如果教师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及加强师德修养对于完成工作的意义,则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
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自己教育工作的神圣性,认识到自己身负的重要责任,就会把师德修养的培养形成自己内心的需要,并付出实践,达到自觉自为的境界。而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锻炼师德意志,更多需要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丰富的学识,这些都是提高师德修养自觉性的
2.加强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当今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教师必须摈弃旧观念,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要把教育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不断获取和更新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激增的需要。二要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终将决定一个人的素质层次。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使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育智慧随之不断增长。三要勇于创新。当今时代的教师要具有创新性思维,进行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
3.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师德的培养,要依赖良好的制度。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问》中,就提出“人格防”,要我们教师“建筑人格长城”。而要做到“人格防”,还要依靠一些外在的约束。只有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制度与规范,才能养成良好的师德。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奖优罚劣制度,把一些最重要的师德要求,直接纳入到制度规范中,对不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惩戒,形成一种外在的刚性约束。比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科
研学术规范,教学要求规范等方面加强师德失范的成本和奉献,另外,建立师德档案的查询制度和完善师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渠道。
4.身教大于言教,情感育人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是否亲师等效果,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参考文献
[1]卫程丽.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教学应用[J].科普童话,2018(34):40.
[2]黄亚栋.陶行知:爱满天下[J].神州学人,2018(09):8-11.
[3]陈菲菲.创造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J].长江丛刊,2018(27):294.
论文作者:李明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师德论文; 教师论文; 行知论文; 学生论文; 的人论文; 修养论文; 思想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