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王玉红

安丘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2100

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康复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做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50/52)高于对照组82.69%(43/5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对改善患者病情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康复护理;效果

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脑卒中主要归因于血液循环受阻,发病群体以老年居多,若未及时治疗,易致残或致死。现行神经内科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采取的治疗手段逐渐完善,但由于治疗后仍可能出现后遗症问题,需在治疗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此使患者预后改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行康复护理措施,可取得显著效果。本次研究将就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39例,年龄55~68岁,平均(62.5±3.5)岁,入院均给予MRI、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与脑梗死,各72例、32例。按照护理模式将10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包括年龄、性别与病症表现无明显差异(P>0.05),可做比较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一般护理模式,如按医嘱指导用药、帮助患者做良肢位摆放、做生命体征检测、指导患者如何控制痉挛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措施,护理内容包括:

(1)心理康复。如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下出现较多易增加心理负担症状,包括偏瘫、失语等,由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都因此受到影响,所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对此问题,护理过程中应考虑做好心理康复护理工作,如指导患者如何缓解负性心理,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益,若出现不良情绪,可通过做深呼吸,或由护理人员、家属与之讲解其感兴趣话题,以此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过程。

(2)运动康复。该康复护理工作在内容上较多,涉及:①指导患者调整体位,若患者需长时间卧床,需尽可能保持侧卧位,并按时翻身,避免发生压疮或伸肌痉挛等;②下肢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做主动活动,如缓慢抬高下肢,切忌出现因惧怕疼痛而拒绝做康复活动,应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逐渐增加患肢运动频次,以此达到预防深部血栓目的;③按摩或理疗方法,护理中可对患者肢体给予电生理刺激,并对患侧做简单按摩,可时病情快速缓解[1]。

(3)脑卒中并发症预防。康复护理中应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问题做充分考虑,如通过下肢运动,可达到下肢深部血栓预防目的。再如适时清洁口腔、按时吸痰,有助于呼吸道顺畅。另外,部分患者需长时间接受输液治疗,应注意更换输液位置,其目的在于静脉炎的预防。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4个月后康复情况观察比较,以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为依据[2],评价指标:①痊愈,病残程度评价结果为0,可达到91%~100%缺损评分减小幅度;②显效,评价结果显示1~3度病残程度,可达到46%~90%缺损评分减小幅度;③有效,可保持为18%~4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幅度;④无效,无任何临床症状变化,甚至有症状严重表现。其中痊愈、显效、有效纳入有效率计算范畴。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WPS xls数据表中,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20.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描述中按照数(n)或率(%)方式表示,借助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6.15%(50/52)高于对照组82.69%(43/5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3讨论

关于脑卒中,其在临床中亦可被叫做脑血管意外或中风,发病因素归结于血管性危险因素、年龄与性别因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3]。从临床症状表现看,多为完全性卒中、可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且伴有明显的头晕、肢体麻木、吐字不清以及嗜睡状态等表现[4]。患者接受治疗中常见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方式,但考虑到患者预后,要求治疗的基础上行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康复护理,强调对患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

本次研究中可发现,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康复护理工作落实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对脑卒中疾病知识充分掌握,如病理机制、治疗方法等,且结合患者心理、生理等表现,做康复训练指导,特别在心理康复训练指导方面,应帮助患者缓解其负性心理情绪,避免发生患者在治疗或护理中不配合情况。这样在心理康复护理、运动康复指导以及并发症预防下,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

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黎红,李慧,曾诚.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3):240-241.

[2]刘海霞.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40.

[3]王晓丽,王娇.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50-151+153.

[4]王燕.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17):134-135.

论文作者:王玉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论文_王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