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中作者、译者、出版社、编辑、经纪人之责任互动
马 龙1,刘 庆2
(1.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庆246000;2.安庆工业学校,安庆233000)
摘 要: 随着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逐渐受到瞩目。英译诗歌、小说等在国际市场传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出版社、编辑与文学经纪人的有效互动有莫大关切。译者、出版社、编辑与文学经纪人的责任互动和权力博弈推动着中国文学迈着更加坚定稳健的步伐走向国际市场、走进读者阅读视野。
关键词: 中国文学走出去;出版社;编辑;文学外译;文学经纪人
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学作品英文版的出版发行和推广也如火如荼。作品一经发行往往体现在销量和口碑(评价)上但很少过问其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版的接受程度及销量多少往往取决于多重因素,如原作者在海外文学界的知名度,译者的翻译水平、出版社的知名度与推广力度、优秀编辑的专业引导以及文学经纪人的牵线搭桥。本文旨在研究这一系列因素的动态互动,尝试总结出中国文学走出去走得远的有效公式,为其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一、出版社与译者责任互动
出版社与译者的有效互动往往会给原作品注入新的活力,让其在西方文学界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致力于践行其文学跨界传播的使命宗旨的优秀出版社往往会热衷于推动不同语言文学作品的跨界传播,和风出版社则是其中优秀的范例。和风出版社(Zephyr Press)成立于1980年,是一家非营利性独立出版社,其出版的书刊和文学活动致力于促进读者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语言的更深入了解。和风出版社专注于译介俄罗斯、东欧和亚洲当代诗歌和散文,同时出版其他语言文学和美国文学,并重印长期绝版的具有厚重文学和历史价值书籍。和风出版社出版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学作品,旨在通过诗歌和文学翻译这两种艺术来促进对其他语言和文学传统的理解。出版社合作的诗人皆是其国内首屈一指的作家和诗人,且享誉国际。[1]和风出版社在宣传中国当代诗歌英译方面是业内的佼佼者。他们的图书策划用心、编辑悉心、包装精心,而且在出版英文图书方面,和风出版社最重要的一个优势是:社内的译者在领域内首屈一指。2011年,Andrea Lingenfelter翻译了杰出诗人翟永明的诗集《更衣室》。自此,和风出版社开始出版当代中国重要作者(韩东、柏桦、蓝蓝和宇向等)的个人诗集。20世纪80年代,文化开放,新文学解冻,重新受到大众的喜爱。翟永明是这一时期诗歌界的第一位女诗人。她用大篇幅自白式的女性主义作品挑战以男性为主体的保守派,发出了令人激动的新声。Lingenfelter用娴熟的笔触译出了翟诗中的新意、勇气、敏感与钢铁般的柔情。欧阳江河也是自80年代起便以独特风格活跃至今的当代诗人。在他的诗集《重影》(2012)译本中,他的译者Austin Woerner成功地捕捉到了他诗歌中的散漫、哲学,以及一时幽默、一时暗黑的风格特征。因Woerner本身对于英语诗歌语言精通,也喜欢创新,他成功地将欧阳最晦涩的诗行介绍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语言学语境中。[2]和风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欧阳江河第二部诗集译作《凤凰》(2014),也是由Woerner翻译的。和风出版的大部分当代中国诗歌来自中国大陆,但也不乏华语圈内其他地区的作品,如Jennifer Feeley所翻译的香港诗人西西的作品(如《不是文字》)。过去几年,和风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翻译作品,也并没有要放缓脚步的迹象。正是这两者的相遇——最优秀的中国当代诗歌与同为敏锐的读者、诗歌爱好者的译者的结合,让和风出版社的诗集更加特别,更有价值。从成书就可以看出,这些书的制作从始至终都包含着书籍制作参与者深深的热爱。和风出版社的系列作品是对当前中国当代诗坛最好的介绍。
二、编辑、出版社与作者之互动
提到中国文学走向国际,林语堂则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作家。凭借《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两本畅销著作让其享誉海外。其中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庄台公司(TheJohnDay Company)出版的著作大多畅销(如兰登书屋出版的《中国与印度之智慧》(1942)庄台公司出版的《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归根结底,林语堂在兰登书屋、庄台公司出版著作的成功,出版社和编辑居功至伟,因为某些作品完全是由出版社或编辑选题。《生活的艺术》自出版后连续52周高居畅销书之首,成为1938年全美最畅销图书。赴美后,林语堂原准备译介具有浓厚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作品,如《浮生六记》《老残游记二集》《影梅庵忆语》《秋灯琐忆》,再翻译些李易安的《金石录后序》等作品,但出版社老板意见为“作生活之艺术在先,译名著在后”。[3]此因当时庄台公司老板理查德·华尔希(Richard Walsh)在阅读《吾国与吾民》中《人生的艺术》章节顿感西方读者对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之兴趣盎然,便敦促林著作此类题材作品。林便边写此书,边将文稿送予华尔希和赛珍珠审阅。“……他肯接受华尔希夫妇的批评,这种编辑与作者合作的关系,在国内是没有的。”[4]再如,林在兰登书屋出版图书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优秀编辑对中国文学在海外出版发行接受的过程中立下赫赫之功。除了兰登书屋在业界鼎鼎大名的原因之外,林语堂同时从其编辑克明斯(Saxe Cumins)的真知灼见中获益匪浅,因为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批评,说得他们服服帖帖”[5]兰登书屋出版的几本林语堂的著作都是由其选题然后邀请著书,虽报酬不高,但林认为,被兰登书屋邀请写书是一种荣誉。[6]可以说,这两家出版社及编辑对林语堂的著作发行及畅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验动物选用48周龄、体况一致、体重相近的360只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每个组分别饲喂一种日粮。预试期1周,正式期6周。
优秀编辑不仅为作者选题提供帮助,更为重要的是其会基于舆论、文化价值观、读者期待等要素为作者提供恰当的干预和引导。林语堂的《啼笑皆非》便是其中典型例子。当时正值二战期间,林语堂满怀爱国热情,在《啼笑皆非》一书中大书特书西方强权政治的虚伪与霸凌。出版商兼编辑华尔希对林的爱国情怀深表同情和理解,但出于职业素养和市场规律的角度,敏锐地察觉出此种行为会遭到图书评论界的口诛笔伐,且会影响该书舆论评价及销量口碑。有鉴于此,华尔希多次提醒林语堂力求措辞恰当,内容得体,并联络报刊杂志界朋友引导舆论评价。他曾致信《纽约时报》负责人,要求其“邀请该书中所涉及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如“哲学界权威William E.Hocking博士或政界权威Nathaniel Peffer”,来评论林语堂的新作《啼笑皆非》,并指出“此书的影响并不志在销售或阅读人数,而在于对其进行评论的人们。同时,希望能激发对于战争及和平目的的讨论”[7]。庄台公司及编辑的一系列操作使得林语堂成功避过主流媒体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而进行的批判讨伐,相反,夯实了其积极的舆论基础,使《啼笑皆非》口碑与销量双丰收。
三、文学经纪人与出版社之互动
综上所述,sdLDL-C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加严重,所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其sdLDL水平及冠脉状况,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脉硬化的预防、治疗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对于将sdLDL不仅只作为一项监测指标,而是通过药物治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sdLDL-C的含量是否有利于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或改善严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So L3=950×I3+475+475-200=950×I3+750,L4=Ls-A1-220-200-(950×I3+750)=Ls-A1-950×I3-1 170
20世纪80、90年代见证了纽约和伦敦的大都市中心地区代理英语作品出版业务的文学经纪人人数的激增。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关于文学经纪人数量增长的准确统计数据。作家代表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uthor Representatives),即由文学经纪人组成的协会,于2008年列出了424名成员,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许多经纪人和代理商,包括一些最大最强的代理商,都不是其会员。不置可否,文学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桥梁逐渐被文学经纪人架起并夯实。著名美国文学经纪人巨头安德鲁·怀利起初是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进入了出版界,在出版界通常将称为“豺狼”,因为他愿意从其他经纪人那里挖走作者,也因为他坚定不移地为作者追求应得的利益,怀利经纪战略的三个关键组成部分,网罗一批高质量作家;积极为其客户追求利益;国际化。[8]这三点战略的成功运用使得其在出版界风生水起。怀利甚至于2010年宣布经营电子版现当代文学经典图书出版机构,并一举签下包括帕慕克、奈保尔、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厄普代克等在内的17位顶级作家的20部作品的电子版权,独家销售于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平台,其影响力之盛可见一斑。
随着出版社不断合并壮大,编辑的工作量趋于增加,他们越来越依赖代理商,为其提供项目的初步筛选服务:编辑实际上将初选流程外包给代理商。出版商将经纪人看作是他们的第一批读者,并且认为他们的意见举足轻重,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编辑的工作,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依靠代理人通过搜索文学杂志,参加文学会议和文学节,访问大学校园等途径发现新人才。同样重要的是,编辑和出版社可通过信件,电子邮件和手稿来筛选合适人才来赋权代理商,试图在浩如烟海的主动投稿的糟粕中找到偶尔的珍宝,其过程的确令人心生倦怠,头脑麻木。在大多数情况下,正是代理人,而非编辑或出版商,有望发现新的人才,找到他们认为大有可为的新作家,并与他们合作将其想法或草稿转化为编辑或出版商认为是具有吸引力的项目和可能成功的出版事业。
一个典型的案例,即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青铜葵花》的英文版在英国的出版和发行。《青铜葵花》的英国版代理人姜汉忠为其在英国的出版发行提供了鼎力支持,其半年销售额已达1600多部,该数字在国外儿童文学市场的确让人欢欣鼓舞。纵观该书英文版的推广与代理,姜汉忠与英国代理人的有效互动共同促进了其在英国市场的成功。当姜将其版权推介给美国市场多次遇冷后,姜通过法兰克福参展商名录查到了一家英国代理商彼得·巴克曼,便发信询问其对儿童图书是否感兴趣,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姜将英文样章发给巴克曼。后者给出的意见“作品风格对英文读者来讲有点简约,不过题材、时代和人物很有趣”[9]。此后姜仔细揣摩原文风格,仔细研读翻译好的样章,发现样章未能体现作者神到之笔,遂重选章节交予英国汉学家汪海岚(Helen Wang)翻译。在审校译文后,发现“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介绍,只看这个译文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更没办法了解这本书的过人之处”。于是姜便主动撰写相关背景,附于译作之中,发予英国代理人巴克曼。而后,英国代理人巴克曼又相继联系了一些读者,包括旅居英国的中国作家、学习汉语的小女孩、儿童及少年出版社弗朗西斯·林肯的副总编辑、大学学习文学且精通中文的英国人等,最后结合其对《青铜葵花》英文版的意见,撰写了审读报告,并借此展开推广,联系九家出版社,在伦敦书展进行地毯式推广,最终该作品得到英国老牌童书出版社沃克出版社的青睐,并得以发行。[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正是出版社、编辑、译者出版代理人或文学经纪人的不断努力在作者与出版社及编辑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作者的文学劳动可以转化成切实的销售数字。中国文学想要走出去,走得远,走得深,必须要倚靠优秀文学经纪人的力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脚跟。
参考文献:
[1] “About us”.Zephyr Press.org.Retrieved from https://www.zephyrpress.org
[2] Wang,Helen.GLLI(6)-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by Eleanor Goodman.Paper Republic.org.Retrieved from https://paper-republic.org/helenwang/glli-3-zephyr-p/
[3] 林语堂.关于《吾国与吾民》[A].陈子善.林语堂书话[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37:357.
[4][5][6] 林太乙.林语堂传[M].台北:联经出版实业公司.1989:174,175,180.
[7] 陈欣欣.林语堂:孤行的反抗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8] Thompson,J.(2010).The Rise of the Literary Agent.Logos,21(3-4),94-108.
[9][10]姜汉忠.《青铜葵花》英国英文版代理记忆[J].博览群书,2016(2):110-114.
A Research into Responsibility Dynamics among Authors,Translators,Publishers,Editors and Agent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MA Long1,LIU Qing2
(1.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246000,China;2.Anqing Industry School,Anqing 233000,China)
Abstract: As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going out” project gains momentum,Chinese literary works have garner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nd secured a fairly sizeable market shar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The success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novels,etc.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s larg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among publishers,editors and literary agents.The responsibility dynamics and power game between translators,publishers,editors and literary agents drive Chinese literature,in a more firm and steady pace,to enter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gain presence in readers'horizons.
Key words: Chinese literature going out;publishing house;editor;literary translation;literary agents
中图分类号: I046;H0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8626(2019)10-0016-04
收稿日期: 2019-07-20
(责任编辑:李新新)
标签:中国文学走出去论文; 出版社论文; 编辑论文; 文学外译论文; 文学经纪人论文;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 安庆工业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