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沈,忱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沈,忱

江苏省兰德土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田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生态理念;农田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应用

1关于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属于水利工程分支结构,也是生态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结合,目前成为全新的学科。生态水利工程要求设计标准为生态学,满足水利工程可持续、生态的发展要求。生态水利要求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的标准所在,从一定角度来分析,生态水利工程含义就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能够维护工程周边河流生态环境,并将水利工程和河段治理、防污结合起来,达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目的是建立“有机、绿色”的生态水利工程。

2当前农田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相关水文资料以及成功经验方面存在较为缺乏的现象,在实际对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理念进行应用时我们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同时生态意识浅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中,上述现象都会对生态理念的应用造成直接影响,下面我们对其进行分析。

2.1 水文资料及相关设计经验的缺乏

促使现代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与生态理念的有机结合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积极意义,这对设计人员的工作提出较高要求,首先设计人员必须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充分研究与认识,这对生态理念应用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在设计开展工程设计工作时存在相关地方水文资料相对匮乏的现象,数据并不能实现对当地水文环境的真实反映。 相关设计经验的缺乏导致不能实现对设计人员工作的有效指导,这不仅对生态理念的应用有不利影响,同时对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阻碍作用。

2.2 设计人员生态意识不高

有效利用和开发农业水资源,统筹安排水土资源以及灌溉排水系统和建筑物是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目标,在科学合理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对地方经济进步与发展的推动。我国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存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与之相对的就是生态观念与环境意识的薄弱,这对环境的协调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导致生态理念不能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不能得到有效重视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生态理念也很难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实施。

3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的对策

3.1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必需的水文资料加以完善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水文资料是基础条件之一,不论是对工程建设施工还是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保证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运用生态理念与环境保护理念的重要条件。不同地区的水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能够为当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立项、设计以及实际施工等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水文依据,可以为农村地区的防汛减灾工作提供水文技术与服务支持,使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改变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水文资料缺乏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要通过文献资料、图书资料、互联网等渠道来收集当地现有的水文资料,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交流,不断整理与完善收集到的水文资料,再将其合理准确地运用到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2)当地的农田水利部门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予以全力支持,在施工图纸的设计、水文资料的整理等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给予支持,对于其中存在的不当之处要及时指出并进行修正,重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对生态理念的应用。

3.2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与专业设计素养

设计人员作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执行者,其专业设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设计结果的好坏,其所具有的生态理念意识的多少也决定了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是否融合了生态理念。因此,为了让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得到更加良好的应用,就必须采取措施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环境保护观念与专业设计技术,而且还要将这两者进行完美结合,确保自己能够充分发挥出对设计工作的积极影响。因此,要加大力度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进行培养,对设计人员定期考核,确保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能够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要求相符合。除了要重视设计人员的动手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对设计人员进行关于生态理念的教育,让其意识到运用生态理念来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让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让其能够掌握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并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体现出环保性、科学性与生态性之间的相互统一。

4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举例

4.1 灌溉渠系设计

设计灌溉渠系的时候,应当密切结合当地国土整治,以及田地、山水、树林、路这些规划,还应考虑其他用水部门的需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完美的结合。 要充分利用地形和其他条件,灌溉渠应该布置在高处,使得自流灌溉以及排水各自独立的两套系统分开,对于局部的高地或洼地,可以分别采用小片提渠等此类措施处理,不用为了顾及局部所以对全局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要将经济因素在渠道线路的布置上考虑进去,渠线的布置尽可能地平直,光滑,整洁,使交叉建筑物减少,对民房以及良田被占的情况加以避免。 在对渠道进行布置的时候,要尽最大可能对高填方和深挖方以及难工险段加以避免。对山区丘陵地形的渠道所开展的设计要尽最大可能避免靠近沿溪和河进行布置,以防止山洪暴发破坏。

4.2 堤岸结构设计

堤岸结构是河道的骨架是保证防洪安全的关键。以前的河流堤岸结构采用土料填筑,之后为达到防护的目的常在它的迎水面加一道干砌片石护坡或是浆砌片石护坡,借此来把水流控制于堤岸当中的河槽中。通过自然仿生原理的融合与生态概念的应用,以草皮这样的乔灌木来结合的生态堤岸也慢慢得以推广。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生态基础的选择也应要科学合理,应该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和抗旱性、耐涝性、生命力和植物保护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想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就要从源头出发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保证工程建设能够与生态环境之间实现和谐相处,在今后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运用生态理念,在遵循自然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环保性与经济价值,最终实现对人民生活质量进行有效提高的目标。

5结束语

在现代工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的影响下,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源头出发开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能够与生态环境之间实现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邓兴鑫.对农田水利灌溉生态理念设计运用的几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

宋具兰,罗海波,吴琳娜,潘伯娟,陈远云.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一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112一119.

论文作者:沈,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沈,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