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中国商业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发挥如何的表态,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实现市场经济运行起点——需求与消费不断升位并将其转化为新的运行起点,从而不断启动市场的助推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人民生活从贫困和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进程,商业迅速由末端行业转向主导型行业,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在有着几千年“重本抑末”思想传统的国度,在有着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桎梏的国度,商业一直被作为末端行业、夕阳行业,处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中所赋予的被决定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商业也不断向上升位。从市场经济运行的新视角,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新权重,从我们面临的国内外新经济形势,如何认识商业地位和作用,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那么如何认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呢?
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消费者主体的整体向上移位,消费者主权地位的确立,商业在作为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并将其转化为周而复始的新起点即不断地把即期需求与潜在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的过程中,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末端行业升位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朝阳行业,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化大流通中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
改革开放的20年,是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的20年,也是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演变的20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把社会再生产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消费始终处于四个阶段的末端。消费在消费与生产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处于被动的、被决定的状态,这就使承担生产与消费转化职能的我国商业处于末端地位,甚至连商业劳动都被认为不创造剩余价值,而只是实现生产企业剩余价值的一个工具。与之相匹配的,中国居民作为消费主体亦处于贫困和半贫困状态,即生存需求阶段,无法对社会再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运行发挥决定性作用。与当前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短缺所不同,消费品供给长期处于严重短缺状态,生产者处于绝对优势和决定性地位。改革开放20年,这一状态得到了根本转变,这一转变是随着消费者整体地向上升位而取得的。
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1979~1984年,由贫困型消费向温饱型消费的转变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城市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吃的比重比较大,处于生存需求阶段。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6.7%上升至1983年的59.2%,又降至1984年的58%,仍旧是“民以食为天”。
2.1985~1990年,温饱型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用”替代“吃”而成为消费主题。199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为54.3%,较1984年下降3.7个百分点。 人年均消费粮食130.72公斤,比1984年减少11.38公斤,消费肉类人均25.12公斤,增加5.27公斤。居民耐用品及其他消费支出比重上升到20.1%,比1984年上升3.3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在城乡居民家庭中得到普及。
3.1991年至今,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阶段。所谓小康生活水平,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主体的生存需求即传统型需求达到饱和状态,“用”、“住”与“行”渐次成为消费者的新需求。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见表1)规定的指标测算, 从总体上看,到1997年底,我国已实现小康初始水平的86.52%。其中, 经济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水平实现程度为89.85%, 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80.27%,精神生活实现程度为97.0%, 生活环境实现程度为60.33%。
表1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及综合评价值(注:该标准由国家统计局与原国家计委于1995年联合制定;表中价值量指标均按1990年价格计算。)
单 指标数量值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位 1980 1990 1997 小康值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778 1634 3165 2500
二、物质生活
收入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74 1523 2378 2400
(2)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315
686
964 1200
居住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m[2] 5.5 9.45 12.412
(2)农村人均钢砖木结构住 m[2] 4.511 16.115
房面积
营养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克5062 68.475
交通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路面积m[2] 2.8 6
7.6 8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 50 74>88.685
结构 6.恩格尔系数% 60
56.8 50.5
50
三、人口素质
文化 7.成人识字率% 68
77.7 83.3
85
健康 8.人均预期寿命 岁68 70>70 70
9.婴儿死亡率‰ 34.7
32.9 33.0
31
四、精神生活
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
6.27 12.0
11
11.电视机普及率 %
11.9
59.1 94.8 100
五、生活环境
12.森林覆盖率% 12
13.0 13.4
15
13.农村初级卫生保
健基本合格以上
县百分比 % -13.3 74.0 100
合 计 共16项分指标
单
权实现程度(%)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位
数 1990年
1997年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14
49.7 100
二、物质生活 48
49.989.8
收入 2.人均收入水平 16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6
38.598.5
(2)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0
41.973.3
居住
3.人均居住水平 12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m[2] 5
60.7 100
(2)农村人均钢砖木结构住 m[2] 7
61.9 100
房面积
营养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克6
48.073.6
交通 5.城乡交通状况8
(1)城市每万人拥有铺路面积m[2] 3
61.592.3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 5
68.6 100
结构 6.恩格尔系数% 6
32.095.0
三、人口素质 14
53.080.3
文化 7.成人识字率% 6
57.191.2
健康 8.人均预期寿命 岁4100 100
9.婴儿死亡率‰4
48.645.9
四、精神生活 10
47.297.0
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5
40.9 100
11.电视机普及率 % 5
53.694.1
五、生活环境 14
23.360.3
12.森林覆盖率% 7
33.346.7
13.农村初级卫生保
健基本合格以上
县百分比 % 7
13.25
74.0
合 计 共16项分指标
100
46.32 86.52
①为1996年数;
②1997年为推算数。
在这20年中,消费者主体不断地整体向上移位,城镇居民199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现价为5160元,农村居民1997年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6.7%下降到1997年的46.4%,下降1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6.7%下降到1997年的55.05%,下降了11.65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40%~20%为富裕)。
1997年城镇居民存入储蓄款平均每人777元,增幅比1996年减少1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金融投资意识加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支出与收入同步增长。调查表明,1997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人均4186元,略高于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支出构成发生变化。医疗保健、交通、娱乐教育文化、居住支出大幅增长,所占比重逐步增加。食品支出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消费结构改善:
一是饮食结构进一步改善,人们更注重营养性消费,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1997年,居民用于粮食、淀粉及薯类、糖类、糕点类、菜类消费支出较1996年明显减少,分别下降12.3%、6.9%、2.6%、0.6%、1.3%;而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干鲜瓜果类、奶及奶制品的支出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势头,分别比上年增长4.7%、6.9%、7.9%、13.2%。 快捷的生活节奏使城镇居民饮食消费更趋于社会化,在外用餐、 对快捷食品和食品加工服务的消费迅速增长, 分别比1996年高出9.3%、10.4%、13.2%。
二是衣着消费支出减少。1997年第二季度以来,衣着消费出现负增长势头,是近几年衣着消费大幅增长之后,首次出现减少的现象。1997年人均消费521元,比1996年减少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减少4.4%,所占消费支出比重由1996年的13.47%下降到12.45%。这突出反映了居民消费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阶段,消费热点转移。
三是医疗保健及交通通信支出高速增长。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费自理比重加大,居民用在医疗保健的消费大幅度增长。1997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80元,比上年增长2.4%,所占消费比重由1996年的3.66%上升为4.29%。1997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信的人均消费支出233 元,比1996年增长17%,加之1997年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价格下降,居民消费实际增长了20.4%。其中用于交通的消费支出较1996年增长15.8%,用于通信支出增长18.1%。
四是出现新的消费热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成为热点。人们在满足生活最基本需求后,更注重精神文化消费。近几年城镇居民用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日益增多,1995年消费比重为8.84%,1996年为9.57%。此类消费支出1997年人均488元, 比1995年增长43.1%,比1996年增长19.6%,其中用于娱乐用耐用消费品的支出年人均112元,增长25.3%;用于教育的支出年人均238元,增长16.5%;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年人均98元,增长21.1%。
五是居住消费迅速增长,成为居民的又一消费热点。随着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逐渐向商品化过渡,居民居住的公房比重日渐减小,自有房或部分产权自有房显著增加。1995年公房比重为63.1 %, 1996年为58.3%,1997年为42.9%。自有房或部分产权自有房的比重,1995~1997年分别为35.4%、40.4%、55.8%。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不断增长,1997年人均消费359元,比1996年增长19.2%,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5%,其中住房消费支出年人均149元,比1996年增长19.8%,用于水、电、燃料及其他的消费支出年人均210元。 年人均消费水30吨、电203度,较1996年分别增长2.6%、8.4%(参见表2、表3)。
表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消费变化
指标
1981
1985
199019951996
1997
消费支出(元) 456.84 673.2 1278.89 3537.57 3919.47
消费支出结构(%)
食品
56.7
52.2
54.449.9
48.6 46.41
衣着
14.8
14.6
13.413.5
13.5 12.4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9.6
12.1
12.1 8.47.6
7.57
医疗保健0.61.22.0 3.13.7
4.29
交通通讯1.41.11.2 4.85.1
5.56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8.4
10.69.2 8.89.6 10.71
居住4.35.65.6 7.17.7
8.57
杂项商品4.22.62.3 4.34.3
4.44
表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变化
指标19801985199019951996
消费支出(元)
162.21 317.42 584.63 1310.36 1572.08
消费支出结构(%)
食品 61.857.8
58.8 58.656.3
衣着 12.3 9.77.8 6.9 7.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15.3 5.2 5.4
医疗保健 2.43.3 3.2 3.7
交通通讯 1.71.4 2.6 3.0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3.95.4 7.8 8.4
居住 13.818.2
17.3 13.913.9
杂项商品 1.10.7 1.8 2.0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整体向上移位,与供给部门共同满足即期需求,开发潜在需求,创造崭新需求,并将其不断地转化为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市场经济运行螺旋式上升的新起点,就成为中国商业在市场经济中所承担的主要职责。
二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消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高,我国商业与GDP相关性日益紧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取决于需求与消费的不断升位。社会总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净出口。其中,消费居首位。1979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以上三者中消费是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对GDP增长贡献率最大, 一般在50%以上。其中投资转化为消费的比率大致为40%。1997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0%、58%和22%(见表4)。
表4 GDP增长的构成(%)
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 对GDP(支出法)增长的贡献(%)
(支出法)消费投资净出口
1979 7.60 8.57
7.471.32-0.23
1980 7.81 7.52
5.362.03 0.12
1981 5.26 5.16
5.71
-1.12 0.57
1982 9.0110.01
5.682.88 1.45
198310.89 8.93
6.153.56-0.77
198415.1815.14
9.746.22-0.82
198513.4714.88
9.339.62-4.08
1986 8.86 9.20
4.752.75 1.71
198711.57 9.58
4.522.44 2.62
198811.27 8.08
5.174.28-1.37
1989 4.07 1.00
0.910.32-0.22
1990 3.83 7.13
3.67
-0.11 3.57
1991 9.1910.37
7.252.88 0.25
199214.2411.71
8.744.63-1.65
199313.4911.45
5.769.28-3.58
199412.6614.71
4.696.82 3.20
199510.5112.47
5.306.33 0.84
1996 9.61 8.46
4.323.36 0.79
1997 8.80 8.85
5.151.79 1.91
在新增GDP中占(%)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1979
8715 -3
1980
7127 2
1981 111
-22 11
1982
5729 14
1983
6940 -9
1984
6441 -5
1985
6365-27
1986
5230 19
1987
4725 27
1988
6453-17
1989
9031-22
1990
51-1 50
1991
7028 2
1992
7539-14
1993
5081-31
1994
3246 22
1995
4251 7
1996
5140 9
1997
5820 22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数据计算得出,1997年数据来源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表中数据均按可比价计算。
由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居主体地位, 承担实现相当部分消费转化职能的我国商业与GDP增长的相关性也就非常紧密。
一般来说,国民经济由包括商业在内的各产业构成,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净产出总值等于各产业活动的增加值之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增长是各产业产出增长的总和。1978年以来,我国GDP 出现持续快速稳步增长阶段,1979~1996年年均增长9.97%。其中,1996~1997年年均增长11.2%。据统计,1978~1996年各要素对国民经济及主要产业增长的贡献(%)分别是:第一次产业5.12,第二次产业11.94, 第三次产业10.77,其中商业9.87(参见表5)。
表5 1978~1996 年各要素对国民经济及主要产业增长的贡献(%)
国内产生总值资本要素投入
劳动要素投入
产业 增长率增长的贡献额
增长的贡献额
Gv aGk
(1-a)GL
国民经济
9.874.201.52
(100.00) (42.53) (15.40)
第一产业
5.121.300.42
(100.00) (25.46) (8.20)
第二产业 11.943.992.01
(100.00) (33.44) (16.83)
第三产业 10.774.264.83
(100.00) (39.60) (44.89)
商 业 9.873.614.76
(100.00) (36.60) (48.27)
全部要素投入 综合要素生产率
产业 增长的贡献额 增长的贡献额
aGK+(1-a)GLGA
国民经济 5.72
4.15
(57.92)(42.08)
第一产业 1.72
3.40
(33.66)(66.34)
第二产业 6.00
5.94
(50.27)(49.73)
第三产业 9.10
1.67
(84.49)(15.51)
商 业
8.38
1.49
(84.87)(15.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年版, 第42、98~99页计算所得。
注:表中国民经济及第一、二次产业均按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产出弹性系数之比为0.5∶0.5计算,第三次产业按0.45∶0.55之比计算,商业则按0.4∶0.6计算;表中括号外数字为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额,括号内数字为贡献率。
表6 商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出贡献的国际比较
项 目 美国 日本 英国
1.总产出年均增长率(S[,t])(%)
2.43 3.73 11.09
2.商业产出年均增长率(X[,i,t])(%)
3.44 3.75 11.44
3.商业的贡献率(B[,i,t-1]X[,i,t]/S[,t])(%) 21.62 13.89 14.21
4.商业的贡献额(B[,i,t-1]X[,i,t])(%)0.52 0.52 1.58
5.商业的产出弹性系数(B[,i,t-1]) 0.1525 0.1378 0.1381
项 目德国 法国 韩国
1.总产出年均增长率(S[,t])(%) 2.53 2.17 8.05
2.商业产出年均增长率(X[,i,t])(%) 2.17 2.09 8.12
3.商业的贡献率(B[,i,t-1]X[,i,t]/S[,t])(%) 9.12 14.18 12.93
4.商业的贡献额(B[,i,t-1]X[,i,t])(%)
0.23 0.31 1.04
5.商业的产出弹性系数(B[,i,t-1])0.1063 0.1472 0.1281
资料来源:《Statistical Yearbook 1994》,联合国1996 年英文版。
商业增长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产出的增长。模型推导如下:
假设:某国共有n个产业,第t期总产出为Y[,t],第t期第i 产业产出为Y[,i,t],则有:
Y[,t]=∑Y[,i,t] (i=1,2,3……,n ) (1)
相应地,对第t-1期还可得到:Y[,t-1]=∑Y[,i,t-1](2)
由(1)式减去(2)式,得:Y[,t]-Y[,t-1]=∑(Y[,i,t]-Y[,i,t-1]) (3)
(3)式两边同除以Y[,t-1],得:(Y[,t]-Y[,t-1])/Y[,t-1] =〔∑(Y[,i,t]-Y[,i,t-1])〕/Y[,t-1]=∑〔(Y[,i,t-1]/Y[,t-1])×(Y[,i,t]-Y[,i,t-1])/Y[,i,t-1]〕
(4)
令:S[,t]=(Y[,t]-Y[,t-1])/Y[,t-1] (5)
X[,i,t]=(Y[,i,t]-Y[,i,t-1])/Y[,i,t-1](6)
B[,i,t-1]=Y[,i,t-1]/Y[,t-1] (7)
将(5)式、(6)式和(7)式代入(4)式,可得:S[,t]=∑(B[,i,t-1]×X[,i,t])(8)
式中:S[,t]——第t期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X[,i,t]——第t期第i个产业产出的增长率;B[,i,t-1]——第t-1期第i个产业的产出占当期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比重。
显然,从经济意义上应有:∑B[,i,t-1]=1(9)
通过(9)式,我们将B[,i,t-1] 定义为各产业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就是各产业增长率以之为权数的加权和。B[ ,i,t-1]的经济意义是,第i个产业的产出每增长1%,该国国民经济总产出将增长B[,i,t-1]%。根据各产业产出弹性系数B[,i,t-1]的大小,就可判断它们对经济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大小。
我们选取了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在1973~1993年,德国和法国分别在1970~1993年、1980~199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数据。首先用期初年和期末年商业产业值净增加量之比计算商业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B[,i,t-1]×X[,i,t]/S[,t],然后用总产出年均增长率S[,t]与之相乘得商业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额B[,i,t-1]×X[,i,t],最后将其除以商业产出的年均增长率X[,i,t], 即可得商业增长产业弹性系数B[,i,t-1]。从表6可得到结论,在美、日、英、德、法、 韩各国的经济增长中, 商业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产出弹性系数) 分别是0.1525、0.1378、0.1381、0.1063、0.1472和0.1281。这意味着商业增加值每增加1%,将引起上述6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各增长0.1525%、0.1378%、0.1381%、0.1063%、0.1472%和0.1281%。表7进一步表明,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和服务业,居第4位; 而在英国和韩国,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服务业,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名列第3。这就给我们以启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宣告结束,商业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注:这里所说的贡献,指的是一种折算关系,即某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单位增长率可转化为多少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它与通常所说的贡献额和贡献率有所不同,贡献额是指国民经济总产出增长率中归于各产业的绝对数,贡献率则是指归于各产业的相对数。有关各产业增长贡献模型的推导,参见张绪昌、丁俊发主编的《流通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80页)。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也是如此。重点分析如下:
表7 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业贡献的国际比较
[各产业产出弹性系数(B[,i,t-1])]
美国 日本英国 韩国
第一次产业 0.0202 0.0333
0.0222 0.1326
农业 0.0202 0.0333
0.0222 0.1326
第一次产业 0.3212 0.4052
0.3499 0.3536
采掘业 0.0320 0.0036
0.0191 0.0085
制造业 0.2074 0.2673
0.2449 0.2285
水电气供应业0.0345 0.0325
0.0263 0.0154
建筑业 0.0473 0.1018
0.0596 0.1012
第三次产业 0.6554 0.5563
0.6204 0.4693
商业 0.1525 0.1381
0.1378 0.1281
运输通讯业 0.0622 0.0621
0.0789 0.0631
金融保险业 0.1611 0.1437
0.2092 0.1397
服务业 0.1580 0.1388
0.0658 0.0355
政府部门产出0.1216 0.0736
0.1287 0.1029
资料来源:同表6。
1.宏观背景:改革以来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显著但却非对称。 我们将1978 ~1996年这一时期划分为1979~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1年和1992~1996年四个阶段。各时点上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以及相应阶段内这两个结构变动的情况,分别见表8和表9。
表8显示, 在国民经济的产出结构继续向第二次产业倾斜的同时,就业结构的转换却呈现出相当的滞后性,形成了明显的非对称趋势。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1996年占总就业人口50.5%的第一次产业只有11.8%的产值份额,第二次产业只吸纳了23.5%的就业劳动力,却拥有62.6%的产值份额。表9从动态上进一步测量了这种结构变动的非对称性,即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低于产值份额的转移速度。在1978~1996年间,第一次产业劳动力份额对人均GDP 增长的反应弹性值为-0.22,而同期产值份额的反应弹性值却高达-0.55。第二次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均上升有限,对人均GDP 的反应弹性值分别只有0.17和0.20。相对而言,第三次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却较为显著,不仅劳动力份额由1978年的12.1%升至1996年的26.0%,而且对人均GDP的反应弹性值的离散系数仅为0.27,低于第一、 二次产业的0.65和1.43,表明其吸纳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第三次产业在1996年的产值份额却只比1978年的23.7%增加了1.9个百分点, 对人均GDP增长的反应弹性值为0.05,而四个时期的离散系数却高达4.19, 反映了其上升趋势的缓慢性和不稳定性。
表8 1978~1996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年 人均 产值结构
份 GDP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1978
379.0
28.148.223.7
1983
522.8
25.847.726.5
1988
857.6
18.351.630.1
1991
968.7
17.452.929.7
1995 1493.2
12.461.526.1
1996 1618.7
11.862.625.6
年就业结构
份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197870.5
17.4 12.1
198367.1
18.8 14.2
198859.4
22.4 18.3
199159.7
21.4 18.9
199552.2
23.0 24.8
199650.5
23.5 26.0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版)和《中国统计摘要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本表按1978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单位为1978年人民币元。
表9 1978~1996年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对人均GDP的反应弹性值
产值份额反应弹性值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1979~1983 -0.25-0.03 0.34
1984~1988 -0.64 0.15 0.25
1989~1991 -0.39 0.20-0.10
1992~1996 -0.70 0.32-0.27
1978~1996 -0.55 0.17 0.05
离散系数0.35 0.73 4.91
劳动力份额反应弹性值
第一次产业 第二次产业 第三次产业
1979~1983
-0.15
0.230.49
1984~1988
-0.23
0.340.50
1989~19910.04 -0.350.26
1992~1996
-0.31
0.180.61
1978~1996
-0.22
0.200.51
离散系数 0.65
1.430.27
本表在表8的基础上经计算整理所得。资料来源:同表8。
在产出结构变动中,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一般规律的相同之处是,第一次产业产值份额下降明显且最具稳定性;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三次产业产值份额上升缓慢。在就业结构变动中,相同之处是,第三次产业劳动力份额上升明显;不同的是,第一、二次产业劳动力份额变动缓慢且不稳定性偏高。因此,有人也将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之间的这种明显偏离现象称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大跨度错位现象”。
2.中国商业的产业地位: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以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为背景,1978~1996年中国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明显的变动。表10展示了1978~1996年商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以及第三次产业中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另外,为便于比较,我们分四个阶段计算各产业的反应弹性值(人均GDP的标准增长率仍为10 %)及相应的离散系数,分别见表10、11。
表10 1979~1996年中国商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
年份人均产值份额
劳动力份额
GDP
占国民经济 占第三次产业 占国民经济 占第三次产业
1978
379.0 7.330.82.823.4
1979
402.1 7.431.13.023.9
1980
428.3 6.829.13.224.6
1981
445.3 8.434.13.425.2
1982
478.3 8.031.43.526.0
1983
522.8 8.833.23.726.3
1984
594.2 9.333.94.125.9
1985
665.0 10.537.04.627.6
1986
713.6 10.636.44.727.4
1987
783.3 10.735.94.927.4
1988
857.6 11.036.55.027.6
1989
879.0 9.731.85.027.3
1990
899.4 8.929.64.424.0
1991
968.7 8.428.34.624.5
1992 1093.2 8.228.44.924.7
1993 1226.5 7.627.35.224.6
1994 1366.2 7.226.95.825.4
1995 1493.2 6.926.46.325.5
1996 1618.7 6.826.66.625.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和《中国统计摘要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注:本表产值份额按1978年可比价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为1978年人民币元。
表11 1978~1996年不同时期商业地位对人均GDP的反应弹性值
不同时期 产值份额反应弹性值 劳动力份额反应弹性值
占国民经济 占第三次产业 占国民经济 占第三次产业
1979~19830.570.22 0.860.35
1984~19880.440.18 0.600.09
1989~1991
-1.90
-1.81 -0.63
-0.89
1992~1996
-0.38
-0.11 0.690.05
1978~1996
-0.05
-0.10 0.580.05
离散系数 21.989.20 1.08
10.13
本表在表10的基础上经计算整理所得。
资料来源:同表10。
表10和表11反映了如下经济现实:
(1)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整体偏低。除1985~1988年外, 其余各年我国商业的产值份额均不足10%,而各国都表明商业在产出结构中的比重一般在12%~16%左右。显然,我国商业的产值地位不仅落后于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从商业的劳动力份额来看,我国1978年的数字为2.8%,到1996 年也只有6.6%。静态地比较,此数值大致相当于90 年代初期低收入大国以及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和日本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水平。这种相对落后的产业地位,折射出现阶段我国商业发展的两大先天性扭曲:一是国民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商业发展缺乏一个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一个比较成熟的统一市场;二是1979年前的工业化为保证工业获得充足的资本积累,牺牲其他产业,极度抑制市场作用,商业完全为行政控制,没有具备足够的产业发展素质。这两项因素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严重制约中国商业的发展进程。
(2)商业产值份额的变动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不稳定性。 从表10中可观察到,在1978~1996年间,商业产值份额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1988年达到最高水平11.0%。用产值份额对人均GDP增长的反应弹性值分析,在1979~1983年和1984~1988年, 该值分别为0.57、0.44,明显高于表8中第二、三次产业的同期水平, 反映出改革的初期效应赋予长期被传统计划体制束缚的商品流通领域以极大活力。然而,自1988年秋价格闯关受挫并进入1989~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期以后,因工业品市场疲软,需求相对不足,商业的产值份额表现出最显著的下降趋势,期间对人均GDP的反应弹性值达到-1.90 ; 1992年以来,所占份额继续下滑,但趋势已减弱。因而,18年总的变动结果是,1996年商业产值份额仅为6.8%,比1978年的7.3%降低0.5 个百分点。我们求得上述四个时期反应弹性值的离散系数为21.98, 该值令人罕见地高于同期第一、二、三次产业的0.35、0.73和4.91,这种数量上的刻画清晰地显示:我国商业产值份额的变动具有显著超出一般水平的阶段性和不稳定性。
(3 )商业产值份额变动的高度不稳定性与一些特殊原因密不可分。这些原因大致是:第一,自1990年以后国有批发商业企业和国有物资供销企业相继出现亏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上述两类国有企业具有浓重的传统体制色彩。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各种市场关系大量产生,市场竞争渐趋激烈。在这种情形下,它们越来越难以生存。第二,现行统计体系需要完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没有哪个产业比商业是资本更容易进入的产业了。目前,在统计商业增加值时,并没有将个体商业以及不少新型业态公司的经营成果核算在内。此外,还有大量商业活动是在逃避税收和统计的“半地下”状态进行。而这种现象恰恰是在1992年逐渐严重的。第三,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没有形成。由于没有一套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供求与价格之间的信息传导速度缓慢、效率低下、失真度高;同时,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能公开透明,大多数商业微观主体不得不热衷于权钱交易和灰色交易,经营重点并没有放到提高自身运作效率、降低内部成本费用上来。
(4)商业劳动力份额上升显著。从表10可看到,除1988~1990 年出现下滑外,其余各年度商业劳动力份额都在持续地上升。正如前面所言,我国商业的地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处在落后状态,但是商业劳动力份额从1978年的2.8%升至1996年6.6%,这一趋势说明国民经济正处于商品化进程之中。分阶段来看,1979~1983年和1984~1988年,商业劳动力份额对人均GDP的反应弹性值分别为0.86和0.60, 与产值份额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尽管1989~1991年,这一份额也像产值份额一样急剧下滑,但是自1992年以后,又保持了针对人均GDP高达0.69 的反应弹性值。总的来讲,商业劳动力份额在1978~1996年上升趋势显著,其对人均GDP的反应弹性值达到0.58,大大高于第一、二次产业的-0.22和0.20,也高于第三次产业平均水平的0.51, 而四个时期反应弹性值的离散系数只有1.08,显著低于产值份额相应数值的26.27, 显示出商业劳动力份额的变动要比商业产值份额的变动稳定得多。这种变动趋势对改革我国国民经济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状况,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正面作用。
(5)商业在第三次产业中的地位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商业在第三次产业中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均是先上升后下降,它们在各阶段对人均GDP增长反应弹性值的离散系数分别高达9.20和10.13。在1979~1983年,这两个份额都处于急剧上升阶段,它们对人均GDP 增长的反应弹性值分别为0.22和0.41,这说明,作为第三次产业的基础部分,商业受改革初期效应的影响最先得到发展。在1984~1988年,两份额的上升逐渐减缓,对比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在此期间继续大幅度上升(见表10和表11),可以确定,此时第三次产业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迎头赶上,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在第三次产业地位的上升势头。在1989~1991年,三年治理整顿期对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致的影响,导致其在第三次产业中的地位也随之出现剧烈下滑。1992年以后,由于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出现不同的变动走势,导致其在第三次产业中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分别是继续下降和转向回升。
(6)商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我们整理出1978~1996 年主要产业对各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结果见表12。
表12 中国1978~1996年非农产业就业增长贡献率的分布(%)
就业部门 贡献率
排序 就业部门 贡献率排序
制造业 24.5 1采掘业 1.4 9
其他产业
22.3 2金融保险业 1.2 10
商业
18.6 3 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业 0.9 11
建筑业 14.1 4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0.5 12
交通运输仓储
邮电通信业 7.0 5 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 0.5 13
机关、政党和
社会团体3.5 6 房地产业 0.3 14
社会服务业 3.1 7 地质勘察业和水利管理业-0.3 15
教育文艺广电业 2.3 8 合 计100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98~99页中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贡献率是各非农产业1978~1996年净增的从业人员数在加总数值中的比重。
表12显示,商业在1978~1996年非农产业就业增长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6%,次于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列第3位。将这一贡献率与美国1970~1993 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可发现,我国商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不仅绝对水平低于美国同期近9个百分点,而且相对水平也靠后一个位次。必须看到,在70 年代以后,美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具备了所谓“后工业化”的一些特征,第三次产业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而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还需要第二次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来大量吸纳劳动力,因此,这种区别是合理的,符合双方各自所处经济发展的阶段水平。但是,中美两国的情况恰恰可以作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层面,充分证明:无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是在其结束后,商业都能对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做出重大贡献。
(7)商业对经济增长的产出贡献。我们根据1978~1996 年主要产业按可比价计算的增加值,计算出它们对整个GDP增长的产出贡献, 见表13。结果显示,商业在此期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出弹性系数)仅为0.0671,只及表6中各国水平的一半, 进一步反映出目前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偏低,商业发展极度滞后的现状;第二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0.6562,而第三次产业只有0.2594,这与表7中美、日、 英、韩等国家情况正好相反。这种状况除了有我们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还需要第二次产业来更多地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也再次表明当前产业结构扭曲性和不合理性。
表13 中国1978~1996年主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产出贡献
各产业产出增长率增长贡献率 增长贡献额 产出弹性系数
第一次产业5.12 8.43 0.43 0.0843
第二次产业
11.9465.62 7.83 0.6562
工业
12.0561.75 7.44 0.6175
建筑业 10.95 4.31 0.47 0.0431
第三次产业
10.7725.94 2.79 0.2594
交通运输业9.92 4.41 0.44 0.0441
商业9.87 6.71 0.66 0.067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三
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全球性通货紧缩,我国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重扩张,加大投资拉升经济的力度,经济回升的需求动力结构已经偏向内需主导型。启动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成为重中之重。我国商业面临着将政府投资乘数效应产生的有效需求积极转化为消费的重大历史机遇。
以消积态度对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发生,还是积极地引导消费者的需求与消费,使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发生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转变,使传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不断在消费者消费水平整体向上移位中被扬弃,从而造就市场经济运行的呈螺旋形上升的周而复始的新起点,使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持经久不竭的内在冲动力,这将不仅是短期内推进政府投资乘数效应、启动国内市场需求的商业职责,也将是商业将承担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