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代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塑造更加优秀的团队,也为了促使企业实力科学提升,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针对各类新理念、新方法等,进行科学的融入、创新,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可靠性。柔性管理理论的落实,打破了传统的强制性方法、手段,并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效果上有所巩固,减少了人才流失和频繁岗位更替现象。文章针对柔性管理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柔性;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应用
相对而言,柔性管理的执行,更加偏向于“因人而异”的模式,对不同的岗位、部门、人员,开展差异性的应对,确保大家正常工作、稳定创新的同时,减少内部矛盾、冲突现象,尤其是在处置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上,能够给予更多的认可,减少双方的摩擦。但是,柔性管理的操作,依然要考虑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发展,要在特殊情况、突发问题、企业转型等方面,设定不同的应对路线。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手段单一、极端
相对而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比较敏感的工作内容,并且自身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想要在管理效率上更好的巩固,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由此可以在相关不足的解决上取得更好的效果。管理手段单一、极端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在综合解决难度上是非常高的。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安排,并没有在方案上科学完善,而是展现出频繁更换的特点,表面上可以按部就班的工作,实际上并不能让大家保持信服,最终造成的潜在性损失较多,针对各类特殊情况难以妥善处理,造成后续工作的严重漏洞,各类问题容易集中爆发,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力度不足,完全是按照镇压式、扣工资等方法来控制员工,这就导致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起社会上的舆论压力。
(二)管理优化薄弱
与既往情况有所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行,必须在自身的优化力度上科学的提升,这是比较容易忽视的工作,而且最终造成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员工的想法,或者是社会上的创新理念,亦或者是多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安排等,都展现出随意性、不重视的特点。例如,企业大量的开会探讨管理,但是没有对员工的需求满足,自身提出的理论无法有效实践,甚至是导致离职人员数量大幅度提升,产生的潜在性挑战非常严重。第二,管理的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制度的存在不具备足够的约束性,在赏罚分明方面完全没有实现,即便是员工离职依然造成污蔑、诽谤的现象,甚至是不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来操作,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步履维艰的特点,前后期工作的衔接,都出现了严重的漏洞。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应用
(一)加强管理方式多元化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柔性管理的提出、应用,比较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走向,而且在管理价值的创造上非常显著。首先,柔性管理的落实,在于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一些临时突发情况。例如,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到员工的私人问题处理,对待请假的态度上,一方面可以进行年假的更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事假的落实,这样可以让员工拥有一个缓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努力的去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且对于企业的信赖和支持有所增加,相比强制性离职和镇压式的不给假,要更加柔和一些。其次,柔性管理的执行层面上,还会对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应对。他们犯错后,依然要进行处罚和公示,满足员工需求的同时,要努力的达到一视同仁的目标,这样对于企业自身的经营,以及各类人才和岗位的正常运转,都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管理优化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柔性管理的融合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管理自身的优化效果取得更好的巩固,避免造成管理的严重疏漏现象。第一,柔性管理的落实,能够加强各类信息的搜集。例如,通过小组探讨、议题分析、争议性问题的处理等等,利用不同的形式来传递信息,让大家对企业的经营、运转,以及自身的工作模式,存在一个正确的认知,不再是盲目的去工作和效仿。第二,管理优化的落实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仅仅依靠短期模式来执行,并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反而会造成较为恶劣的后果。因此,在柔性管理理念当中,会进行小型的变革和持续性的调整。例如,在上下班的时间方面,以及日常的迟到早退现象处置过程中,尽量通过典型的人员来进行处置,一方面达到警告的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小惩大诫的方式来应对,不要触及到员工内心的底线,保持双方的和谐工作模式。
(三)完善人力资源规划
现如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不断的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来完成,很多工作的落实都具备较高的创新性。但是,柔性管理的落实,不仅仅停留在固有问题的解决上,还能够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有效的改善,最终对相关工作的内涵,进行良好的丰富。柔性的培养和开发人才资源,可以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首先,健全的岗位分析和流程设计,能够让企业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也能够让企业内部的人才得到最大发挥。其次,企业要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深造机会,使管理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地为完成企业目标而奉献自身的力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注意事项
当代企业经营的难度有所提升,员工不再是被动的选择,而是能够主动的索取,很多员工都具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理想。在此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进行,必须坚持在不同的方案、不同的类型上积极的尝试,继续按照固定的路线来实施,肯定无法取得较大的突破,甚至是造成了局限性的问题。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改进,在于引进网络化技术、信息化平台。当前的所有管理工作,都不再是按照纯人工模式来完成,平台化的处置具有更多的依据,而且在管理的便捷程度上,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相关工作的安排和转变,也可以不断的取得更好的创新,在整体工作的质量上能够有效提升。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落实,势必要与既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替,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旧管理的理念上、方法上,给予员工一定的适应,要让大家在不同的管理条件下,进行良好的整改,对相关的工作创新,进行开放性的意见搜集,大家的共同观点,才能不断的取得较好的成绩。第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发展和改革,还要对人员的晋升工作,进行积极的调整,尤其是一些基础的人员,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才能让大家在工作的成就上,得到更好的巩固效果。
总结:
我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很多企业都在积极的尝试、融合,并且自身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未来,应继续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内涵,进行更好的丰富,坚持结合企业内部的部门特点和经营项目等,开展精细化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尹洁.行政管理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3):94-95.
[2]李晓妍.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纳税,2019,13(08):224-225.
[3]汤兴荷.心理契约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高职毕业生群体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7(28):133-135.
[4]王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海底捞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08):166-167.
论文作者:朱建翰 仇雪蔓 蓝语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柔性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理论论文; 现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