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效应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效率_政治论文

利用心理效应,提升高三政治复习课效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效率论文,政治论文,心理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物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顽强学习的意志品质,提升学习能力。

一、培哥效应:让学生在快乐中记住知识

培哥效应是通过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来形成一个特定的链节,然后通过联想把要记忆的材料与之结合,其实质是通过有趣的方法把本来不相干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

不少学生觉得政治学科的知识比较枯燥,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记忆量更大,遗忘比较快,如何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变枯燥为有趣,变被动为主动,是每一个高三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仿效培哥效应,将容易混淆的知识,通过设计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把这些知识区别开来,并加深记忆。

比如《生活与哲学》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这一知识一般学生很难明确区别开来。如果从知识角度告诉他们:主要矛盾对复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影响着事物的进程,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而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此教学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假如利用广告语:看“心动”和“行动”,就可能将复杂的问题通俗地解决了,“心动”主要是指认识世界的活动,符合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如“看”“分析”;“行动”是指改造世界的活动,符合主要矛盾原理,如“干”“做”。再如,《政治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几个概念各自的地位,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经常张冠李戴。教学中,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人民代表大会前面“戴帽子”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的地位也要“戴帽子”,那就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要是后面“拖尾巴”,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那它的地位也要“拖尾巴”,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要是既不“戴帽子”也不“拖尾巴”,那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它的地位也应该什么也不带,就是国家权力机关。这样,很容易混淆的知识,通过这种形象的方法就把它区别开来,并且记忆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课堂氛围的枯燥和呆板,而且能显示教师的机智和含蓄,特别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登门槛效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他的助手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主妇们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这些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在今后两周时间内在院内竖立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第一项请求的55%的人接受了第二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的实质是,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因为一下子向被要求者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被要求者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被要求者就比较容易接受。

同理,高三政治复习时,如果一下子要求学生记住大量的内容,有的人就会自暴自弃,往往达不到教师的要求,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确立一个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呈梯级的子目标,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门坎,再加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步提高目标的层次,就犹如上台阶一样,最终达到预期的总目标。

复习《生活与哲学》的时候,基于哲学学科的特点,我总是先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框架,在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建立知识树,把框架上每一个知识点根据考纲的要求进行细化,在不知不觉中要求在不断提高,掌握的知识在不断增多。以“联系”的观点为例。

在掌握这一框架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考纲的要求,进一步帮助学生细化知识,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放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去准确地把握和理解,这样不仅掌握了主干知识、重要知识,联系的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方法论,学生也都在不经意间很好地掌握了。

运用“登门槛效应”在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根据循序渐进的原理,提出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找准“最近发展区”,以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迁移效应:让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中掌握知识

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已有的经验会对后继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迁移效应”。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和“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也与这种效应相关。

高三政治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在高一、高二对基础知识有所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更好地综合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全面地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迁移效应,教师讲解某一知识点时,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有意识地把它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后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譬如,政治生活中提到的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的四个内容,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其中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实际上就是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政府履行这些职能,又可以涉及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财政的作用,在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再如,在政治生活中介绍了公民的权利,其中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紧接着就是公民的政治参与,而公民政治参与中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其实就是公民怎样享有这些权利,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四、共生效应——让学生在相互鼓励中共同成长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杰出的典型。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学习的动力不足,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和老师,表现在课堂上便是学习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够。于是结合我校国家级课题“以学生生涯规划为中心的四维一体主动发展模式建构研究”的研究,我们引导学生制定人生规划,明确高中阶段的人生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制定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在同伴、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分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为此每个班级都组建若干个生涯规划小组,也是学习上互帮互学的学习“共生圈”,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学习目标,每个小组成员又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达成了,学生庆祝,老师奖励,有同学达不成目标,大家一起帮助,甚至以他们独有的方式惩罚,譬如扛水、扫地,擦黑板等等。教师的考核落实到每一个组,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一个成员的成绩,也就是说,只有全组成员都达到了教学要求才算达到目标,只有全组成功才意味着个人成功。另一方面,全班形成一个总的“共生圈”,引导各个“共生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把各组课堂回答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情况都折算成分数,每个小组的总分数上墙。许多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想方设法去帮助完不成任务的组员,学生之间在你追我赶、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标签:;  ;  

运用心理效应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效率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