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田文龙

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田文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医学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48-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的几率较高[1]。重症患者的自身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其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接触传染源的几率较大,因此很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本研究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医学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的年龄在19~76岁,平均年龄(52.68±7.69)岁。试验组男2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在21~75岁,平均年龄(52.72±7.8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与对比研究的要求相符。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其中主要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起病情变化情况,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提出问题并循证原因 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中首先是患者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其气管黏膜受损,自身的抵抗能力不断下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同时,患者的咳痰的频率增加,导致其呼吸道受到长期反复刺激而加重黏膜的损伤。其次,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后为采取相应的湿化处理措施或痰液黏稠度较高,导致其不能正常排痰。另外,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分泌物进入大气道后坠积肺底。最后,发生食物反流或误吸的情况。

1.2.2护理方法 首先,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其尽量保持正确的体位,其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床头进行抬高处理,及时为患者拍背,并协助患者翻身等。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要定时对气囊压力进行测定,确保其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还要采取有效的人工气道湿化处理措施,确保患者吸入的气体温度和湿度均处于适宜范围。同时,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其镇静药物,其中主要是在患者脱机的情况下使用,尽量减少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依赖。在患者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其有效的吸痰处理,其中主要是在患者出现呛咳、呼吸机气道压力增加等情况时给予其吸痰处理。另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抑制剂等,预防消化道溃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分别采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8.00%。试验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例)发生率(%)

试验组1 2.00

对照组9 18.00

3.讨论

根据临床上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其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正常治疗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率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在对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其有效的护理方式,预防呼吸机先关性肺炎的发生,从而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集束化护理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并循证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让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于重症医学科患者而言,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主要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致黏膜损伤,分泌物增多导致黏膜损伤加重,气道湿化不足导致痰液不能正常排出,长时间卧床导致痰液坠积等[3]。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以上原因进行针对性预防处理,从而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本研究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重症医学科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俭欢,江丽嫦.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7):173-175.

[2]杨红.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6):134-136.

[3]朱晓旭.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0):118-119.

论文作者:田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论文_田文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