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及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洲论文,中国论文,评价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8-07-23
[中图分类号]D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8)09-0038-07
200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将近5亿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这是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中国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成就,一方面让非洲国家感到需要走新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自信,推动中国领导人更多地参与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全球政治、经济事务,这一姿态是中国过去六百年来都未曾有过的。
对非援助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与非洲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中国也一样,但中国的对非援助有自己的特点,且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模式,本文冠之为“合作联姻(coalition engagements)”,即援助与经贸相结合的模式,这是一种务实的中非合作方式,它对中非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 中国对非“援助”的定义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援助委员会的定义,当某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在一定的财政优惠条件下,以提高经济发展和福利为目的,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赠款或贷款,其行为就属于海外发展援助的范畴。中国对“援助”的定义及所包含的内容,与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的定义大体符合,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并更具弹性和灵活性。
事实上,中国的对非援助政策有两个部分,即“合作”及“海外发展援助”。“合作”是指与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包括直接投资,目前这方面的内容还没有一致的定义。而“海外发展援助”则指赠款、优惠贷款、减免债务和提供补助等。从操作上讲,中国财政部每年在做预算时,会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拨出对外援助专款。这些专款根据需求进行发放,或是赠款,或是优惠贷款或无息贷款贴息补助,或是根据需要来提供技术援助。此外,还包括通过其他一些优惠政策来支持非洲国家的发展,但是所需资金不从财政部对外援助专款支出。另外,中国政府也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政府会在饥荒、自然灾害或类似的事件下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管理则属于另一个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政府也会通过各部委向诸如中国红十字会之类的相关非政府组织捐款,再由这些组织实施人道主义援助。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内将中国援非规模提升一倍,之后,中国对非援助兑现进展迅速,但如何更好地选择援助重点,如何通过政府机构或通过与政府联盟的公司实施,并监督其效果,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界定“援助”的内涵与外延,并提高政府援助的效果,中国政府正在提升智囊团的作用并加强对研究机构的支持,如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都得到了政府基金以提高非洲问题的研究能力。这些投入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构成部分。
二 中国援非的动因与战略目标
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合作联姻”有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动因。发展援助是外交政策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大的战略目标。中国援非政策的原则是“力所能及”和“量力而行”,即对非援助应在中国的财政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官员强调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不应将中国与传统的捐赠国(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援非的目标主要是政治性的,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战略利益是要确保能源及资源的供应。为了应对即将出现的产品涨价以及可能出现的长期供应缺乏,中国政府鼓励其企业获取多种有用资源。中国政府的援助政策在帮助这些中国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获取资源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许多非洲国家的投标过程缺乏透明度,政府倾向于将合同授予能获得外国援助和发展援助的竞标公司。如在赞比亚,由于中国政府是主要的捐助国,这一有利条件不仅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也为中国的小型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帮助。
中国政府也将援助作为一揽子手段中的一部分,从而帮助中国企业扩大出口市场和海外经营范围。中国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目的是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品牌”,并将在全球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作为中国对外商务外交的代理机构。
虽然经济和资源因素是决定中国对非洲政策的最重要因素,政治原因所起的作用仍然是重要的。中国和很多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乃至非洲的精英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关系。中国台湾问题也是重要的因素,一些非洲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还在打“台湾牌”。
三 中国对非援助的重点国家及援助规模
虽然中国在非洲有一些重要的战略伙伴国家,但为防止重此轻彼,中国也给一些没有多少经济、政治影响的非洲小国相当数额的援助和投资支持。不过,资源丰富的安哥拉、苏丹、尼日利亚和赞比亚以及从政治战略方面讲更为重要的国家如南非、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更是中国在非洲的主要战略伙伴,资源丰富的民主刚果(金)也逐渐变得重要。
从1956年开始,中国向非洲提供援助,估计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为每年l亿美元左右。这个数目与英国、法国和美国所提供的援助数目相比很小,这三国在1971-1981年间向非洲国家援助的数目每年分别是2.5亿美元、13亿美元和8亿美元。①
2005年,中国的全球援助支出达到了9.7亿美元,这是保守的估计。②从2000年开始,中国对非发展援助加速增长,2002年中国对非援助和经济支持总额已达到18亿美元。2006年5月之前,中国在非洲大陆援助的800多个项目的投资额已达57亿美元。③相形之下,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在2006年对非洲的官方援助也从2005年的409亿美元上升到434亿美元。④在过去十年里,非洲最大的援助国是法国和美国。虽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支出在增长,不过和传统援助国相比,数量依然较小。⑤
世界银行估计,到2006年中期,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的资金已经超过125亿美元(包括优惠性及非优惠性贷款)。在2007年6月的世界经济论坛峰会上,中国进出口银行宣布向非洲300多个项目提供了融资,所提供贷款占该行总贷款业务的40%。⑥
援助金额数据还不包括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债务减免,在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的两年内,中国已经免除了156项非洲对华到期债务,总价值为13亿美元。⑦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中国承诺将168项截至2005年底到期对华无息贷款债务也予以免除,价值13亿美元,非洲33个重债务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被免除债务。2006年11月,中国宣布对非洲国家的优惠贷款将再增加30亿美元,并在3年里额外补充20亿美元作为优惠出口买方信贷,随着2007年5月上海非洲开发银行会议的召开,中国又宣布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及贸易提供200亿美元融资。这笔金额非同小可,因为它向传统的援助国提出了挑战。⑧这笔基金的设立主要是针对一些包括交通和电力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如现在正在实施的安哥拉铁路恢复项目。⑨
四 中国对非援助的机制与政策性银行
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没有专门的政府发展援助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包括财政部、商务部、外交部等参与其中并发挥着不同作用。每年年初,国务院在确定国家预算时必须有一定的支出比例用于对外援助,具体的预算是由财政部制定,援助的领导与管理权实际上在商务部,其在中国大使馆外派的经济商务参赞处(简称经赞处)起重要作用。外交部及其驻外使馆起着顾问与监督作用。此外,其他一些政府部门(如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等)也参与对外援助,它们多起着咨询和执行协助作用。
(一)中国对非援助的主要机制
中国的对外双边援助有三种模式:赠款、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这几种援助模式所用资金和比例总是在变化之中。20世纪60~80年代期间,中国对非的赠款与贷款之间的比率幅度是1∶3到2∶3之间,而现在这个比例则更接近于1∶1。
中国对外援助赠款更倾向于采用以货代款的形式。通常是根据受援国的要求,通过各种项目来执行。中国还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技术援助,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中国定期派遣教师、医务工作人员、农业专家到非洲,为当地的教育、医疗、农业、环境保护、军事以及加工业等领域提供核心技术。中国向非洲提供的技术援助通常是以“交钥匙”的方式合作,这种合作又带来更广阔、更深入的合作机会并拓展到其他领域。
优惠贷款是中国政府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商务部对利息予以补贴。这些属于中长期贷款,从技术上来讲,按照中国政府的定义,只有被补贴的那部分利息损耗才算“援助”。举例来说,如果优惠贷款的利率是3%,而商业贷款利率是8%,损耗的5%则从财政部预算中的对外援助专款中拨出补贴。⑩
中国对非洲免除的债务绝大部分是原来的无息贷款,小部分是以前提供的优惠贷款。减免的无息贷款本息以及部分优惠贷款都被折算为赠款援助。(11)赠款被专门用到社会福利项目(如医院、学校和住房)、物质援助、技术援助及人员培训。无息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而优惠贷款则侧重扶持有效益的项目。
赠款的授予程序,从开始到实施阶段,大致如下:(1)受援国政府向中国在当地的外交机构提出意向申请,申请通常被递交到经赞处;(2)使馆对申请进行初选,如果觉得有可行性,就会转到北京的外交部和商务部;(3)商务部委派一个技术小组到受援国,对建议的可信性予以评估,并提出一个初步预算;(4)在与中国使馆和所在国的部委派出机构进行磋商后,技术小组对项目的建议做出评估;(5)技术小组回到北京,并将详细的报告递交给商务部;(6)商务部将建议书、评估和预算等在各部门传阅,征求他们的意见;(7)如果项目可行并值得去做,那么商务部就会将建议以及咨询结果上报到国务院;(8)国务院对项目是否实施做出最终决定;(9)一旦资金到位,商务部即开始招标程序;(10)一旦招标完成,赢得合同的公司就会按照与商务部签订的合同开始项目的执行工作,每个项目通常都不只签订一个合同,另一家公司也会被委以监督之任,履行“质量控制”之责;(11)当项目被授标,项目实际启动后,隶属商务部的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就在项目层面执行政策,由于它们没有外派人员,所以必须依靠当地中国使馆协助。
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并非自然倾向于使用中国劳工,但是有时候也的确需要从中国引进技术人员,因为这些非洲国家缺乏所需的掌握特殊技能的劳工。有意思的是,一方面,项目上所用的中国劳工也许的确是有技术的人员;另一方面,他们也和当地劳工一起从事体力劳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误解,好像中国企业是在引进普通劳工,但是实际上,之所以引进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有技能。
(二)中国对非援助的政策性银行
中国对非援助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1.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是1994年建立的,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府政策性银行,是全球第三大出口信贷机构,对中国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12)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中国政府指定的独家优惠贷款融资银行,其向受援国发放贷款时,程序如下:(1)借款国政府(由该国财政部代表)向中国政府提交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金额的项目申请;(2)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可行性评估报告形式对申请和项目意向做出评估审查,并将评审意见报送到中国商务部;(3)当评审意见通过后,中国和借款国政府签署政府间优惠贷款框架协议;(4)借款国政府(由借款国政府的一个部长作为代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由银行行长或副行长作为代表)签署项目贷款协议;(5)根据合同条款,中国的承包商及出口商应向外国执行机构提交单据,要求还贷;(6)外国执行机构将单据以及进程情况报告递交给受援国政府;(7)外国政府将申请草案、单据和进展报告递交给中国进出口银行;(8)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出口商拨付贷款;(9)外国政府将本金、利息、银行费用及分期付款支付给中国进出口银行。(13)
截至2006年9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在36个非洲国家向259个中国项目提供贷款。将近80%的项目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水库(加纳的布维、莫桑比克的恩库瓦、苏丹的麦洛维)、铁路(本盖拉和苏丹港)、石油设施(尼日利亚)、热电厂(尼日利亚和苏丹)以及铜矿(刚果和赞比亚)。(14)在过去5年里,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家集团公司提供了300多亿元人民币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的大部分海外投资和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非洲能源领域。
2.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以发展为中心的金融机构,它并不是援助发放机构,而是按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来经营的。截至2007年3月底,该行在非洲的贷款余额为10亿美元;在非洲大陆设立30多个项目,价值为30亿美元。(15)
虽然上文尽可能全面地概述中国的对外援助程序,但这依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比方说,在优惠贷款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发放的情形下,很难说清楚这些优惠贷款是否和发展援助委员会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的宗旨相符。从原则上讲,优惠贷款可用来购买设备、材料、技术及服务,而且要求合同所需的采购至少50%要源于中国。贷款的标价是人民币(RMB),最长贷款期限为20年。也许还能给借款国3~7年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借款国只需支付利息而无需支付本金。中国政府贴补2%~4%的利息。
五 当前中国援非的主要活动
中国对非援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并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合作方式。当前,中国对非援助更侧重于经贸结合的合作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洲开发银行会议及成果
2007年5月16~17日,非洲开发银行(AFDB)第42届理事会年会在上海召开。(16)25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包括政府高层官员、商界领袖、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团体代表以及来自学术界和媒体的人士。在此期间,非洲和亚洲之间的一个部长级圆桌会议还对非洲与亚洲之间的伙伴关系、贸易和资本流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并就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经济合作展开了深入讨论。此次会议选择上海作为会议地点意义重大,因为非洲开发银行的年度理事会是第二次在非洲大陆以外的地方召开,而在亚洲,这还是第一次。非洲开发银行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和非洲之间蓬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作为非洲援助国的重要地位。
(二)推动在非洲建立经济特区
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将在非洲建立3~5个经济特区。迄今为止,已宣布了两处经济特区,一处是位于赞比亚的矿业中心,另一处是位于毛里求斯印度洋边缘地区的贸易中心。另外两个正在建设的经济特区分别位于尼日利亚和埃及,待建中的下一个特区很可能将选择在坦桑尼亚。经济特区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并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援助,可被视为“发展援助”,但主要是商业性的。这种划出一定区域让投资公司享受优惠经济政策的模式并非独一无二,很多非洲国家政府都在自己的国家建立这种特区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针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是一种独特的援助模式,由中国政府创办,投资不仅是在经济特区内,还延伸到与特区相接的港口及区域性市场。如果这些经济特区如愿完成,它们就会像基础走廊一样,把支离破碎的非洲市场连接起来,而且会对区域性经济一体化产生积极影响。非洲大陆每个区域设立一个经济特区后,将成为非洲的新经济增长点。
(三)中非发展基金
2006年下半年,中国批准设立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将为中国在非洲从事开发、投资、经济及贸易活动的企业提供资本。(17)该基金的作用相当于商业贷款机构。中非发展基金被誉为是唯一完全针对非洲发展的全球最大基金。这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令人瞩目的举措,进一步显示中国将在非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意思的是,中国选择建立自己的机制,而不是在已有的国际机构框架下提供援助,因为中国觉得自己的机制更加有效,在中国和非洲的双边伙伴关系中更容易管理。2008年1月15日,中非发展基金执行了第一笔项目,协助埃塞俄比亚建设玻璃厂,这是该国首家玻璃厂,将在2008年5月投入生产。在加纳,深圳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承诺建造一个200兆瓦的天然气发电站,解决该国严重的能源短缺。中非发展基金还承诺和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一起在津巴布韦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建一个铬铁冶炼厂。
六 对中国援非政策及效果的评价
评价中国的援非政策及其成效是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历史关系以及非洲在中国整体外交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另外,中国其实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援助模式,援助是根据受援国的要求提供的。不过,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一)历史关系与南南合作背景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历史关系对中国的援非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年轻的非洲新独立国家都还记得中国的支持,它们认为中国是经过岁月考验的伙伴。特别是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加纳这些国家,曾与中国一起经历了“浪漫的”20世纪60~70年代,相互有着长期的政治友好关系。
南南合作精神对中国援非政策也起着重要作用,它表明中国的八项政策措施(18)基本原则是与其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相称的,因此牢固地树立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援助和贸易相结合
以优惠贷款为主、商业性贷款为辅的援助,为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中国企业立足非洲提供了平台。中国企业一旦在非洲立足,就投入所在国的项目竞标。这些企业一方面熟悉当地市场,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又都配备着进口机械设备,因此被视为非常有竞争力的投标者,不仅参与竞争所在国的政府投标项目,也参与如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资助的国际项目竞标。
中国政府将中国与非洲各领域的交往定性为“合作联盟”,即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富国对穷国的恩赐,而是穷国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与中国渴望参与全球事务并拓展非洲大陆业务的长期目标相一致。中国企业在赞比亚等国从事建筑和采掘等行业项目就是明显的例子,如赞比西矿业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中国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而这是传统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在道路和铁路系统的投资如坦赞铁路也有战略重要性,它为中国产品打入当地市场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国提供了有效的跨国境交通网络。另外,在电信基础设施、经济特区、水电及农业灌溉项目上的投资,加上遍及非洲大陆的采购、供应和销售网络,中国的投资对当地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援助越来越成为一种综合性手段。通过援助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西方传统援助国不再涉足的领域,中国有力地促进了自己在非洲的商业存在。以资源为后盾的贷款融资,如“安哥拉模式”,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的资源出口。而向非洲国家政府提供的信贷如出口买方信贷,或为中国企业提供的商业贷款,则都促进了中国产品对非洲的出口。基础硬件的建设不仅为中国及其他外国商业合作伙伴进入市场提供了便利,更为促进非洲国家跨区域贸易创造了条件。
中国的投资除了刺激中非贸易外,还为非洲大陆私营企业将来的发展打造了平台,将进一步促进生产,创造商机。这些投资主要是基础行业方面的,包括道路、铁路、港口、机场、水库和信息交流技术等。这些以专业机械和设备为主的高价值货物,是非洲国家政府为基础建设项目而进口的,这些项目又大多为中国国有企业所承包。
落后的基础设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即使非洲经济龙头(如南非)的经济增长也由于缺乏基础设施投资而受到制约。因此,不应该批评中国的建筑公司在基础建设方面大量投资是为了在国外追求商业利益,而应该看到,这也符合受援国的发展需求。
中国与非洲的商贸关系正在影响着非洲的经济前景,它为非洲经济注入了所需要的活力,从而使非洲得以实施其经济增长计划。中国采用贸易与援助相结合的“双轨途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在考虑社会发展的同时考虑贸易扩展,这是中国援非的成功之处。
(三)关于中国援非的“安哥拉模式”
中国政府一再表示,愿与非洲国家签署以资源为后盾的贷款协议,中国与安哥拉的关系就是典范,这种关系逐渐以“安哥拉模式”为人所熟知。(19)
“安哥拉模式”似乎正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其基本做法是:中国向非洲大量发放优惠贷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唯一的承兑行履行贷款承诺,借款国的财政部长代表国家申请至少2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约240万美元),贷款利息和宽限期单独协商。这种模式在安哥拉的具体做法是:先签署贷款协定,协议签订后每年的3月21日和9月21日是贷款的到期日,贷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社会及工业项目上。迄今为止,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安哥拉政府发放的贷款累计已有大约45亿美元,用于安哥拉30年内战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条件是,用英镑还款,加收1.5%的利息,还款期17年,包括5年的宽限期。中国从安哥拉每天可得到10000桶原油,原油的价格按当天的市场价计算,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对安哥拉分期付款十分有利。(20)
项目由安哥拉政府确定,在项目投标前,安哥拉政府向中国商务部和安哥拉财政部的合作委员会提交项目意见书。按照贷款原则,援建合同中至少50%以上的采购和供应必须来自中国,包括设备、材料、技术和服务。中国政府已经预批了35家中国公司参加安哥拉援建项目投标,这意味着贷款的一大部分资金都回流到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也缓解了中国自身市场容量的压力。
2006年9月,加蓬政府向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CEMEC)独家授权开采贝林加地区丰富的铁矿砂资源。这个项目意味着巨额投资,金额达35亿美元,相当于加蓬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0%。由于开采铁矿需要基础投资,光是启动资金就需要5.9亿美元。这笔交易正是紧随了“安哥拉模式”。铁矿储藏将被加蓬用来做间接交换,支付前期的巨额基础投资。中国政府在加蓬对其融资角色放长了战略眼光,因为贝林加项目的投资回报需要长期的时间。这种着眼于未来商贸的长期打算和传统的国际融资在计算风险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和其他外国投资者相比,中国的企业在投资非洲时被认为是风险意识较差的,不过事实却未必如此。中国政府支持的银行只不过是用更长的时间来实现投资回报。中国通过进出口银行而用“国有资产”开路的方式,更多的是对政治领导人负责,而不是对私人或集体股东负责。况且这些贷款还有资源性货物交换之类的方式做后盾。由于中国和非洲的交往带有政府指导性质,因此“合作性投资”贯穿了各个领域。这一点在中国公司承担建筑和采掘等行业项目的一些非洲国家特别明显(如安哥拉、加蓬、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四)关于中国援非的条件问题
在实施对非援助时,中国反复强调的两句话是:尊重受援国国家主权、互不干涉,援助由两国协商。这种做法可以让受援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目标决定优先上什么项目,在援助过程中是受援国说了算。但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援助并非完全是“无条件”的,比如,受援国必须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此外,根据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优惠贷款的基本标准要求,“应该选择中国企业作为承包商/出口商,项目所需的设备、材料、技术或服务应优先从中国采购——从中国采购的比例不得少于50%”。(21)再如,在安哥拉的援助项目中,中国采购额高达70%。不过,这种做法并非中国独有,其他援助国也采用过类似的条件。
七 结论
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和影响力日益提升,正在吸引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引发争议。总体上说,中国对非洲事务的参与采用了全新的方式,一种有别于传统强国的形式,甚至是非洲人自己也不曾有过的形式。中国的对非援助政策创造了一种新的国际交往模式,本文将之称为“合作联姻”,这是对外政策中的一种十分务实的合作方式。中国企业在1998年后开始加快走向国际化,而非洲成为中国外向型企业的战略重心,采掘业尤其是开发重点。
中国的对非政策在21世纪之初经历了巨大转变,中国政府重新赋予了非洲重要的地位,中国对非政策诞生了新的概念并确立起新的机制。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开始密切合作,它们分别承担起各自的职责,以便更有效地协调落实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这种由两个政府部门之间共同表述一致外交政策的尝试,正在非洲大陆加以实践。
中国的对外援助定义有着更广泛的含义,有时也会出现定义模糊。虽然中国的对外援助定义会逐渐与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援助”定义相接轨,但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援助方式还会保留其独特含义。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相互尊重,因此也对一些没有多少经济政治影响的非洲小国给予援助和投资支持。不过,在中国与非洲的联姻版图上,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安哥拉、苏丹、尼日利亚和赞比亚)以及从政治战略方面讲更加重要的国家(如南非、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更可能是中国首先考虑的重点对象。
近年来,中非关系的战略性大转变正在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热评。中非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把这种关系更好地引导到促进非洲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是非洲人自己的职责,也同样是中国人的责任。
[修回日期:2008-07-23]
注释:
①Philip Snow,The Star Raft:China's Encounter with Afri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p.250.
②Carol Lancaster," The Chinese Aid System," Centre for Global Development Essay,June 2007.
③Wenping He,"China-Africa Relations Moving into an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Bimonthly Newsletter of the Africa Institute of South Africa,No.3/4,2006,pp.3-6.
④Martyn Davies,Hannah Edinger,Nastasya Tay and Sanusha Naidu,eds.,How China Deliver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to Africa,The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Inside the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February 2008.
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网站,http://www.oecd.org。
⑥Harry G.Broadman,"Africa's Silk Road:China and India's New Economic Frontier,"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2007.
⑦He Wenping," China's Loans to Africa Won't Cause Debt Crisis," China Daily,June 6,2007.
⑧William Wallis,"China Pledges $20 Billion for Africa," Financial Times,May 18,2007.
⑨Ethiopian Herald,"Africa:China Pledges $20 Billion," May 21,2007.http://www.ccs.org.za/downloads/DFID_FA_Final.pdf.
⑩Ulrich Jacoby,"Getting Together:The New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Africa for Aid and Trade," Finance and Development,Vol.44,No.2,2007.
(11)Harry G.Broadman,"Africa's Silk Road:China and India's New Economic Frontier," 2007.
(12)出口信贷机构是公共机构,向各自国家的私营企业提供政府支持的贷款、保函、信贷及保险,以便在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拓展业务。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有三个海外代表处,分别位于约翰内斯堡、巴黎和圣彼得堡,在国内还有十多个分公司和代表处,该行与全球300多家国外银行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
(13)中国进出口银行网站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业务页面,http://www.eximbank.gov.cn/yewu/duiwaiyh.jsp。
(14)Linden J.Ellis,"China EXIM Bank in Africa," China Environmental Forum.March 2007.
(15)Xinhua News Agency,"China Approves China-Africa Development Fund," May 2007,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07-05/14/content871632.htm.
(16)Xinhua News Agency,"China Approves China-Africa Development Fund,"May 2007,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07-05/14/content_871632.htm.
(17)中国进出口银行(China Exim Bank)网站,http://www.eximbank.gov.cn/。
(18)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了促进中非合作的八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1倍;(2)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3)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4)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5)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6)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7)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8)培训1.5万名人才,派遣青年志愿者,加强教育、医疗合作等。
(19)This Section Is Based on L.Corkin,"'Angola Model' Sets the Trend for Chinese Funding," African Energy,Vol.120,No.5,2007,pp.6-8; C.Burke and H.Edinger,"AERC Scoping Studies on China-Africa Relations:A Research Report on Zimbabwe," Draft,October 2007.
(20)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巴黎国家银行提供了220万美元贷款,以石油做抵押,石油按每桶25美元的固定价格计算。
(21)中国进出口银行(China Exim Bank)网站中国政府对外优惠贷款业务页面,http://www.eximbank.gov.cn/yewu/duiwaiyh.jsp。
标签:非洲大陆论文; 非洲联盟论文; 项目贷款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