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小学 266708
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结果。今天我们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习惯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多项举措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我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校规校纪,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第二,作为班主任,我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也能随机性地对班级学生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第三,我充分发挥了班干部的职能作用,提醒、监督、制止班级违规行为;第四,根据班级内部制定一套奖励措施,每周开展“我是小主人”等活动。这些小点子也都是我和其他老师一起摸索总结出来的,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纪律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基本上杜绝了打闹和叫骂的不良行为。
二、良好的行为用榜样来引导
列宁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榜样尤其是教师的示范教育是无声的力量。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去做,长期坚持,学生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要求学生注意卫生保洁、不乱丢果皮纸屑,每天我走进校园,如果发现校园内地面上有纸屑,我都会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要求学生不要在校园内大声喧哗,我必须会轻声细语地对学生说话等等。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应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三、善良的品质在细节中形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是对的、善的、恶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我会利用一切时机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我们班有个学生说话不流利,上课回答问题咬字不清时,就会有同学偷偷嘲笑。我不动声色,等全班安静下来之后,慢慢地说:“刚才你们在笑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没有笑,在认真听。”我顺势引导孩子:“对啊!老师在认真倾听他说话,我们其他同学也应该像老师一样,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这样,你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学生。”如此几次,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比我们老套的说教要更有成效。虽然孩子身上已经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坏习惯,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导,还是能让每个孩子形成一个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四、不良的习惯在关怀中消失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地理解,不管什么样子的孩子,他们都有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的渴望,哪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经常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在作祟。当班主任、任课教师将这些“问题孩子”带到办公室时,你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提醒和鼓励,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
我们班有一位“问题”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骚扰别人,不停地找麻烦。我曾经很认真地和他谈话,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大扫除中他表现得很卖力,于是我在班里表扬了他,并和学生商量,由他暂代劳动委员工作,他和同学们都欣然接收了我的建议。每天早上,他都第一个出现在清洁区打扫卫生;每天放学,他都和值日生一起打扫干净教室才离开;每天的作业,也开始认真完成……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他逐渐变成了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了。他的变化,所有同学都给予了肯定。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他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了劳动委员。从此,他的劲头就更足了。可见在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
五、家校合作,共助孩子健康成长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学生家长也经常反映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那么大的差距究竟问题在哪呢?其实,我不说大家也明白,这个问题就出在家长身上。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与孩子的成长同步,并且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家长的言传身教、情境影响对孩子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因此,我们学校经常组织家长学校活动,在活动中,家校双方及时沟通和交流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情况,并商讨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家校联手,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确实起到了必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坚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态度、健全的人格是一点一滴进行培养的,是通过不断的榜样熏陶、正面引导教育而形成的。因此,教师一定要付出足够的耐心、恒心和爱心去教育孩子,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作者:杨瑞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老师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习惯论文; 榜样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