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研究进程加快,其发展也极为迅速。在其发展过程中PLC 技术逐渐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异性,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过程中,不断的对PLC技术进行优化,并充分的融合了多门学科特点,使得电气设备自动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本文探讨了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
前言
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全面提升,PLC 技术优势的展现,计算机技术的更多全新成果将被更多的应用于PLC 技术的设计与制作之中。这样一来,由于PLC 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应用,电气设备产品将拥有储存量大,计算机反映快速,智能化的优点。在将来,电气设备将制造出更多的产品,设计创造出许多更符合实际生活的规格,不断的完善人与机器的和谐关系。只有发展更加优良的关于通讯的设备的PLC 技术才能更加符合各种不同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西门子的PLC 技术,这种新型前沿的技术现在的发展趋势就是实现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所构成的大型PLC 电气设备控制的系统。现如今,PLC 技术的适用领域很多,不仅应用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还应用于计算机里的散热控制系统。因为其具有很多优势,包括网络分布广、速度快、继承密度大、高智能化等特点,都是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所需要的条件。
1 PLC 技术
PLC指的是一种由数字运算控制的电子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应运而生。在PLC的内部,可以开展包括数据存储、数据运算以及数据的高效控制等在内的多项操作。PLC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是以自动化控制装置为基础,同时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说,PLC技术的产生与继电接触控制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广息息相关,其是继电接触控制、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产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PLC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优化、改进,并在自动化电力设备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PLC在汽车行业之中得到了应用,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PLC的运算控制速度、运行处理速度也取得了迅速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PLC也逐渐实现了商品化运用。
PLC进行发展、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该技术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电源、显示板、CPU主板、内存等。现阶段,PLC技术系统逐渐朝着电气-仪表-计算机控制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前进,逐渐行成了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两种主要系统。就PLC技术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其核心运转基础便是电源,因此,只有确保电源变化情况保持稳定,才能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得到安全运行;其内存主要由I/O模块所构成,I/O模块具有专门性,且根据实际需求,也可以对I/O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拓展。目前,PLC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用,利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运行效果[2]。PLC技术,不仅具有灵敏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势,而且其安全性、可靠性也比较强,与此同时,PLC技术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因此,其可以良好地适应较为复杂的环境。相信PLC技术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完善,以PLC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也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的、具有开放式特征的控制系统,此外,通过实现PLC技术与智能传感、数字通讯以及计算机控制等数字化技术的有机结合,PLC也会逐渐发展为一种更成熟、更完善的电气自动化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PLC 技术的应用
2.1 顺序控制中PLC 技术的应用
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随着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运转时间的不断增加,其能源消耗也会不断增多,这就对电气设备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利用PLC技术,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转顺序的控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所谓的顺序控制指的是,面对顺序控制系统,以相关生产工艺要求的顺序为根据,在受到各输入信号的影响之下,考虑到内部状态、时间顺序等因素,确保各个执行机构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秩序地、自动地进行其各自的操作,实现对开关量、主站的控制,是顺序控制所采取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传统继电器控制元件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实现控制顺序性、控制灵敏性的有效提高,并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相关控制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模块化,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单独控制,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控制顺序紊乱、控制质量差等问题而诱发的反应时效低等一系列问题。具体举例说明,对于人机接口位置的远程IQ站、主站层等结构,利用PLC技术,在现场传感器所具有的网络结构的影响之下,控制站点实现了优化,再加上电气自动化设备会受到集控室PLC系统的控制,从而有效利用了顺序控制系统的优势,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使得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整体控制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2 开关量控制中PLC 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主要利用点磁性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的相关操作,这样的情况下,其操作触点相对来说较多,且系统接线的相关操作也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因此,开关量控制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可靠性具有不可控的特征,从而出现运行效率差等问题。相关研究发现,PLC以计算机为媒介,将继电器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的目的。基于此,必须要对继电器进行相应的改进或者是选择更适合的替代品取代继电器,与此同时,也要对触点故障的发生几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不断完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前提下,在开关量控制中有效应用PLC技术,以实现其运行效果的提高。在设计结束之后,利用断路显示器集中控制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对系统中存在作用缺陷、功能缺陷的元件进行不断的完善,最终实现其综合使用效率的提高。具体举例说明,在一个运输系统之中,利用了PLC装置控制技术,系统中的带式运输机,共四部,均使用2台660伏、160千瓦的电动机,运输量为每小时400吨;在开过量控制之中,先启动第4台带式运输机,遵循相应的顺序,依次将机组启动;运输结束的时候,利用控制开关,将带式输送机从前到后地依次停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运输控制效率得到了提高。
2.3 闭环控制中PLC 技术的应用
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之中,泵机可以采用很多方式进行启动,像现场控制箱启动、机旁手启动、自动启动等。在电气设备控制过程中应用PLC技术,可以实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而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就可以以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根据,采取科学、合理的自动控制方式来对电机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PLC技术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比较优越,且其可以应用在多种电气设备中,在闭环控制中有效应用PLC自动化控制技术,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促进其不断得到发展、完善。
结束语
总之,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了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大势所趋。PLC技术的优势主要依赖于对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从而有效提升了工业电气设备的控制效率。因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进一步综合诸多研究的力量,不断推动PLC技术的持续优化与改进,充分发挥出PLC技术的优势水平,促进现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洁.PLC在设备自动化的应用发展综述[J].才智.2012(16).
[2]沈凯杰.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04).
[3]杜斌,马晓辉,杨威,李明.论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6(09).
[4]付建彬.刍议PLC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1).
论文作者:王毅飞1,赵可可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顺序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