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六中 810100
如果说文言文教学简单,很有道理。无论是哪篇文言文的教学,课堂程序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第一步,读。诵读是学习古文的钥匙,谁也不能忽略。第二步,译。要把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语言方式转化为今天的白话,否则,对文本的理解就无从谈起。第三步悟。就是引领学生从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评价、体悟。当然,也少不了最后一步:诵。为了久远,需要背诵;为了深刻,需要吟诵。可以说,有了基本的四步,就有了文言文教学的章法。不是僵化,也不是单调,而是符合文言文教学本身特征的相对合理的程序。
当然,教学中最基本的安排,就是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我们曾经在“文”与“言”孰轻孰重上产生过分歧和争执。笔者认为,笼统说谁比谁重要,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就好比在讨论手心和手背谁更重要一样。要处理好每篇文言文的“文”与“言”,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来对症下药。
一、从年级段而言。初一的学生理解能力稍低,且刚刚接触文言文。面对陌生的语言表述环境,看着就会让学生发怵。如果此刻便仅仅扣住“言”的积累,从各种文言实词虚词进行讲解、归纳,老师一堆专业术语,一堆字词翻译,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一怕文言文”的想法就会马上诞生而不朽了。所以,此时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最重要,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很有趣、很简单。要让学生从稍微浅显些的“文”的角度入手,逐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和畏惧心理。至于翻译,只需要简单明白一点方法和掌握一些基本词意即可。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言文的表述特点,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教学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初二则需要逐步强化“言”的训练,在具体的词句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点应该是传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一些用“言”的特殊现象,包括工具书的使用和词语、方法的积累,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严谨准确。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要时刻灌输“文言翻译有规律,掌握方法能反三”的意识,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到了初三,基本上要按照“文”、“言”并重的方式处理教学内容,巩固和强化对文言翻译的能力,同时注重经典古文里所传递的宝贵精神财富。前者是基础,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经典、感悟经典;后者是目标,能让学生真正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心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当然,此时对“言”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多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对“文”的教学,则需要老师从更深层来进行引导和分析。
二、从文本而言。大浪淘沙,能流传至今的古文,大多是精彩的,能入选教材,更应该是精品中的精品。但每个文本毕竟有自己的特色,或长于章法布局,或优于遣词用句,或因深邃的思想流传后世,或凭真诚的情感宣泄备受推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挖掘文本的价值,就不能忽略文本特色。教师也要做到“名将选才,优劣得所”,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文本。
同在初二下册的第四单元,《与朱元思书》和《三峡》,就应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前者,文句优美典雅、工整和谐,流露于文句之间的是作者惬意的山水情怀和超凡脱俗的心境。景致与情思,巧妙融合;自然与心理,灵犀相通。无论是探索古人的一种人生态度,还是今天面对滚滚红尘,启发学生如何更好地栖息自己的心灵,都有值得分析和挖掘之处。所以,对它的教学就应该淡化一下“言”,强化“文”,在诵读和鉴赏中品味它的美轮美奂。《三峡》,虽然也能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色彩各异的三峡美景,但个人情感较为简单,就不必在“文”上下太多工夫。对里面的重要词语、写景的文句特征,甚至“直译”和“意译”的不同操作方法,就可以当作教学的要点。两篇并列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文”、“言”处理,也恰好地做到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三、从教材安排而言。尽管文本本身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思想价值、艺术特色,但一旦放到教材中,它所承担的就不再是自身的历史使命了,而转化为教材编写者和教材使用者所赋予它的责任了。教师在处理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但决不可忽略文本在教材中的“唯一”位置。“文”、“言”的处理,仍需要斟酌教材安排的意图。
《醉翁亭记》,这个几乎从不会被漠视的经典,凭借优美的文句、巧妙的布局、严谨的章法、诚挚的情感感染着每个用心灵阅读它的人。带领学生咀嚼芬芳的文字、品味复杂的情愫,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幸福时光。但如何处理“文”、“言”的搭配呢?它处于初三上册,且又是古典名篇,所以,应该二者并起,进行较为细腻的教学。但看看教材安排,我们会发现,它存在于比较阅读范围,并没有安排为一篇重要阅读文章,仅仅是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从思想的不同境界赏析二者的优劣。所以,对它的处理,最合理的应该是紧扣教材安排意图,用“言”的教学做简单辅助,而对“文”的分析,就需要站在历史的轨迹中去赏析和鉴赏,从孟子的思想到今天的公仆意识,都可以与之形成一种“仕途道德”的思想。
教材既然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老师就不能完全抛弃教材对文本的安排,至少它应该指导我们思考:用这个例子,在整个教学中需要做什么、教什么?
还是那句话,文言文的教学,首先不是考虑如何运用技巧开展某个环节,而是要依据这篇文章确定哪些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它的第一个设计环节:文、言的恰当安排。第一步走好了,便能让它具有较为合理的教学定位。至于后面的环节,每个老师八仙过海,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技巧,让学生从中有真正的收获,有最大的收获。
论文作者:郑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材论文; 文本论文; 思想论文; 文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