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德育先行。学校的德育教育,只有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环节中,才能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将从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在生物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在多年探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根据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感性材料作为德育渗透点、以此为突破口、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一步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情感即将达到白热化一刹那,抓住火喉,写好点睛之笔。这样做有两点好处:其一,避免把生物课的道德教育上成了思想品德课,又不失生物学科内在的知识性、科学性的特点;其二,有利于度的把握,效果好;说时容易做时难,真正的要做好德育渗透,可得要下一番功夫。
关键词:学科德育 学科特点 有机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067-01
一.要把握好学科特点
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侧重于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是一种典型的思想道德教育。而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是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的。这就决定了生物课德育教育的方法特点是:在生物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中渗透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教育。侧重于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感性材料中,将蕴含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感的领悟,使情感内化。正因为独特的学科特点,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感性材料的运用。
二.运用好感性材料
生物教学德育的渗透,离不开感性材料的运用。要防止曾经出现过的两种偏向:一种是脱离知识,“穿靴戴帽”,“贴政治标签”。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会走向反面;另一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生物课的德育功能,这方面的教训也是需要记取的。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感性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可变动的。
固定的知识结合点,存在于教材中,具有客观性。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显性”,例如,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植物学家,只要老师讲述,或者学生阅读,就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隐性”,需要教师去发掘。例如,植物生长素的浓度较低会促进植物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超过10-8m的生长素就会抑制根的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教师强调:超过了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就会改变事物的性质,这就是“量变到质变”。结合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知识点需要发掘、升华。
另一种是可变动的知识结合点,它具有主观性,取决于教师占有具备思想性的生物学材料的状况,以及是否善于选择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有的知识点不具有某种思想性,教师可以将自己占有的闪光的思想材料,在教材相应的知识点上赋予思想性。例如,讲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一般为双链,可结合讲述我国科学家于1990年11月28日发现了三链状DNA新结构。这一成果被称誉为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又一重大发现,获得美国当年百项科学头奖。这样讲既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气息,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另外,在实验、实习等生物学技能的训练中也要根据情境和问题,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
三.把握分寸、抓住火喉、一气呵成
渗透德育还要掌握好适度性原则。一堂课渗透的知识点不宜过多,多了“物极必反”;一个知识点渗透的分量也要适当。在教学方法上要使科学性和思想性水乳交融,使学生乐于接受。
例如:七年级生物在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有一则资料分析:
我觉得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共同维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不被污染,打造和谐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的文明与健康是德育的渗透点,因此打破教材的原有模式,做了以下处理。
1.将感性材料制成幻灯片(或动画),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投影展示;
2.学生阅读材料、并仔细观察图片,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小问题;
⑴.写出图中有毒物质是怎样流动的?
⑵.哪种动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
⑶.假若人吃了图中的大鱼,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⑷.简要分析:在图中的淡水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是怎样产生的?
⑸.请你试从维护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谈一谈你从中收到了哪些启发?
这五个小问题的设计意图是:⑴和⑵在于巩固新知,使学生巩固“有毒物质会随食物链流动”,“食物链的末端的动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的量最多”,⑶只是一个铺垫、是导火索;⑷是为⑸进行过渡,顺理成章,顺其自然;⑸是一个关键点,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既要大胆的放、让学生围绕“启发”二字充分的说,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激疑、质疑、引导,才有可能撞击出情感的火花,也才能达到应该有的目的。
而在教学方式上问题⑴和⑵采用检查问答式,⑶、⑷、⑸采用小组讨论——小组答辩——师生合作交流式——教师点拨、鼓励、引导、评价,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言、甚至争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动口、动脑、动心、动情,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不知不觉中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当然,老师没有向学生讲大道理、没有贴标签之类的做法,可是“为什么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如何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人人有责”的社会公德种子,早已悄无声息播进了学生的心田。而这一过程的取得,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是顺其自然、一气呵成的。这样的效果是最理想的。
论文作者:李自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德育论文; 学科论文; 材料论文; 知识论文; 思想性论文; 学生论文; 感性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