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罗慧君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可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效果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在临床上也被称作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在对患者行规范化的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在连续治疗48h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症状,属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1]。近年来,有资料显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52%~55%[2]。重症监护室患者往往需要行机械通气治疗,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免疫功能较差,所以容易感染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做好预防工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56.2±5.3)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56.5±5.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以可行对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嘱咐其卧床静养,加强基础饮食护理,及时地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等,并给予常规化痰止咳护理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其内容包括:

1.2.1建立专门的综合护理干预小组

建立专门性的综合护理小组,主要成员包括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和3名护理人员,且均具备两年及以上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定期培训组内成员,为其详细地讲解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重点为其讲解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出现的主要致病因素和相应的预防对策。

1.2.2心理疏导

要及时地为患者讲解机械通气治疗的基本原理、主要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尤其是要为其介绍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并发症,重点为其介绍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基本知识;要注意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情绪变化进行监测,加强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1.2.3呼吸道护理

(1)注意使用最小漏气充气。在引起气道黏膜损伤的各种因素中,最常见的便是气囊压力,所以要尽量使用最小漏气充气,以有效地缓解气囊对患者的附近黏膜和相应的气管壁的压迫作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首先充入少量的气体,以所使用的呼吸时恰好不能闻及漏气声为判断的标准,然后护理人员需要从气囊内部缓缓地抽吸气体,体积为0.3mL左右。(2)针对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的患者,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其进行吸痰处理,但是吸痰时间要控制在15s以内,并且要及时地使用生理盐水和沐舒坦对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以有效地湿化和保护患者的呼吸道黏膜。

1.2.4呼吸机管路的管理

由于细菌会寄居在呼吸机管路部分,所以每次治疗前都要对呼吸机管路进行彻底清洗,并且每隔7d要更换1次呼吸机管路;每隔1周都需要采集患者气管深部的分泌物,以便于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并要结合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治疗过程中的冷凝液也需要定时更换,而复苏囊、传感器、空气过滤器以及气体过滤管道等也需要每日消毒。

1.3观察指标

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住院时间。

1.4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

(1)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大于48h;(2)行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患者的肺部存在浸润性阴影;(3)肺部伴有明显的湿啰音,体温大于37.5摄氏度,且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4)呼吸道内存在脓性分泌物,且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炎症因子指标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中的使用率较高,也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容易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需加强护理干预,全面地做好预防工作。本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前,我们建立了专门性的护理干预小组,并对成员进行护理知识教育,提高其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知水平;护理中,我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和呼吸机管路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致病菌,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抑制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秀菊,张传静,辛燕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24,1528,1548,1551.

[2]苏婧.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5):700-701.

[3]史本娣,刘静.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0):317-318.

论文作者:罗慧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罗慧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