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高层建筑的自身特征也使得消防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得消防技术很难发挥相应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消防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有必要对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先阐述了高层建筑中常用的一些消防技术,并且在明确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合理规划消防器材、优化消防给水系统、做好消防水泵的相关设计、科学设计防火层和避难层四个方面,综合全面的分析了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消防技术;高层建筑;消防器材;消防给水
在当前我国各个城市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主流建筑类型,并且在节省土地和保证城市美观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关于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计,跟低层建筑也有了较大的不同。如果按照普通建筑进行消防设计,就会使得消防技术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给高层建筑内部的民众带来了较大的生命健康威胁。基于这种问题,在当前的背景下就有必要分析消防技术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我国相应规范文件来谈一谈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发展策略。
一、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消防技术
(一)高压气流自动排烟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是在高层建筑出现火灾事件的时候,尽快将建筑内部出现烟雾排放出去,改善火灾建筑内部环境,给人们的逃生提供基础的条件。通常来说,我国各个高层建筑的室内正压送风的压力应该维持在35pa到40pa之间,并且能够根据内部区域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走廊的排烟口应该远离楼梯口和疏散口。
(二)自动喷水灭火技术
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了一项新型技术。在最早的时候,这项技术主要依赖于喷头来实现,但到了现在已经形成了水幕、雨淋等多元化类型。这种多元化元素的融入,使得自动喷水灭火在当前很多高层建筑中都有了广泛的应用。
(三)新型防火技术和防火设备
目前国内外防火技术的研发与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产生了很多新型防火材料与设备,比如岩棉制品、防火卷帘等。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给高层建筑消防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变革,同时也能够较好的促进高层消防的规范发展,增加了消防体系的技术层次。
二、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在当前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项目中,消防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可以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各类消防器材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还有部分器材的完备性也受到了较大的考量。第二,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和供水量跟建筑本身也有一定的不契合情况,影响了消防供水的有效性。第三,消防水泵接合器设计也有较多的不足,没有真正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第四,防火层与避难层的效果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使得消防技术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发展分析
(一)合理规划消防器材
消防技术人员还应该能够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规划消防器材的使用。在这之中,相关的消防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综合了解各个消防器材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明确不停消防器材的实际分布以及应用间隔。这样以后,各个消防设备就能够发挥相应的价值,提高高层建筑消防水平。但鉴于目前很多消防团队的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各个高层建筑消防团队应该能够不断的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适当的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在具体培训工作中,应该着重提高消防技术人员对于各类消防器材的了解,能够在消防工程项目中合理的规划消防器材,提高各类器材效果的发挥。
(二)优化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中的水源可以由消防水池或者自然水源等各个途径来提供,但如果使用了自然水源,那么就应该保证水源在一年当中的最低水位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用水量。在供水压力方面,整个系统应该保证其压力不得低于0.1MPa。对于那些低于50m的高层建筑,内部消防栓的用水量应该大于20L/s,而室外消防用水则应该在30L/s左右。但对于那些非常重要的高层建筑或者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该设置专用的消防卷盘,同时在用水量方面也可以不用计入消防总用量,以保证建筑消防工作的有效性。
(三)做好消防水泵的相关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消防来说,应该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消防水泵的类型。通常来说,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都会选择自灌式引水和环状管网的水泵引水系统,并做好消防水泵的相关设计工作。对于消防水泵设计来说,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能够做好水泵接合器的设计,保证水泵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具体来说,各个接合器流量应该维持在10-15L/s的标准上,同时还应该在不同分支水泵上设置不同的接合器。在室外空间中,接合器的设置应该跟消防栓和水池保有15m到40m的距离。
(四)科学设计防火层和避难层
在高层建筑体系中,消防技术的综合应用还应该能够科学的设计防火层与避难层。第一,在防火层设计方面。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明确防火层的重要作用,即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能够提供相应的缓冲作用,给后续的消防救援争取一定的时间。因此在防火层设计上应该能够契合高层建筑本身的特征,同时还应该灵活利用新型防火材料,比如纤维石膏板等,提高防火层的技术层次。第二,在避难层设计方面。相关技术人员应该能够遵守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规范来进行设计工作。通常来说,总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必须要设置避难层。而两个避免层之间通常要小于15层的距离。在避难层净面积设计上,应该能够满足5人/m2的标准。在避难层照明系统上,必须要设置应急广播与照明体系,同时照明的光亮度应该高于1.001x。
结束语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与比例也会不断增多。因此针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技术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能够较好的保证建筑消防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提高高层建筑住户的防火安全。而作为消防技术人员,在高层建筑项目中进行消防施工的时候,更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消防技术的有效性。这也需要消防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具体工程项目来合理规划消防器材,同时能够不断的优化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火层与避难层的设计。这样以后,各项消防技术就能够真正发挥相应的作用,提高建筑的消防性能。
参考文献
[1]李静.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2017,37(11):54.
[2]商益民.浅谈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及发展[J].建筑知识,2016,36(02):35.
[3]费广成.消防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综述[J].城市建筑,2012(09):100-102+122.
[4]李文姹;;防患未“燃”——专家谈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8期
[5]但学文;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王叶清;;我国消防技术的相关政策与措施探究[J];广东科技;2013年02期
[7]胡轶春;;试论消防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03期
论文作者:洪健晖1,姚世昀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消防器材论文; 水泵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