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聚合物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胜利油田聚合物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张扬[1]2002年在《胜利油田聚合物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胜利油田聚合物有限公司是一家聚丙烯酰胺专业生产厂家。近年来公司所面临的体制、市场、技术等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了的环境,公司急需做出战略重新修定和调整。 本论文利用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对公司的战略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综合确定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公司的总体战略和目标,以及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通过分析,认为公司目前的聚丙烯酰胺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在该领域拥有规模、技术和市场优势,应采取进攻性的发展战略。公司目标市场应先集中于叁次采油市场,在该领域做到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使公司的领先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和巩固,并做好进军水处理和其他领域的技术准备,伺机介入。为保证总体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公司须采取技术创新、投融资、低成本、国际化、组织创新等战略措施。

杨海波[2]2007年在《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石油供应越来越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石油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对石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能源尤其是石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供需、石油安全、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油田的勘探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实现油气上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分析中国油气上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油气资源的供需形势和保障程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论述了中国油气资源现状对油气上游工业提出的挑战,阐述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比较详尽地阐述了本项研究所涉及的企业竞争理论、价值链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建设构想。通过中国油气上游工业的现状分析,说明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相关技术层面以及体制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详尽阐述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第四章中,对世界主要石油公司上游竞争战略概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国内外叁个大型油气公司的油气上游竞争战略特点的剖析,对比了国内外石油公司上游竞争战略的差异特征。第五章通过对基础竞争战略、竞争发展战略和辅助竞争技术战略叁个部分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外油气上游市场竞争战略体系,提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正确竞争发展战略的制定,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持续有效开发和安全稳定供应必然途径。第六章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及保障措施完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议和结论。

李晓庆, 耿鲁营, 李振纲, 肖然, 张丽娜[3]2003年在《提高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现场聚合物溶液在配制及注入过程中粘度降低的问题,在室内对注入系统进行了实验分析,找出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主要因素和程度;探讨聚合物溶液配制方法和条件对粘度的影响,研究加药方法、水质、温度、熟化时间、搅拌速度等对粘度的影响程度,提出合适的配制方法和控制条件,对现场配注工艺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稳定或提高地面系统粘度的保留率,从而提高聚合物驱的效果和效益。

王其伟, 陈晓彦, 马宝东, 林永红, 张书栋[4]2002年在《国内外聚合物驱水质研究概述》文中指出介绍了国内外由于水质因素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的研究情况 ,重点对其溶解氧、矿化度、pH值和化学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 ,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驱油用聚合物溶液粘度的稳定性 ,改善配注水的水质状况对聚合物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岩, 岳峰, 汪正勇, 曹新华, 李志华[5]2005年在《聚合物驱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孤岛油田注聚区由于聚合物堵塞造成注聚井停注或欠注以及油井液量下降的情况,研制开发了高效聚合物解堵剂DOC-8。DOC-8解堵剂不仅能解除聚合物堵塞,对交联聚合物引起的堵塞也有很强的恢复作用。同时研究配套了JNC-006酸处理剂,能解除粘土、机杂堵塞,可以进一步提高聚合物解堵效果。通过现场实施,该技术不仅能解除聚合物堵塞,对交联聚合物引起的堵塞也有很强的恢复作用,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王海英[6]2014年在《HPAM溶液粘度影响因素研究及络合剂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清水配制聚合物母液,采油污水稀释的方法,能够节约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已在聚合物驱油中得到应用。但采油污水中含有的二价金属离子,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损失,严重影响采收率。因此,研究降低二价离子对聚合溶液浓度的影响的络合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的研究了质量浓度、碱土金属离子含量、Fe2+和Fe3+含量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溶液粘度的影响,考察了温度、矿化度、钙镁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HPAM、磺化聚丙烯酰胺(SPAM)以及低水解度聚丙烯酰胺(5%LHPAM,10%LHPAM,15%LHPAM)溶液粘度的影响;采用叁种方法测定了络合剂的螯合容量,并对各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络合剂的螯合容量的测定方法;考察了五种络合剂对HPAM、SPAM以及低水解度聚丙烯酰胺溶液的增粘效果,并将优选出的络合剂进行复配实验,得到了最佳的药剂比。实验结果表明:(1)质量浓度越高、金属离子含量越低,HPAM溶液的粘度越大;(2)相同浓度的碱土金属离子对HPAM溶液粘度影响由大到小为Mg2+> Ca2+> Sr2+> Ba2+;Fe2+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较大,当其含量>2mg/L,粘度损失率超过50%;(3)温度、矿化度、钙镁离子浓度越高,聚合物溶液粘度越低,在弱碱范围内,聚合物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4)金属指示剂滴定法可用于络合剂螯合容量的测定,该法具有滴定终点判定容易、分析成本低,且测定结果较准确的特点;(5)ATMP与K2C2O4络合金属离子的量占金属离子总量的0.5、0.5时,在HPAM浓度为2000mg/L、总矿化度为32868mg/L、Ca2+浓度为700mg/L、Mg2+浓度为175mg/L、80℃测定粘度的条件下,增粘效果最好,增粘率达到49%;相同条件下对SPAM溶液增粘率为42%。

张星, 李兆敏, 袁谋, 高国强, 翟亮[7]2005年在《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油田大多数属于陆相沉积地层,油层非均质性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均已进入开发后期,含水迅速上升,聚合物驱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受长期水动力学的影响,形成优势流场,在驱油过程中引起聚合物单向突进,导致聚合物发生严重的窜流,使聚合物驱油效率降低,受效井过早见聚,采出聚合物液浓度高,降低驱油效率,因此研究高含水后期聚合物驱油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张永强, 高宝玉, 卢磊, 曹百川[8]2010年在《混凝法处理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并在比较不同单一混凝剂的除油、除浊效果基础上,进行了混凝剂的优化复配。结果表明:传统铝盐和传统铁盐混凝剂的除油、除浊效果明显优于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氯化铁和氯化铝按投加量质量比为1:3比例复配时,不但能提高絮体的沉降速度,减少污泥量,而且能达到较高的除油、除浊效果。复配铁铝混凝剂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叁元复配时,除油、除浊效果主要决定于无机复配铁铝混凝剂的投加量;投加0.5mg/L的APAM便能使絮体进一步发生桥联作用,提高沉降性和减少污泥体积。

付惊涛[9]2006年在《哈尔滨市鑫科纳米公司钛纳米聚合物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指出防腐涂料领域未来主要发展趋势是向生产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及技术高品质化、高科技含量的钛纳米防腐涂料的方向发展,纳米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我国重点发展的叁大科技之一。目前,我国的重防腐涂料和特种涂料的年需求量约为20万吨,如果本公司的年产量达到5000吨,也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5%,因此有足够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哈尔滨鑫科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于占有产品技术优势,所以在与国内各级设计部门、防腐施工企业相合作的机会和能力上是得天独厚的,与其共同开发国内各级涂料市场,这种合作为公司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及打造区域规模效益等方面增加了优势条件。为了争取到充足的资金使这个项目得以良好地运作和发展,本人为该公司撰写了这份商业计划书。本文对产品、市场、财务、管理团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调研,为投资者和合作者的投资提供了依据。

鲍敬伟[10]2007年在《采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室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国内油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目前,胜利油田采用的是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的工艺,由于采油污水的矿化度较高加上水质没有达标,污水稀释对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及其驱油效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采油污水改性处理代替清水配注聚合物,对于提高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节省淡水资源、减少污水外排、加强环境保护、增加聚合物驱的效果和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意义和长远的社会效益。本文系统考察了金属离子类型与含量、溶解氧、悬浮物、细菌等与水质有关的影响驱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因素及其影响的程度,提出了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水质控制指标和限度;研制开发出了既能提高聚合物溶液初始粘度、又能使粘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综合水质改性处理剂SC系列;对SC系列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具有良好的增粘性能和流变性,并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探讨了采出污水改性处理配注聚合物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适用性,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行了SC系列的中试生产,设计了采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工艺流程,并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当SC加量为600mg.L-1时,孤东叁联采油污水改性处理后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初始粘度和40天后的粘度均与现行清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的粘度相当且大部分高价离子被除去,验证并实现了采油污水改性处理代替清水配注聚合物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胜利油田聚合物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2]. 中国油气上游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杨海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3]. 提高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的试验研究[J]. 李晓庆, 耿鲁营, 李振纲, 肖然, 张丽娜.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4]. 国内外聚合物驱水质研究概述[J]. 王其伟, 陈晓彦, 马宝东, 林永红, 张书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5]. 聚合物驱解堵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J]. 张岩, 岳峰, 汪正勇, 曹新华, 李志华. 海洋石油. 2005

[6]. HPAM溶液粘度影响因素研究及络合剂的选择[D]. 王海英. 东北石油大学. 2014

[7].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C]. 张星, 李兆敏, 袁谋, 高国强, 翟亮.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 2005

[8]. 混凝法处理胜利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效果研究[J]. 张永强, 高宝玉, 卢磊, 曹百川.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

[9]. 哈尔滨市鑫科纳米公司钛纳米聚合物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D]. 付惊涛. 吉林大学. 2006

[10]. 采油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室内研究[D]. 鲍敬伟. 中国石油大学. 2007

标签:;  ;  ;  ;  

胜利油田聚合物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