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现状与现状分析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现状与现状分析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概况与现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概况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现状分析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概况

1.灿烂的古代文明与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成果

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的原始公社后期,我国就已有学校教育的萌芽。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形成了比较定型的学校,并建立了初步的学校教育制度;秦汉以后,学校教育继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完善的古代学校体系。

从广义的职业技术来讲,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更为悠久,我们的祖先在传授使用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教育,这种原始的教育便是最初的“职业技术教育”。①可以说,后来的古代学校教育,就是在这种原始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工,开始出现了职业,文字和学校教育也产生了。因此,在文字记载和学校教育中,包含了不少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两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二世灭亡的教训,经过“休养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社会生产力明显提高,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吏治水平,以巩固和推进封建社会的发展,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35 年)接受了董仲舒兴学的建议,此后,逐渐形成了两汉的学制。汉代学制包括官学和私学两大部分,官学又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除有大学性质的太学外,还有特殊性质的学校——鸿都门学和四门小学。其中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它的设置,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之先河。②

唐朝为了避免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采取一系列恢复生产、缓和社会矛盾、安定人心的政策,从而形成了从贞观至开元100 多年间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当时大诗人杜甫描写那时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说:“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最文明最富强的国家。唐朝时的学校教育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象汉朝一样,唐朝的学校也分官学和私学,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所不同的是,唐朝的学制更为完备,职业技术教育普遍受到重视,无论中央和地方,官学系统中都设有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技术学校。中央官学有东宫和三省开办的三类学校、专修儒经的学校、专门职业学校、特殊学校。在专门职业学校系统中,有尚书省国子监管辖的律学、算学、书学等大学性质的专科学校;有尚书省管辖的四种职业技术学校;太医置管辖的医药学校,太卜署管辖的卜筮学校,太卜寺管辖的兽医学校,司天台管辖的天文、历数、漏刻学校;门下省校书郎管辖的校书学校。在地方官学中也设立府州医药学校。在普通学校系统中还设有实科学校,主要开设自然科学等实用学科。以上这些学校的设置表明,我国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而在欧洲,直至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才出现这类职业学校,晚于中国一千多年。我国古代出现了象鲁班、许行、贾思勰、李春、喻浩、李诫、黄道婆、黄大成、蒯祥等灿若群星的优秀职业技术教育专家。整理出了象《夏时》、《夏小正》、《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木经》、《元佑法式》、《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浩如烟海的职业技术教育文献。为世界早期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了丰富的成果。

2.近代社会的落伍与职业教育的状况

几乎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同时,我国在明朝中叶便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的压制,发展极其缓慢。到17世纪60年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暴发,世界历史已翻到近代一页之时,中国还处在明、清两个封建王朝的厮杀之际。得胜的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延续了老态龙钟的封建社会的寿命。1840年,当英国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国门之后,我们才不得不流着屈辱的血泪翻开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然而,已比世界晚了200年。

面对残酷的现实,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不断抨击封建教育,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教育的主张。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也主张“凡外国人技艺精巧者,在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条件下,准许传授科学知识,教导我民。”当民族危亡逐渐加深之时,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创办了新式学堂,包括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其中,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左宗棠奏请在福建马尾开办的马尾造船厂附设的福建船政学堂,堪称我国近代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直至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我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才被正式列入学制。这一年清政府颁布了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法定的学制体系,称为“壬寅学制。”其中规定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当时称之为实业教育。共分三级:与高等小学平行的简易实业学堂,学制三年;与中等学堂平行的中等实业学堂,学制四年;与高等学堂平行的高等实业学堂,学制五年。并在普通中学堂开设实业科,相当于现在的劳动技术课。

光绪29年(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人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癸卯学制”,把实业教育分为三级三类,三级为:初级实业学堂,学制4制;中等实业学堂,学制5年,分为本科和预科,本科相当于现在的大专班,预科相当于现在的职业高中班;三是高等实业学堂,学制3~4年。三类为:正式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实业师范。这虽然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史上是个进步,但其范围只包括农、工、商、教,况且办学的指导思想仍然是“学而优则仕”,重点仍在于通过职业教育系统培养“道义兼通”、“文武兼通”、“内外兼通”的统治“通才”,毕业后,按科举等级给予奖励出身和相应的官职。在这一学制中,职业教育的地位极为低下,小学手工课被称为“任意科”。

然而,即使是这种非驴非马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职业技术教育,也比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慢了许多年。具体来讲,初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兴办的时间,我国是1902年,比德国(1844年)慢了58年,比美国(1876年)慢了26年;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兴办的时间, 我国是1860年,比德国(1807年)慢了59年,比美国(1820年)慢了46年。

3.国民党时期经济的萧条与职业教育的低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9日, 蔡元培为第一任教育总长的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改造封建教育的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这个办法共十四条,其中一条是小学手工应加注重。1912年9月,公布了《壬子学制》,1913年8月,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规程,于是综合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学校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把实业学堂改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甲种与中学平行,乙种与高小平行。以教授农工商必需的知识技能为目的,均三年毕业。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各类。另外,还有补习科、专修科、小学教员讲习所等,是实业学校的附设或特设学科。

自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一切革新计划都遭到破坏。职业教育被“尊孔读经”的逆流冲击殆尽,实业学校的学生由1912 年31726人下降为1916年的31208人。

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讨袁声中呜呼哀哉后,民国初年制定的各种教育方针、政策、制度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22年11月,以范源濂为总长的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产生了“壬戌学制”。在这个学制中,职业学校的名称取代了过去的实业学校。“职业学校”第一次名符其实地出现在教育史上,堂而皇之地迈出了登上大雅之堂的第一步,并且扩大了范围。此后,职业教育曾经出现过一度的繁荣。据1926年统计, 全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机构由1916 年的585 所增加到1518所,增加了近两倍。

1927年蒋介石上台后,南京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1933年先后颁布了《职业学校法》等法律条文,并采取措施限制普通中学,发展职业学校,规定职业学校经费不低于总教育经费的35%,但由于执行不了,效果仍然不太好。据1936年统计,全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在1912~1936年的24年间,只增加了25096人,而美国在1917 年制定《史密斯·休顿法》后,在1918~1925年的7年间却增加了264341人。

抗日战争时期,大部分国土沦丧,职业技术教育损失惨重。为解决急需人才问题。1938年,国民政府制定《推进九省农工职业教育计划》,开办了部分职业学校。但就总体来看,职业技术教育仍然不景气。

解放战争时期,伴随国民党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崩溃,职业教育以及整个学校教育陷入“一蹶不振”之态。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很重视的。1933年,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央农业学校。以后都号召各根据地多办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处于长期的战争环境,职业学校不可能充分发展。

4.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职业教育的空前发展

建国初期,按照《共同纲领》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的规定,我党接管、整顿和改造了旧有的职业学校,合理地调整了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奠定了基础。1949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各地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多,技术学校少,不适应恢复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1951年3月, 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再次指出:“整顿与发展中等技术教育”。提出了大量兴办多种多样的培训班的要求,这样,使当时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初步的发展。1951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职业学校改称为中等专业学校。1952年3月, 政务院发出《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同年7月,教育部颁布《初等技术学校暂行实施办法》。 1953年高教部发出《关于中等技术学校设置专业原则的通知》。1954年9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决定》。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与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至1956年,全国专业学校已发展到1353所,而且质量也有显著提高。1958年3月, 当时的中宣部长陆定一重新提出了“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要求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中学。同时,教育部在京召开了第四次教育行政会议,提出要大力举办农业中学、工业中学的号召。通过1958年的大跃进,1959年的更大跃进,1960年的持续大跃进,三年中,农中和其它职中从22300所发展到22590所,在校生从1958年的199.99万增加到218.99万。然而,高涨的革命激情并不能代替坚实的经济基础。靠几月、几天就“发展”起来的遍地开花的农职中,必然一哄而起,一哄而散。1960年冬,全国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教育也进行了调整。1962年,全国农职中由1960年的22590 所下降到3715所,在校生由1960年的230.2万下降为26.66万。

1963年3月, 中央在《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中,强调贯彻执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并举的方针。1964年5月, 刘少奇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主张。1965年3月, 教育部召开农村半农半读教育工作会议,同年10月,召开城市半工半读教育工作会议,于是,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经过一阵大起大落之后,又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到1965年,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共有62891所,在校生498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初、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春天终于到来了。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扩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等教育要有计划地多举办各种门类的中等职业教育”。1980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指出:“逐步建立职业教育网”。同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中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指出:“在中学教育方面要逐步改变普通高中过多,职业中学太少的状况”。1985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又号召:“力争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大的发展”。到1990年底,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到16000多所,在校生超过600万人,同时全国建有就业训练中心2100余所,每年培训待业人员90多万人;高中阶段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之比已接近一比一,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现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

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无论规模、规格和质量都还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仍然是很薄弱的环节”,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方面,从国家的全局和民族的未来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齐心协力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已有中等职业学校17081所,当年招生383.25 万人,在校生达1010.35万人, 其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总数的57.4%和56.8%。与1992年相比,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增长了40%,在校生数增长了近48%。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在中等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初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我国现有职业初中1534所,在校生达77.52万人。此外,“三加一”、 “初二分流”等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也在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全国现有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技术专科学校共87所,在校生10多万人;有专科学校(不含师专)276所, 其中部分学校和专业在积极进行改革,朝着高等职业教育方向发展;此外,在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试点;还有18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正在举办高职试点班。现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从初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200多万名毕业生,他们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 活跃在社会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4000多种职业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此外,我国还有就业训练中心2000多所,有职工培训中心、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和各种社会培训机构40多万所。每年在这些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接受培训的人数达数千万人次。各地在注重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建设。目前,全国已有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964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741所(中专249所、职高296所、 技工学校196所)。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全国人大、国务院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职教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15日正式颁布,并于9月1日开始实施。 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从此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阶段。《职业教育法》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劳动法》为基本依据,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体系结构、方针原则、办学职责、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等都作出了原则规范。它不仅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而且也为各地制定职业教育配套法规提供了法律依据。据不完全统计,职教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区、市)先后制定(修订)和出台了地方的职业教育法规,其它地区的有关法规也正在起草和制定过程当中。我国职业教育的法规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一局面的迅速形成,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改革正在日益深化

首先,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依靠全社会兴办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已经形成,并且正在不断地完善;其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正在形成;第三,职业教育的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制度已经建立;第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初见成效;第五,农村和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已取得显著成绩,一百家大中型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使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已在一些地区开始进行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实验。

3.职业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首先,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产教结合、学分制、模块式以及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课程开发等教学模式正在广泛地被采用。双证书制度正在普遍地实行;其次,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第三,“依法治校”已成为职业学校管理的主要措施。目前,凡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效益较好的职业学校几乎实行了“依法治校”。在不违背《宪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职教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本着“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原则,全方位的进行校内管理,使“大法”的效力真正落到实处。第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新的举措。原来,各职业学校大都采取外聘教师弥补本校师资不足的做法,几年的实践证明,外聘教师有一定的好处,也存在着不少弊病,比如,外聘教师不受本校规章制度的约束或约束不力,工作的随意性比较突出,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尤其是教育的目的。现在,部分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采取“立足岗位自学”或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脱产进修”等方式培养“一人多专、一专多能”人才,即一人能胜任两门或两门以上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这种做法,既缓解了职教师资紧缺的问题,又提高了教师的学历水平。第五,目前,一批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采取“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办法,积极扩大办学规模。一些学校与有关大专院校挂钩,采取“嫁接”的办法试办大专班;与兄弟学校联合,互相取长补短,开办联合专业;辐射有关乡镇,扶持“三加一”班或初等职业教育,在部分乡镇还增设中等职业班教学点。

4.跨世纪发展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已经确立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和《职业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我国已确立了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这就是:(1 )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结构,推进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它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到2000年,使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与高中阶段学生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的城市达到70%,不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在从业前普遍受到不同形式的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要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初等职业教育。(2 )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新生教育制度。(3)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内部建设和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需要遵循的指导方针是:大力发展,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分类指导,依法治教。我们相信,在这一正确方针和党的十五大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

收稿日期:1999-01-29

标签:;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现状与现状分析_职业技术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