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作文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论高考作文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高考作文复习策略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考作文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年一度的高考最让人牵挂的是语文,而语文试卷中最容易让人评头论足的是作文。一场高考下来,千家万户、千万师生对作文议论纷纷。然而不论如何议论,高考依然要考语文,要考语文必然要考作文,语文基础可以不考,标准化试题可以不考,但作文题不能不考,于是老师和学生又必须静下来,认真研究如何进行作文复习。现谈点个人浅见,就教于同行们。

《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提到作文时这样说:“会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四种文体相对而言,重点、难点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比较容易一点的是说明文和应用文。我们先解决简单的障碍,最后再集中解决重点、难点。

关于应用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应掌握书信、启事、通知、新闻、电报稿、广播稿、申请书、说明书的写作格式及行文习惯。应用文重在格式这是大家所知道的,问题是如何掌握这些格式,这是令考生头痛的。一种方式是机械记忆:一种方式是灵活记忆。机械方式是对照应用文格式要求和范文反复操练,熟了自然能记住;灵活记忆就是对应用文格式要求作再提炼,用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思路、话语加以概括,这样便于记忆,且费时少、效率高。以“通知”为例,通知除了开头的“标题”(“通知”或“关于×××的通知”)和结尾的署名及时间外,中间的正文部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为什么”“什么”“怎么”。“为什么”即讲清何种原因发通知,“什么”无非是讲清向谁发出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常常关系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怎么”即提出要求或希望。对“启事”也可以如法炮制,除开头标题(“启事”或“××启事”)和结尾署名和时间外,中间的正文部分主要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为什么”“什么”“怎么”。“为什么”讲清事由,“什么”讲清具体什么事情,也常常涉及时间、地点、人或物,“怎么”讲清联系方式,有时也涉及时间、地点、人物。

“为什么”“什么”“怎么”是大家所熟知的概括语言,容易记住,由这些纲要性的语言,马上可以带出具体要点,纲举目张,答题全面不会有遗漏,其他应用文同样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说明文,主要应做到抓住说明对象、特征,有条有理地予以介绍。所谓抓住对象特征,就是抓住一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了本质特征,才能把对象介绍准确,因此首先要对对象作认真的观察研究。比如要求你写一篇介绍水的说明文,你必须介绍水是一种什么物质、水的种类和形态、水的重要性等。要做到这一步,你必须观察研究,知道水是由氢、氧组成的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随着温度的不同具有三态——液态、气态、固态,水是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高考作文中的说明文,常写看图作文,比如1983年全国卷简介一幅题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1996年要求介绍《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的内容,1993年全国高考卷小作文题是给了一个圆规的图画,要求写一篇介绍圆规的小短文。看图作文,首要一步是要读懂图画,认清画意是写作的前提。看懂图画一般说来要注意三点:一是仔细观察细节。图画往往借助若干细节来表示时间、节令、意图、效果、心情等内容,如果忽略了细节,就不能如实地介绍图画的内容。二是要抓住特征,整体把握,在注意观察细节的同时,要弄清画面主要对象是谁,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将细节与整体联系起来考虑,这就全面了。三是联系现实,认清寓意。这个主要是就漫画而言的。漫画往往类比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所以读画时,一定要开阔思路,联系现实,找出相通的地方,从而找到作者的意图,认清画面的寓意。就以1996年全国卷作文为例,《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画面上是一只做过整形手术的右手,本来这只手是六指,那多出来的小指是枝生在小指旁边的,结果医生却把大拇指截去了。《截错了》画面上,截肢手术完成后,躺在床上的病人忽然满头大汗地发现,他的右腿被截去了,而他手中的证明上明明写着“左腿截肢”。两幅漫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不难看出漫画的寓意是该去掉的没有去掉,不该去掉的反而去掉了。

看懂了图画之后,接下来就是有条有理、主次分明地介绍图画,一般说来,看图说明文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画题、画面、画意。画题就是图画的题目,开门见山,放在文章开头介绍可以,水到渠成,放在文章结尾也可以;画面的介绍可分两部分,先一般性地总体上扼要介绍画面的内容,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具体介绍画面的重点内容。要分清主次,一要看题目,二要看人物或物体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位置重要的、所占比例大的重点写、详写,反之则略写。所谓画意就是图画的主题,画意的介绍必须准确清楚,画面的寓意不必太长,三言两语说清楚即可。

以上说到了看图作文的说明顺序,除此以外说明文还有:以过程(时间)为序,一般是介绍某种产品的制作,如《景泰蓝的制作》或者某种动态事物(《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以方位(空间)为序,常用来介绍建筑物,如《故宫博物院》;以事理(事物内在的逻辑性)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主到次,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等。1993年全国高考题介绍圆规,就是以先介绍圆规的结构和功用,然后以画圆为例说明圆规的用法,说明功用时,可按先总后分依次介绍,这样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练,通俗易懂,有时也不妨可以生动一些,正如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说的“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如介绍圆规就可以采用拟人化手法,比如有的考生就以“圆规自述”为题,采用拟人形式介绍,读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使人感到亲切活泼,只要是扣住介绍事物特点就可以。

以上说的是相对容易的说明文、应用文的写作复习,下面我们着重介绍记叙文、议论文的写作复习,所谓重点我认为应该是体现作文命题趋势、切合形势要求、命题走向的作文。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把握住最近几年作文命题走势,结合素质教育这一大的背景环境以及语文命题一贯的指导思想。我认为“淡化模拟仿套,强化想象创造,突出个性自我”是这几年作文命题走势。《中国教育报》1998年12月24日刊登了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谈《高考怎样改革》的答记者问。周副部长说:“考试内容改革可用三句话来概括,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这个指导思想既会体现在阅读上,又会体现在作文上。周副部长还提到:“陈至立部长也一再强调,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突出考试内容改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高考测试要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集中体现在作文上,要培养创新能力,高考作文命题,必须坚决杜绝可供学生模仿套用的题目,题目必须让学生写出自我的真切感受,张扬自我的个性。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创新。有些作文题,大而空,诸如“遥望星空”“机遇”“责任”“使命”等,大而无当,空泛虚浮,更可气的是让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考生有背诵范文仿套模拟的可乘之机。事实就是如此,每年这样的命题出来,总有考生弄虚作假,背几篇范文,考试时一套,获取高分。近两年来无论全国卷,还是上海卷,都强调创造性想象:1997年全国卷小作文要求根据材料所提供的条件,通过合理想象,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1998年全国卷小作文也是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合理想象,补写中间的内容,1998年上海卷小作文要求根据冰心一首小诗的诗意,展开联想,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这些题目能充分考查并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思想,考出真实水平。

近两年无论全国卷,还是上海卷的高考大作文不约而同地强调自我,学做真人,学做真文。首先从命题形式上看,都是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好处之一,就是学生无从猜题押题,自然无从背诵仿套,弄虚作假,再有本事的教师也猜不出考什么材料,这样学生的真实水平就可以看出来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

材料作文考的是综合能力,既有读又有写,与时下强调素质教育综合能力是相吻合的。近两年大作文都要求学生把自己摆进去,写出“我”的真实感受,1997年上海卷大作文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不但内容切合学生现实,而且标题明确把“我”摆进去。1998年全国卷大作文也是如此,要求考生“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内容紧密贴近学生心理素养,明确要求考生写自己,这样命题的导向是很积极的,很有现实意义,不是为文而文,而为人而文,以人为本,不要矫情做作,不要胡编乱造,而要学生切实写出“我”的经历、“我”的思考、“我””的真情,作文与做人完整和谐地统一起来。上海卷与全国卷在作文命题上的趋同、价值取向的趋同、命题思路的趋同,反映了中语界达成的共识,也说明今后作文命题的趋向,这就是我们作文复习应该牢牢把握住的重点。

想象作文,不要凭空想象,作文命题总给予了一定的限制条件,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在指定的圈子里创造想象,好比在舞台里跳舞,圈子是舞台,不能越过,但同样给了您尽情跳动的空间。我们必须仔细分析逻辑联系,控制住了,你的创造想象就有了依据,同时也不会越界。以1993年全国卷为例,作文第二题根据所给材料要求“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要“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还需要“写出人物的神态”,从内容到表达方式都为考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余地。首先应该分析材料所给的限制条件:环境的限制(夏夜、院子里、梧桐树下),对象的限制(女儿对老树皮,儿子对新树皮,父亲对儿女的话),感情的限制(女儿是赞叹,儿子是赞美,父亲是“深有感触”),内容的限制(女儿对树皮,属自然现象;父亲对儿女,属社会现象)。其次应注意话语必须符合每个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因为都有“赞”字,所以不能把老树皮、新树皮理解成对立关系。这些都明确了,作文就不会画边,虽然限制很多,但仍然给你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与之相比,1991年全国高考小作文题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更加开阔,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作为描写重点,写成一篇二百字左右的想象作文。1993年试卷给的材料比较复杂具体,因而限制多,1991年的试卷,圆比较抽象,因而选择余地较大,对应物较多。然而抽象物形毕竟不多,所以作文题也就不好出。总之,学会分析条件,学会想象,是我们写好此类文章的关键。记叙文作文复习突出一个“想象”,并不是忽略其他,各种形式的记叙文都应练一练,点面结合,方可无虑。

议论文的作文复习也是同样的道理,“面”(各种形式的议论文)应该注意,而重点突出要求写“我”的看法、“我”的见解之类的文章,既然作文命题有这样的要求,我们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说真话、抒真情、求真理、做真人是这类作文的基本原则(也可以说是中学生作文的原则)。把“我”摆进去,说我自己的话,言为心声,作文最怕众口一词,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我们都有自己的眼睛,但习惯于用统一的视角看问题;我们都有自己的大脑,但习惯于用一种模式思维;我们都有自己的嘴巴,但习惯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淹没了自我,淹没了个性:这其实是很可悲的。文章是最能体现个性的,也是最应该体现个性的,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说真话、抒真情,阐述自己独到的认识、判断,我就是我,我不同于他人。比如1996年全国卷大作文要求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题目要求的“我”非常明确,首先在两幅漫画之间就可以有所选择,而且都能够讲出相应的理由。一位考生喜欢漫画《截错了》,他在文章中抓住医生的神态来谈自己的感受:“说它更幽默,更有讽刺意义,是因为一看画面上医生的形象就有一种可笑的感觉,再看他自以为是的神态,又有一种可气的感觉,而幽默的意味恰恰藏在这两种感觉之中。”可笑可气聚于一人,于是产生幽默的效果,这是这位考生独到的发现,区别于其他人,“我”突出地显示出来了。同样是当年的考生,也有不少人选择了另一幅漫画《给六指做整形手术》(以下简称《给》),有的考生抓住了《给》画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事情的前因后果,受害者的表情、反应,医生的态度……这是一幅更具广度和深度的画面,一个内涵可不断扩大加深的画面。有的考生抓住了《给》画选取了一个极富代表性的“手”的形象,引发读者展开更深远的社会联想,对《给》画以一代无穷的表达方式给予充分肯定。还有的考生认为《给》画的画面更加简洁,更合乎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到的一个艺术原则:包孕过去,启迪未来。由此可见,从我出发,从自我的体验出发,写我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文章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当然说真话,抒真情,也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是怎么想就怎么说,这里还有一个求真理的原则,你的观点,你的判断,还有一个必须科学准确的问题,也就是要合乎实际,合乎逻辑,不合实际、不合逻辑的奇谈怪论、奇思异想、胡编乱造,也不是个性化的,也不能说是创新,当然也不可能使人信服。归纳起来就是要说真话、抒真情、求真理,从而学会做真人。

前面我们说到了作文复习的重点。作文复习的难点在哪里,我以为难点就在考生对于自己作文的弱点和自己作文的长处不明确,或者是不甚明确。这种问题短时间里难以解决,而且对高考危害极大。高考作文就在于扬长避短,如果连自己长短处都不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所以我建议考生应该对自己的作文作一番细心的清理分析:自己的作文毛病在哪儿,弱在何处;是审题不难,还是不明、不新;是材料陈旧,还是结构不善,条理不清;是语言生硬,还是冗余拖沓。这些应该疏理一下,同时进一步深究下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此其一;其二是要寻找自己的长处,自己比较得意的,且被老师一再肯定的作文优势在哪里,长在何处都要明确。那么,也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所长,平平淡淡,不太好,也不太差,如果这样,就要想办法建立自己的优势,考场作文重在扬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来表现。考场上的超水平发挥源于自己平时准备、自己的积累,因此尽快培养自己的优势是当务之急。这是策略。至于如何培养,可集中看自己喜欢的某一种类的文章,多看几篇,反复揣摩,悉心体味,然后自己尝试学他几篇文章,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老师首肯为止。

其实作文复习,没有绝对的立竿见影的高招,因人而异,因条件而异。以上所介绍的策略仅供参考,不妨一试。

标签:;  ;  ;  ;  ;  

论高考作文复习策略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