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很大程度上, 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生,都受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的影响,只有清楚的了解电力线损的主要因素,增强电力运行的细节控制,强化相应的环节管理, 才能确保企业各项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实现,使电力企业拥有良好的竞争力,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以及社会地位。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压损失;线损管理
1线损率的主要影响原因分析
1.1 运行管理因素
电力运行阶段,为了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需要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方案,并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执行。 然而许多电力企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导致电力运行的质量以及安全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大增加了线损率。 在进行管理电力线损工作时,没有相应的完善制度,没有一个既系统又全面的设备检修方案和电力线路计划, 没有高质量的设备检修工作,经常出现陈旧设备带病作业的现象,电力变压器和电力运行线路长期的进行超负荷工作, 输配电线路未得到及时的检修、 参与无功补偿的设备因年久失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绝缘子受潮或表面出现污染,从而严重的降低了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 甚至导致电能资源的泄露, 造成严重的能量损失。 导致用电泄漏事故,无端增大了电能消耗量。
1.2 架空线路因素
通常情况下,架空线路会使得电力线损现象加剧,也是造成线损的主要方面。 由于在输配电线路布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导致一些供电线路在供电时出现迂回供电的问题,从而大大增加了电力线损。 除此之外,一许多输配电线路在运行阶段出现各种问题如负荷轻、 线路距离较长导致长期处于小负荷运行情况, 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使线路的电能损耗达到最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外部环境对输配电线路有很大影响,由于线路、绝缘子、横担等均处于外界环境中,空中漂浮物、污染气体、鸟粪等都会影响电力讯息设备表面的整洁,当其表面被污染后,加上空气湿度大,就可能引起绝缘子表面发生污闪, 污闪的发生必定会引起电能损耗。 除此之外,由于使用时间过久或者由于操作不当,致使在连接导线过程中,使线路接头处的电阻大大增加,从而加重了线路接头处的电能损耗。 同时,部分输电线路廊道下存在大量数目没有进行及时的砍伐, 降低了线路之间以及线路和树木之间的间距,如果线路周围风力过强,就会导致输电线路处的电力损耗增加,线损波动的因素如图 1 所示。
1.3用电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普通家庭中的现代化用电设备也越来越多,使得我国的电能需求越来越高,出现超负荷运行问题,另外,实际工程中还容易出现电网线路迂回、规划欠佳等问题,经过实践证明,供电距离的增加能够明显增加电网损耗,还严重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用户负荷与变压器负载严重不配套的现象, 降低了供电的质量和效果。 通常情况下,电力用户均使用功率因数较低的电器设备,而目前低压配电线路电容器的应用还没有普及,在线路末端的电压存在严重的损耗现象,大大升高了电能损耗。 智能电表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巡视次数以及工作时间, 但同时也使得许多装置故障的排查不及时。 目前电力计量装置不能够满足相应的精度要求,电力系统中的有些设备因为使用的时间太长,没能及时的更换,会严重增加线路的损耗。 与此同时,人为因素如用户私自接一些违规电器设备、 电网抄表人员责任心欠缺即无法准确测量电表数据等现象也可能导致电力线损的加剧。
2电力损耗的解决措施
2.1加强事故分析,提高检查效率
加强事故分析,对高压用户用电检查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在事故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事故分析过程中,检查人员要注意各重点部位的事故分析,比如高压电网、变压器、发电机等,准备好关键部位的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关键部位损坏导致整个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此外,要注意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检查时了解该部位的情况,采取修复措施修复该部位,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从事故发生的源头控制好,制作用户安全用电手册,为高压用户的安全用电提供明确的参考;对有问题的用电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提高高压用户用电安全性。
2.2对电网实施监控,预测电力的负荷情况
首先,电力需要重点地分析自身所管理的区域中电网比较容易出现线损的情况,并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找出线损发生的问题,然后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对用电高峰期加强监控,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做好预测工作,防止线损问题再次出现;最后,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不断收集与整理电网的数据资料,尤其是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制定出更好的线损管理策略。
2.3管理方面的降低线损措施
要想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就必须进行细致精细的日常化管理训练,从而不断的锻炼和提高线损管理的能力,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力线损。 一方面,要进行线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从而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操作制度,做到有法可循,提供线损管理的约束机制。 充分确定相应部分的工作和职责范围,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形成明确并且清晰的线损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对于《线损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要进行充分的完善以及认真的贯彻落实,结合自身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实际情况, 加大线损技术监督以及对线损业绩管理考核力度,做到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保证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逐步落实以及逐级推进,协调共进。 第二方面是对线损过程管理的加强。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部门都要严格审视自身工作,并且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并根据报告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今后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对各部门进行年度考核。 当然,监督工作需要给与高度重视,电力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下属单位的报告内容进行详细的审核,采用先进的线损分析软件对各部门提交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统计, 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政治策略,从而保证电力企业实现降低线损的目标。 第三方面完善线损考核制度。 电力输送阶段,理论线损工作十分重要,它是一切线损计算软件的核心内容,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线损指标十分关键。 第四方面强化用电设备检查工作。 对一些偷电、 乱接违章设备的用户给与严厉处罚, 从而规范电力的使用, 此外对从事抄表人员进行长期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从源头上降低抄错、漏超问题的出现。 第五方面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线损激励机制能有效调动广大电力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整合控制、有效管理,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结束语
能否降低电力运输过程中的线损,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展, 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只有从管理、技术和素质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才干,强化素质教育,将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而保证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建安.配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陈金.降低配电网低压线损的分析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6.
[3]陈兴玉.电力营销中线损异常的成因和精益化管理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81.
[4]易婷.线损波动主要因素分析与控制措施探究[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1).
论文作者:韩静,胡景智子,韩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线路论文; 电能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