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坤宁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坤宁

张坤宁

莱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61400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对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胃肠道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组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正常护理常规,观察组正常护理常规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5.71%,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梗阻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胃肠道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粘连程度与损伤腹腔单层内皮细胞和肠管浆膜层细胞情况呈正比。护理干预包括胃肠减压、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胃肠道术后患者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26-81岁,平均(46.4±5.6)岁。所有患者都没有心脏、肾脏、肝脏等疾病。70例患者中,19例肠穿孔,17例消化道溃疡穿孔,16例胃癌,13例结肠癌,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正常护理常规。观察组:综合护理,包括胃肠减压、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胃肠减压,进行合理有效的胃肠减压,减轻胃肠道压力,清除细菌和毒素,加速切口愈合;心理护理,护士及时了解患者内心想法,耐心倾听患者对病情的描述,了解患者需求,针对患者进行手术知识方面讲解,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引导患者积极乐观态度,降低负面情绪,正常合理接受并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向患者说明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饮食要遵嘱执行,少食多餐,多吃易吸收消化食物,术后饮食循序渐进,不能吃油腻、辛辣食物,适当吃水果、蔬菜,规律饮食,切记暴饮暴食;运动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运动刺激量要低,从翻身开始,逐渐到床旁运动,下床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让患者了解运动在预防肠梗阻中的作用。

1.3 疗效评价标准

肠梗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肠梗阻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5.71%,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上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术后的严重并发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内容物运行障碍构成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指腹腔里肠道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先天性粘连肠梗阻比较少见,多数肠梗阻是由炎症、腹部手术引起。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能够诱发肠坏死或者休克,构成生命危险。胃肠道术后护理十分重要,预防或护理不当能够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加重病情,影响手术效果[2]。所以预防消化道术后的粘连性肠梗阻非常重要。

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3]。术前护理干预有心理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术后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活动指导。心理因素和胃肠道功能有密切联系,心理状态影响疾病预后。患者手术之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有效合理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减弱心理应激,帮助患者在围手术期平静度过[4]。良好的心态能够调动利于疾病治疗的自身潜能。护士在认同患者关注疾病的同时,理解患者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选择良好的沟通氛围和沟通技巧,加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健康行为。心理干预前了解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临床症状、病情程度、辅助检查结果等,根据患者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性格特征,采取合适的保护医疗。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尽可能详细了解患者特点。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通过报纸、音乐等分散患者注意力。给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合理活动,保证睡眠良好。术前准备要完善,包括导尿管、胃管、备皮等。胃大切患者如果存在幽门梗阻、胃粘膜水肿症状,术前3天开始盐水洗胃、术前1晚进行灌肠,避免术后腹胀。结肠癌病人术前1天清洁灌肠、口服泻药。饮食干预,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食物,避免刺激、辛辣食物,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输注悬浮红细胞或白蛋白。术前3进半流食或者流食,术前6-8小时常规禁食[4]。

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是引起患者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急性严重疼痛能够诱发机体应激反应,内环境稳定受到干扰,多个系统功能受影响,合理镇痛能够降低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但是镇痛药如阿片类能够减少肠道腺体分泌、抑制胃肠蠕动。与患者交流期间要掌握沟通技巧,仔细观察患者表情、生命体征、疼痛程度、部位,可首先给予按摩、热敷、调整呼吸、活动肢体、分散注意等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镇痛。术后6小时内患者必须平卧位,术后2-3小时患者清醒完全时可以枕枕头,四肢轻微活动,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各种管道固定妥善,防止导管脱出和牵拉引起疼痛。术后6小时后可以半卧位,指导患者呼吸练习,协助翻身,预防褥疮。术后1-2d可给予吸入雾化,预防肺部并发症。患者病情平稳后可下床活动[5]。

护理干预能够减低肠梗阻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良好心态面对治疗。通过合理饮食干预、胃肠道减压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加速切口愈合。运动指导能够调节患者心情和身体状态,利于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马娟,张芸华.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上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8(3):177-178.

[2]黄海燕.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66-367.

[3]贺元菊.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合并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28(5):31-33.

[4]马玉莲.预防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3(7):44-45.

[5]陈连华,邹文书,谭翠.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3(11)164-166.

论文作者:张坤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张坤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