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广西 桂林 541900)
【摘要】 目的:研究小针刀联合按摩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疼痛程度及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验组患者120例,采取小针刀联合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取小针刀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其不同方法下的症状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和血液循环情况。结果:经临床试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之间数据,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均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采取小针刀联合按摩的方式进行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分析,即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感受,其联合治病方法,在临床中,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针刀;按摩;腰间盘突出;疼痛程度;血液循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29-02
腰间盘突出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在临床中,由于其疾病特殊性,导致了在进行治疗中,治疗的痛苦性较大,从而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感受。而随着现代医疗手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相应的治疗中,就可以结合小针刀联合治疗方法,进行腰间盘突出的治疗试验比较,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4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实验组患者120例,采取小针刀联合按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取小针刀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其不同方法下的症状恢复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和血液循环情况。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6.8±2.8岁,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46.2±3.1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小针刀治疗方法,患者采取俯卧位,并使用龙胆紫进行棘突处处理,分析患者的脊椎情况,并按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手术执行。其中主要在很对消毒,以及手术皮肤刺入进行严格标准执行,需避免对血管神经等病变组织的伤害。完后手术处理后,执行创口黏贴振捣孔处理,后缝合,并进行包扎。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按摩推拿进行治疗。按摩推拿均有有经验老中医进行穴位按摩。
1.3 治疗判断标准
对患者临床恢复症状情况进行评分,具体数据由责任医生进行病变部位就恢复情况分析。同时对患者的病痛程度进行评分统计,由自变量检测表进行评分。同时对患者的血循环状况进行检测评分。
本次所有评分均以10满分制度进行,分值越高,表明效果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均有SPSS16.5统计软件来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检验结果,P<0.05时,则表明本次临床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经临床试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之间数据,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均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3.讨论
腰间盘突出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在临床中,由于其疾病特殊性,导致了在进行治疗中,治疗的痛苦性较大,从而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感受。在现代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了本次临床研究中,几个试验比较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之间数据,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数据,均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
在临床治疗中,小针刀治疗方法,通过对病患韧带处的肌肉以及韧带自身的有效手术,从而确保治疗的正确性。对于水肿以及粘连性的分析,可从现有的关键作用来进行腰肌痉挛与血液微循环等方面的改善。对于这些疾病的分析,在进行腰间盘炎症以及水肿情况的治疗分析中,可从现有的小针刀治疗方式,以及相应的韧带结合处理作用,进行整合治疗。而通过其横图的韧带以及疏通剥离作用,也可根据实际的解除状态来完成对神经卡压以及软组织痉挛状态等方面的改善。在进行现有的疾病循环治疗中,配合椎间盘孔以及外口的疾病判定,并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不同血液循环的主要循环体系作为最终的治疗目的。而按摩也可以更进一步的促进患者在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调整,并减轻患者的临床痛苦,在治疗中,可根据相应的病痛情况,进行治疗分析调整,改善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次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痛苦病症分析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基础,并以此完善对治疗体系上的安排作用,应用相应的治疗基础方式,促进对患者在疾病痛苦症状上的改进,而在临床治疗诊断中,通过中医与西医外科治疗的手段结合,其作用,更加明显,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对患者疼痛程度以及血液循环和临床症状的影响作用等,都能够更好的适应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在进行血液循环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基础治疗,也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保证。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采取小针刀联合按摩的方式进行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分析,即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感受,其联合治病方法,在临床中,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翁业林.腰间盘突出症应用小针刀联合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0):200-201.
[2]李梦,陈卫华,蔡荣林等.小针刀结合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474-475.
[3]彭林顺,彭海洲.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腰突症术后复发58例疗效分析[J].按摩与导引,2001,17(3):29-31.
[4]李伟峰,陆伟.按摩推拿联合小针刀治疗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4,(16):135-136.
[5]霍俊杰.小针刀结合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4):234-235,238.
论文作者:高文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针刀论文; 情况论文; 血液循环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