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各种建筑、道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持续增加,一旦出现暴雨,极易出现内涝问题,直接威胁城市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道路排水设计
引言
由于我国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使得城市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海绵城市理念主要是指,城市具有海绵的特性,具有显著的吸纳性和弹性,在面对城市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是希望城市的给排水设计能够像海绵一样,在排水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弹性,从而更好的优化城市环境,根治供水短缺和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
1“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中的市政道路建设是一座城市的基础性建设,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对于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其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那么相应的市政道路建设就非常的重要,它承载着城市内的交通、市容、绿化、排洪等许多的方方面面的职能。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纳入到市政道路建设中来,就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海绵城市这一建设理念是近几年来新兴起来的,它具有非常多的优点。海绵城市这一名词目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其实非常好理解,它就是在城市中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一些可以把雨水妥善处置的这么一套系统。“海绵”这两个字非常的形象化,就是要将城市中的雨水通过一些方式吸收掉,然后再合理地排出的这么一个过程。对于城市中发生的内涝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而且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再利用的过程,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理念,对于节约用水、补充地下水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2海绵城市理念对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重要作用
城市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可以将城市的水系统和交通系统相互结合,从而实现长期使用和节能环保的目的,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1)改善城市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如何提高生态质量以及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保护有重要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可想而知,这一理念将会为今后的城市建设指明方向,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2)收集利用水资源,有效防洪防涝海绵城市理念从字面意义上就能明显看到,城市将具备更为优秀的排水能力,道路交通在受到强降雨冲击的情况下,如果排水能力不强,将会造成路面积水,不但会给交通运输带来影响,还可能威胁道路质量,造成路面塌陷,引发更大的事故。所以,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情况下,能够优化城市排水系统,起到防洪防涝的效果。另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可以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在可以利用的区域发挥作用,为城市提供更加丰富的水资源供应。
3海绵城市概念下排水系统设计原则
(1)要与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排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综合考虑城市水资源供需以及防洪、排涝、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要求,全面与城市规划体系结合,确保其满足城市未来发展要求。(2)要保证开发力度的科学性,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排水系统设计强调低影响性,应最大线路的利用既有城市排水系统,适度调整不透水面积比例,在尽可能的不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完成海绵城市改造。(3)落实体系建设责任制,严格根据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情况,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落实系统建设责任制,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建设效率。(4)要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排水系统设计应合理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开展模拟实验,实现对原有湿地、湖泊和河流良好保护的同时,满足相应的水资源供需要求,防止洪涝灾害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分析
4.1路基排水设计分析
进行市政道路设计前,设计部门应该对城市道路的路基进行全面了解,根据道路情况和路基情况,制定合适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调整。如果路基透水性不佳,在具体施工前,需要对路基进行预处理,处理的方式主要包括晾晒或者碾压等,如果这两种方式都不能有效改善路基的排水性能,可以通过使用换填技术方式进行处理,从而更好的提高路基透水能力。如果施工区域处在软土层处,需要使用堆载预压方式或者真空处理方式对土质进行处理,以满足路基施工所需的地基强度要求。
4.2关于城市中路面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城市路面的设计要以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为基础,传统的路面设计为了方便收集雨水,在设计时对路面进行倾斜,便于雨水流动,使得雨水通过路面的坡度差流进排水井中。传统的机动车道的透水性能不佳,通常会因为路面积水造成路基受到损坏,路面寿命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考虑到这点,在路面下设置渗透效果高黏度改性透水沥青,并且设置排水盲管可以完成较好地排水功能,在基层设置排水管道周围采用非渗透性材料,提高排水管道排水效果。同时,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市政道路设计,在传统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升级,在路面形成便于雨水通过的坡度差,使得雨水可以流入低平面进行收集、处理、排出。同时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中,对绿化带的植被进行浇灌,当浇灌充足之后多余水分会通过排水管道流进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设置具有渗透作用的设备加强水管渗透效果可以实现对雨水收集的高效性。
4.3附属设施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附属设施主要包括路缘石和路肩边沟两个方面。路缘石也属于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的设施之一,主要有平缘石和立缘石两种形式。使用平缘石的优势在于,可以与地面保持形同的高度,防止路面发生积水现象,从而提高雨水流入绿化带或者雨水口的能力。立缘石和平缘石不同,要比路面略高一些,可以对雨水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帮助雨水流入雨水口。如果路缘石无法保证雨水的汇集,可以通过使用在路缘石上进行打孔、制作豁口,或者在铺设的过程中留有固定间隔的方式,改善其对雨水的控制能力,让雨水能够更加快速的流向绿化带。路肩边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重点审查,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后的美观性,避免堵塞问题,让雨水得到更加充分的净化。可以通过种植草沟的方式,提高雨水的回收率和净化率,并且更好的保证雨水的输送及排放效率。
结语
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思想具有先进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在保证城市水生态安全基础上,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政府、市场以及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在海绵城市的起步阶段,我们应不断积累经验,对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引领我国“海绵城市”的构建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富敏,王卓诚.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66-267.
[2]陈钢.“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164.
[3]贺鹏.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71-72.
[4]高梅,黄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07):198-199.
[5]姬建华.刍议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7(08):150.
[6]林晔.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J].花卉,2017(4):26-27.
论文作者:范士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雨水论文; 理念论文; 路面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