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学员队 陕西西安 710000)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02-01
童年创伤指的是在幼年或早年经历的一系列不良生活事件、经历或对待等,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或心理忽视等,从而造成个体在幼年或成年后出现不良精神状况、躯体疾病或社会功能障碍等。
1.童年创伤导致精神障碍发生率增加
童年创伤被认为与人的健康休戚相关,影响人对事物的情绪体验和认知的倾向性,进而影响一个人后来发生各类疾病的可能性和易感性,如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等[1]。
大量的研究均显示童年创伤的群体在成年后发生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大大增加[2]。研究发现童年期情感虐待与成年后抑郁发生有关,同时也明显增加抑郁患者发生自杀的风险,尤其是情感忽视与单相抑郁的自杀风险有关,并和郁症的慢性化有关。
2.童年创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机制,主要分为两种机制,即心理机制和生物学机制
2.1 总体来讲心理机制有认知、归因方式、调节功能和心理弹性理论等
经历创伤的个体出现更多的认知功能损害。个体在经历创伤后对自我、世界及他人的观点上容易发生负性归因,从而因为认知的改变而出现精神障碍发生的易感性增加。创伤经历导致患者对负性信息反应增加,这种消极自我信念是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负性看法,和幻觉妄想的原始信念形成有关。童年创伤或遭受的不顺经历,导致个体对自我和他人发生认知偏差,使个人对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经历发生“偏执性”解释,最终可能导致精神病的产生[3]。研究发现童年创伤与抑郁呈正相关,并提出个体敏感理论,即遭受创伤的个体再次遭遇应激时,中枢神经系统、皮质醇释放激素及其他神经递质发生“过分”反应,同时经历创伤的个体也容易发生认知图式的改变,即早期负性生活经历导致个体产生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对“图式”的认知框架产生偏差,致使个体在面对生活应激时容易产生负性解释和情感,最终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4]。
童年创伤造成个体情感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会使个体在实际生活中面临更多的困境,个体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情景时会变得无所适从,容易发生情感失调,如焦虑抑郁等,从而促使精神障碍的发生。失调性情感调节障碍是精神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幼时的创伤通过情感失调,促使精神障碍的发生。
心理弹性也是调节童年创伤和抑郁障碍之间的重要因素。心理弹性减少童年创伤个体成年后发生抑郁障碍的几率[4]。童年创伤是个体成年后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但并不是所有有创伤经历的个体在成年后都发生抑郁,这除了在成年后有其他因素参与抑郁的形成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弹性在创伤和抑郁之间发挥缓冲作用。心理弹性被认为是有创伤经历的人群发生抑郁的保护性因子,心理弹性与心理创伤和抑郁呈现负相关。研究证明心理弹性减少创伤经历后发生抑郁的几率[4]。
2.2 童年创伤导致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机制。
童年创伤对人体的多个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并影响神经可塑性、脑源性生长因子功能等。阿片受体敏感性下降或内源性阿片功能减弱是构成创伤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阿片在大脑的基底节、皮层、脊髓束及下丘脑等部位广泛分布,阿片系统影响人的痛觉,情感情绪,奖惩反射、亲社会行为等[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De Bellis研究发现经历创伤时机体的炎性反应增加,C反应蛋白增加,促炎因子释放增多,而抗炎因子减少。在个体早期的发展阶段,大脑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一样并不完善,这时候经历的创伤事件对免疫系统发生不良作用,使免疫系统对外界感知方式发生改变,进而出现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这种损伤带来个体对精神障碍的敏感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过创伤经历的个体对不良事件发生炎性反应明显增加[5]。分离经历促使个体单核细胞的炎性基因转录增加,使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活性增加,升高机体核心体温[5]。通常创伤造成个体发生脑功能变化,其中很重要的变化包括脑源性生长因子的改变,脑源性生长因子与神经元链接、树突分化、受体可塑性及神经元发生休戚相关[6]。童年创伤和脑源性生长因子减少密切相关,童年创伤影响脑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增加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诸如抑郁,精神病性障碍等[7]。
3.结语
众多的研究显示童年创伤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存在不良影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童年创伤和人的精神障碍密切相关。本文从童年创伤的定义、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和影响途径的角度阐述童年创伤和精神障碍的关系,为临床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 De Bellis MD,Zisk A.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childhood trauma.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2014, 23(2):185-222,vii.
[2] Cattane1 N,Rossi R,Lanfredi M,etc.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childhood trauma:exploring the affected biological systems and mechanisms. BMC Psychiatry,2017,17:221.
[3] Dias de Mattos Souza L,Lopez Molina M,Azevedo da Silva R,etc.History of childhood trauma as risk factors to suicide risk in major depression. Psychiatry Res.2016, 246:612-616.
[4] Misiak B,Krefft M,Bielawski T,etc.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psychosis: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clinical,neuro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indings. Neurosci Biobehav Rev.2017,75:393-406.
[5] Appiah-Kusi E,Fisher HL,Petros N,etc.Do cognitive schema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being at ultra-high risk for psychosis?J Psychiatr Res.2017,88:89-96.
[6] Ding H,Han J,Zhang M, etc.Moderating and medi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nese children.J Affect Disord.2017,211:130-135.
[7] Danese A,J Lewis S.Psychoneuroimmunology of Early-Life Stress:The Hidden Wounds of Childhood Trauma?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7,42(1):99-114.
论文作者:王天任,王凯(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创伤论文; 发生论文; 童年论文; 个体论文; 抑郁论文; 精神障碍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