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花
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5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各种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建筑,而建筑设计一直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本文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建筑这一生态因子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生态;建筑设计;生态涵义;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各种建筑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时建设不仅要满足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也要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习性特点。虽说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建设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各地区的环境因素与建筑风格都不相同,所以在建设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建设出符合城市发展特色的现代建筑,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建筑的涵义
生态建筑融入了多种领先的建筑学知识,这能够充分使用多种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不少的非可再生资源。生态建筑中还运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及生物方面的技术,例如采光、通风等性能。节省了大量的资源,也相应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及废物的释放。
生态建筑的构建过程中使用了很多的可再生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既符合建筑的要求,又减少了建筑本钱,而且也可以相应的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及废物的释放量,非常有益于生态建筑周围的环境。
设计生态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怎样对待释放物,即使运用的科技再发达,生态建筑中仍然会存在一些废物。生态建筑施工时运用了无害化处理方法对废物进行处理,大大减少了对周遭环境的损坏。
二、生态设计的原则
1.地方性。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当地人的经验,他们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适应场所自然过程:新的设计形式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同时也是设计物本身的健康。当地材料: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舒适原则。舒适要求与资源占有及能源消耗在建筑使用、建造与维护管理中一直是一个矛盾体。生态建筑的建筑中在满足舒适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科学技术和人类长期依托建筑而生存的经验的不断探索发展,总结形成生态建筑生态化、绿色化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综合系统集成技术,以满足生态建筑的舒适原则。
3.和谐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作为人类的一种影响存在结果,由于其空间选择、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扰动以及影响的实际作用,其体系和谐、系统和谐、关系和谐便成为生态建筑特别强调的重要的和谐原则。
4.节约原则。资源占有与资源消耗在符合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总量与服务功能均衡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与减量化的节约原则。
5.高效原则。建筑住宅作为人类居住的场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与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优化管理调控体系,形成生态建筑的高效原则。
6.经济原则。建造、使用和维护生态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建筑系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问题。高投入、高技术的极致生态建筑虽然可以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端水平,但是并非只有高技术才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功能、效率与品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及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同样是生态建筑的重要发展途径。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议
1.整体设计方法。首先应慎重选择建筑所处的地段,使它处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显而易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建筑的建造要尽量少地破坏和干扰自然环境,还需要通过建造来弥补已经造成的不平衡及破坏。此外,对于已确定的基地,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最大可能保留和尊重,保持其原有的完整性。建筑与社会环境共生的设计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妥善保存古建筑,继承和发展传统街区景观;地域与城市的景观特色要继承和保护好,城市的新景观要积极创造;适度使用城市交通、土地、能源;居民原有生活方式要保持,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等。
2.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个方面: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生态建筑的构造。能源资源分为可不可再生能源和再生能源。前者包括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后者包括如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聚变、潮汐等能源。充分发挥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生态建筑对能量利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建筑中需要的能源主要是热能和电能,热能是做饭所需的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或煤气和采暖所需的暖气,电能是市政线路供电。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其中以太阳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注重建筑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使用。
3.灵活多适的设计方法。采用适应变化的设计策略,就是要科学合理的选择生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选择是生态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师来说,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应选择恰当的建筑材料,比如生态建材来增加建筑的节能效果,直接或间接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灵活利用废弃的建筑材料进一步节约资源,减少消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大了建筑材料选择、使用的难度和深度,因为与建筑材料相关的每一环节,如取材、生产加工、分配、维护、拆除或废物处理等等都与能源和环境密切相关。
四、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分析
1.低能低耗、环保优先的设计理念为依据。生态建筑的核心是节能、环保。通常情况下,节能和环保是相辅相成的,节约能源和物质资料是环保的一部分,而环保就是要低排耗、高节俭,环保就成为了节能的体现形式。现代中国建筑的能耗是西方国家的三倍之多,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实行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是必然的选择。
2.以建筑舒适、健康安全为目标。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当代居民对建筑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住户不仅要求住宅舒适,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住宅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上,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关注建筑材料的辐射性、稳定性等化学特性,甚至有些居民开始关心建筑物的环保性,这些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当代建筑投向生态建筑,并且将建筑舒适、健康安全作为建筑住宅楼的目标,以此来获得居民的认证。
3.以人文和建筑环境相结合为宗旨。建筑、人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人和周边环境的配合,人文是一个地域的特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想融合到当地的文化势必要能够体现当地的人文气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特色,同理生态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化,绿化是对周边环境进行的改造,其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和品味还能够美化周边环境,增加周边的含氧量,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生态建筑发展的不断加快,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不断的强化自身技术水平,应注重高度的责任心和加强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确保生态建筑各项性能都达到与城市发展完美结合的要求,从而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岚.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城市建筑,2013(16).
[2]胡泊.基于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应用探析[J].价值工程,2013(22).
论文作者:张爱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3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原则论文; 环境论文; 能源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