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黎晓

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黎晓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23

摘要:城市建设中地下综合管廊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由于管道深埋在地下,因此在建设过程要对工程质量把关,需要建立严密的施工技术,从而保障整个工程质量和后期的顺利使用。本文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为基点,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做出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后续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工程关键技术;技术探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下市政管网的管线种类和容量要求越来越大,管线容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由于传统管线多为直埋,占用道路下面空间较多,且多部门管理,管线敷设与道路建设不能同步,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影响了道路正常使用,造成投资的浪费,同时也带来了噪声和扬尘污染。鉴于传统管网建设存在种种问题,以及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通俗地讲,在城市道路下面建造一个市政共用隧道,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在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共享。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又被称为:共同沟、共同管道、综合管道、综合管沟、综合管廊等。

1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电力、排气、排水、通讯、燃气等统一管理在一起,以实现统一建立、统一管理多个管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为了减轻城市地上建设的拥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改变城市面貌。通过对地下设施进行统一管理,间接拉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2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特征

2.1 结构形式特征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如单舱、双舱等多种结构形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施工的主体部门采用明挖处理方法,部分位置采用暗挖处理方法。管廊结构可分为现浇抗渗混凝土或预制拼装形式,但为保证施工质量,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施工材料或施工工艺。就常规地下综合管廊来说,普遍存在共同点,即结构的横向跨度较小、纵向沿线长度较长,因此可采用纵向变形缝进行防水施工,而底板防水主要采用集水坑保证结构积水的顺利排出。但地下管线需要与其他系统交错,且穿墙管道较为复杂,数量众多,人员出入口和进料口也都是综合管廊结构中独特的构造设施。

2.2 防水设防等级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输送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给排水等,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规律、工程结构设计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开展工程设计工作。一般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防水等级设置为一级,需满足工程安全使用需求,并尽量延长工程结构设施的使用寿命。

2.3 施工特点

①防水材料的合理利用可以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②因为入廊管线中存在高压线等,若处理不善则会造成人身伤害,为此需严格控制防水施工过程;③因为埋深深度较深,而地下水位也在管廊底板之上,所以需保证防水措施的全面落实;④由于后期维护作业量较大,因此需要严格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原则,但重点在于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具体施工技术

3.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明挖现浇法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中,明挖现浇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施工工作,可以把整个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分为多个施工标段,在多个标段同时进行施工从而加快工程施工进度。但明挖现浇法由于其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工程造价也相对较低,在施工质量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且这种方法由于需要大面积施工,所以首先需中断交通设施,对城市中的交通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地势平坦且施工地点四周没有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条件下。明挖现浇法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开挖铺设管道,可以采用大型的开挖方式进行施工,并采用井点降水的措施,这种开挖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比较方便,而且不需要围护结构的作业,同时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非常有利于机械化的大规模工程,费用相对较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土方开挖量比较大,在回填上有着较高的要求。

3.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盾构法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盾构法通常是在盾构的保护下修筑软土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这种方法的机械化水平高,在施工组织上也比较简单,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同时这种方式的安全系数也相对较高,施工速度快,比较容易控制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引起的沉降情况。盾构法的特点是地层掘进、出土运输、衬砌拼装、接缝防水和盾尾间隙注浆填充等作业都是处于盾构保护下的进行,因此,这种方式对工艺要求非常高,在综合能力方面也需要有比较高的能力。现如今,随着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程的不断发展,盾构法的在我国的各大城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方式的占地面积较小,对施工地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比较适合穿越建筑物之下的工程。但这种方式也有其缺点,主要缺点是适应工程变化的能力较差,隧道覆土浅时地表沉降不利于控制,施工小曲线半径隧道时难度比较大,同时盾构法的施工设备费用比较高,使得工程的总造价也会随之增加。

3.3 顶管法顶管施工

不仅能够穿越地上设施、地下构筑物等,还不需要开挖面层,是继盾构施工之后发展出来一种新型的地下管道施工方法,顶管法把挖进机或工具管从工作井内吊起,把紧随在挖进机和工具管的管道铺设在地下,是为了借助于中继间和主顶油缸的推力,同时还实现了不需要开挖面层就可以对地下管道进行铺设。顶管法具有不开挖面层、不破坏建筑、不影响周围交通的优点,不仅减少了施工费用的支出,提高了施工速度,还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可以说是达到了综合造价低、省事、安全的效果。如果是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顶管法非常适用。

3.4 明挖预制拼装法

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较常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明挖预制拼装法的施工要求非常严格,施工技术要求也非常高。采用明挖预制拼装法要求有大吨位的起吊和运输设备,还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明挖预制拼装法正是严格的先行条件,所以施工造价也相对较高。明挖预制拼装法与明挖现浇法相比,明挖预制拼装法的特点显著,明挖预制拼装法的质量更加有保证,更加节能环保,更加减少了工程周期。

结束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城市发展能够顺利稳定的进行,所以要求我们了解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地下综合管廊完成后,还要对综合管廊进行后期的管理,使综合管廊安全有效的运行。进而提高市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家亮,韦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6:19-20.

[2]高金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J].四川水泥,2017,03:288.

[3]黄凯.关于PPP模式投资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14:235-236.

[4]宋阿峰,王锋.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3:171.

[5]段亚刚.小直径盾构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7,04:65-69.

论文作者:黎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黎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