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在这其中,道路与桥梁建设既是城市基建的重点又是难点,掌握好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特征与必要的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规划市政建设,达到质量与速度上的双赢。本文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总结概括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特征与常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建设;道桥工程;施工技术;城市基建
城市基建除了基本的建筑物建设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交通建设,城市交通建设因地而异,其中最为普遍的为公路交通建设、桥梁建设,包括水上桥梁与立交桥、铁路建设,主要涉及火车站的建设。结合不同的交通建设分析其特征,进而掌握好施工技术标准,最大程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小经济损失,避免投资的浪费,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对市场与政府都能交上一幅满意的答卷。
一、市政道桥建设工程特征
道路桥梁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关乎城市的生命力,道桥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整合不同城市的道桥工程信息,可以总结出城市道桥建设的一些特征,如下:
(一)施工周期长
道桥工程建设由于涉及城市交通问题,所以工序较为繁琐,所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首先如果涉及重要的交通路线,需要提前寻找好替代路线,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查,并且信息的传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施工前对道桥的承载力设计时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勘察,并且要综合城市的发展重点,预计好交通流量。另外道桥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因为种种原因出现较大的间歇时间段。
在施工途中对于地下管线,排水道都要尽量的避免开,道路的宽度、高度也许根据实地的情况及时调整方案。
尽管会存在一些延长施工周期的事件,但是有一些事可以事先计划使之得到避免的,而对于一些突发事件也要尽量及时处理,包装施工周期在计划之内,一方面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资金与材料的损失[1]。
(二)工程复杂,协调困难
道桥工程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多而杂,除了基本的土木工程方面的知识,对于地质、水利、测绘、等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整个施工团队中,存在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在工程进展协调方面会出现不统一的声音,在同一工程的领域中进度可能不相同,进展的过快或过慢对工程整体的进度都有较大的影响。
工程各领域的负责人要及时沟通,听取不同的意见,协调好工程的先后顺序,保证各领域达到最大程度的协调,从而确保工程整体的进度与工程质量。
(三)具有经常性
由于时代变化的快速,城市建设也会随之更新,保证城市的新鲜性,城市每天都处于更新换代之中,对于道桥工程而言,计划使用年限或许是三五年或更长,但是随着车辆以及城市人口的急速增加,一年前建成的道路承载能力已经不适合当下,另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配置以及景观。城市空间布局的改变,道桥可能会成为阻碍,需要重新规划,因此道桥工程具有一定的经常性的特征。
二、施工技术研究
市政道桥施工技术比较复杂,首先要达到对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其次要了解施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在道桥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路基工程,因此以下主要介绍路基的施工技术,首先说明路基技术的要求,其次列举了常见的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具体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基本要求
首先,在设计方案是要确立好道桥等级与工程建设地的自然条件,公路建设需要考虑地质情况,桥梁建设要考虑水文情况,选订好强度高、质量好的材料,确保施工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并具有相应的经济合理性。
在施工时要注重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严格保证选用的材料强度高,保证路基压实,避免塌陷,尤其在地质较为松软的区域,可根据情况加大材料的使用量,增加密度,保证路基坚实。
(二)不同情况的施工技术
根据不同的地质与施工条件,路基设计也有不同的种类,主要的形式有路堤、路堑、半挖半填。路基设计高度高于施工地面的自然高度时,需要采用路堤形式,既对施工地面进行填筑,使之达到路基设计高度,反正当路基设计高度低于施工地面高度时,需要采用路堑形式,既对施工地面进行填挖筑,使之达到路基设计高度,而当施工地面不平整时,为达到路基设计高度则需要对某些地面填土,某些区域挖土,通过填挖达到施工要求[2]。
路基与自然地面的交界处由于材料的不同容易引起路基下沉,对以后的使用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交界处施工要求较为严格,一般根据交界处的横向与纵向施工不同分为纵向施工与横向施工。纵向施工是通过控制透水性,横向施工时利用压实性来保证路基不下沉。二者的具体施工方法也不相同,纵向施工先对对交界处的土体进行挖方回填,然后分层压实,并在道桥路床的中部和底部加设土木格栅,从而确保路基透水度,防止路基滑降;横向施工对横向交界处的路床进行超挖,之后以砂砾石为原料进行回填,分层深入碾压,确保压实度达到要求,从而保证路基沉降的可能性减小[3]。
在碾压是为保证能充分得到碾压,应该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例如两头低,中间高,即碾压时两头要保证充分的碾压,中间部碾压的程度可以轻一些,允许中间路面稍稍高于中间路面,在道路开放通行后,由于道路中间主要承载车辆,为避免中间道路凹陷选用该种原则;在压实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在一层达到要求后,在填充另一层,进行压实,保证路基能被充分的压实,为路面的铺设打好基础;要保证碾压的平整,避免出现凸起与凹陷,确保之后通车无阻碍;由低向高,由外向内,先轻后重,先慢后快,总之充分保证路基碾压充分,避免路基土层松动。
(三)路面施工
在路基施工完成后,路面的铺设也有一定的讲究,首先,路面的选材,由于道桥工程路面面积较大,所以路面材料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经济角度考虑,为节省资金可以就近取材,在施工区域附近联系工厂,让其提供材料,节省运输费。其次路面排水问题,在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道路排水问题是一项重点工程,很多城市在夏天多雨季节,路面留存大量积水,对出行十分不便,针对路面排水问题,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利用地上排水,修建好路边边沟,通过连接涵洞或虹吸装置快速排掉道路积存的积水;二是地下排水,在路面多设置地下井排水口,地下井盖多采用栅栏式,确保雨水能够直接流入地下;三,在道路旁多栽植蓄水量大的树木,既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可以分流路面雨水[4]。
结语
市政道桥建设关乎着人们基本生活,对人们生活外出具有很大的影响,市政道桥建设直接关乎到城市生活的基本运转,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保证,道桥工程的建设往往牵动大众的心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政府的作为,并能直接反应出一个城市的风貌,因此道桥工程的质量问题也被十分的重视,通过分析掌握道桥工程的特征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对道桥工程进行控制,制定更为合理的建设计划与施工方案,还通过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了解道桥工程的施工背景,从而进一步的抓好施工管理工作,帮助建立高效的施工监管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从源头减少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提高道桥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我国道桥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冠.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6,(07):72.
[2]吴国文.市政道桥工程特征与施工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55-00055.
[3]唐昌雄.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控制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5):127-127.
[4]周燕明.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5):192.
论文作者:王欣,彭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路基论文; 道桥论文; 工程论文; 路面论文; 城市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