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多边”与隐喻思维的发展_文化论文

隐喻“多边”与隐喻思维的发展_文化论文

比喻“多边”及比喻思维的开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喻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从钱钟书先生“比喻多边”、“每举一而不及余”的观点出发,先以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例句分析同一喻体可能具有的多义性及读者应以立喻者之心为心的必要性;后指出比喻中喻义可能具有的歧义性及其消极和积极的两重作用;最后论述汉民族在“边”的选取上的保守性及其根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比喻思维的日渐开拓。

关键词 比喻,喻体,喻义,改革开放思维

钱钟书先生在《周易正义·归妹》一文中提出了“比喻多边”的命题,他说比喻“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有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立喻者各取所需,每举一而不及余。”[①]

这里所指的“多边”即指:在比喻的辞格中,喻体虽然相同,但取以为喻的相似点却可以不同。每一个相似点就是喻体的一“边”。不过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钱先生这一定义仅指比喻,但也应当包括“借代”辞格。借代与比喻的相同点是二者均是艺术性的言语引为[②];不同的是:借代中有代无喻,本体与代体相关而不相似;而在比喻中,本体与喻体必须有相似点,至少有相似的氛围[③]。下文把比喻和借代放在一起分析,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多边——“每举一而不及余”的特点。比喻(及借代)这种多边性,一可指喻体(或代体)的多义性;二可指喻义(或借代义)的歧义性;三要求作者在立喻或借代时要有独创性。

一、多义性

英汉两大语言都因其喻(代)体的多边性呈现出喻义或借代义的多姿多采性。以水——water为例:

例1.“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当官的前十几年,是一清如水,可现在,唉!”(葛云:《误区》)

例2.“她对丈夫真可说是情柔似水!”(葛云:《误区》)

例3.She is weak as water.(划线部分为英文成语,例4、5及7亦同)

例4.Her husband is unstable as water.

例5.My sorrow is deep as water.

例6.流光似水。

例7.He spends money as water.

例8.Your tears are all water.

例9.人血不是水。

例10.血浓于水。

例11.当了四十年弥勒佛,没断过香火供奉,又何必突发奇想,当什么包青天?可话又说回来,群众是怎么评论你这纪检委员的?整天拿人家的口水洗脸,你不觉羞杀得慌?倒像抹美容膏一样滋润!告诉你吧,群众的口水早晚得把你淹死!(葛云:《误区》)

以上是同一物质“水”在喻指或代指不同本体时所纷呈的不同异彩:例1是取水的清沏性一“边”;例2所取的是水的柔和性一“边”;例3是取其柔弱性一“边”;例4是取其不稳定一“边”;例5是取其深不可及一“边”;例6着眼的是水的流动迅速;例7着眼的是水价值低廉,勿需珍视,因此整句话深层意义是挥金如土;例8和例9与例7着眼点大同小异;例8的深层意义是你流的眼泪一文不值,因此不值得同情;例9则指人的生命不像水那么不值得珍视——不要滥杀无辜!值得一提的是“人血”是借代“水”,是比喻。短短的5个字竟溶进两个辞格。例10是英语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的汉译,现已为中国人广为使用,指的是同一血统的人总是亲过非同一血统的普通人,可以简化成“亲人总是亲人”、“远亲胜过近客”、“同胞情深”等。“血”字亦是借代,代指同一血统的人;而“水”则同例9中的“水”一样是比喻,喻指关系清淡的普通人。例11两处使用的“口水”与任何东西都谈不上相似点,因此不是比喻而是以“口水”借代唾骂(唾骂时流口水,是以现象代本质)。顺便说一下,“弥勒佛”这一喻体亦有多“边”:常用的包括:(1)胖;(2)笑口常开,没有原则。此处指的显然是后者,与后文的坚持原则,执法如山的“包青天”恰相对照。

按照钱先生的定义,以上11个例子中,同一喻(代)体“水”,有不同的“性”、“能”、“功”、“效”,立喻(代)者从中“各取所需”,从相同的所“指”——喻(代)体——之中生发出不同的“旨”——喻义或借代义。于是,相同的水呈现出“清”、“柔”、“弱”、“不稳定”、“深”、“迅疾”、“廉价”、“清淡”、“唾骂”等多种喻义或借代义。但是,语言的复杂性不限于此。钱钟书先生还谈到比喻多边的极端情况:“比喻之二柄”。他说:“同此事物,援以为喻,或以褒,或以贬,或以喜,或以恶,词气迥异。”[④]其实,不必援用别的例子,仅从上述例中便可看到:例1的“清”,例2的“柔”即昭示出使用者对水的“喜”,是明显的褒义;而例8的“水”喻指一文不值,便显示出立喻者“恶”之的态度,只要稍一思索就能体会出其中的贬义。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喻(代)体中的各“边”和“柄”所包含语义的明晰程度又确有参差。有的一望而知,有的则需玩味体会,思而得之。原因何在呢?

20世纪英国文论家瑞查滋在其名著《修辞哲学》中指出:“当我们用突然的、惊人的方式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这里指的是喻体和本体;如果是借代,则指代体和本体——引者注)放在一起时,最重要的事是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正因为缺少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所以我们读解时,就必须放进一个关系,这就是诗的力量的主要来源。”(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比喻(或借代)的语义明晰程度有大有小,全依赖是否有“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例1到例5各有“清”、“柔”、weak、unstable、deep这些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因此喻体“水”的语义让人一望而知,这是比喻的下乘。这类比喻在西方称为“死喻”(dead metaphor/simile),被人们鄙夷不屑地喻为“吮光了汁水的桔子”(sucked orange)。而例6中的“流光似水”及例7的“花钱如流水”在中国和西方都用得俗滥,毫无创新之意,但因其没有上述“中间环节”,故较前5个比喻略好。例8到例11均不是直露的表述,需要人们在读解时“放进一个关系”,思而得之,显然又优于例5和例6。

有一点尚需指出:当一则比喻或借代没有“中间环节”、“清晰陈述”时,读者应以立喻(代)者之心为心。立喻(代)者取喻体(或借体)与本体相似的一“边”为喻(或借代),读者也只能从这一“边”理解才能感知其合理性。钱先生说“雪山比象,安责尾牙”[⑤],意为:用大象比喻雪山,只能就大象颜色这一“边”与雪山相似而言,至于大象的尾巴和牙齿就只能弃之不予考虑了。如“尾牙”也放进去思考,比喻也就蹩脚了。“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这一说法恰恰就是在未能做到:“每举一而不及余”时才会发出的错误感慨。

二、歧义性

正因为本体与喻体(或代体)只是一“边”相似(也有只是氛围相似的),有时又不把“中间环节”“清晰陈述”出来,因此就会产生歧义。这正是钱钟书先生在“每举一而不及余”后所说的“读者倘见喻起意,横出旁申”。[⑥]

以李白诗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为例。传说李白引得杨贵妃对他青眼相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两句诗,而后高力士在杨贵妃面前下谗言,也是用的这两句诗。《乐史·太白遗事》记载李白写《清平调三首》时,“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后来“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曰:‘始以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独拳拳如是邪?’妃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妃颇然之……”[⑦]李白是意在颂抑或是讥杨贵妃,人言言殊。袁枚是同意李白意在讥讽这一观点的。他引用张仪封观察的看法,说“其时武惠妃薨,杨妃初宠,帝对花感旧……白知帝意,故有‘巫山断肠,云想衣裳’之语,盖正喻夹写也”。[⑧]可是,编辑了洋洋28卷《李太白文集》的清人王琦却不以为然,他说:“力士之谮恶矣……而揆之太白起草之时,则安有是哉……若清平调是奉诏而作……如其(玄宗)不知,言亦何益?如其知之,是批龙之逆鳞而履虎尾也。非至愚极妄之人当不为此。……古来文字之累,大抵出于不自知,而成于莫须有……小人机阱,深是可畏。”[⑨]揆之于清平调的另两首很难找出讥讽之意,而多“风流旖旎绝世丰神”(沈德潜语)[⑩]之韵味的诗句,王琦的观点相比较而言更易于为人接受。但这两句诗之所以引起两歧之解,就是因为比喻多边的缘故:因为两句诗确有褒贬不同的解释(此可谓又是“喻之二柄”的证明):一为“借问汉朝后宫有谁能与杨贵妃相比呢?最美的赵飞燕也不过依赖新妆而已!”言外之意杨贵妃无可比拟;二为“借问汉朝后宫有谁能与杨贵妃相比呢?那就是可怜的出身微贱的,依靠新妆的赵飞燕了。”这后一解释之所以能使杨贵妃“颇然之”,是因为赵飞燕出身微贱,先是当汉成帝的普通宫人,后才从婕妤升至皇后。而平帝当政时,她又被降为庶人,自杀身亡。其出身确可使杨贵妃心虚地联想到自己曾为寿王妃而后才进宫事帝的经历,因此高力士“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的话才会一语中的,使杨贵妃相信。再加上赵飞燕后来的下场也会增加她的不祥之感。最重要的是这两句诗的前面两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依《高座赋》序,“神女常荐先王之枕席”,后序上又说:“襄王复梦遇焉。”(11)这就有讥讽杨贵妃曾为寿王妃,使寿王对她不能忘情,因而“枉断肠”之嫌了。这一解释并非笔者妄加牵引,而是肖士斌已成文的看法。(12)其实,这段“用事”,倘若不像肖士斌那样深文周纳,而是向赞颂的方向考虑,似乎更言之成理:您杨贵妃“一枝红艳露凝香”,可是却让巫山那位为云为雨的襄王无从得手,枉自断肠!这岂不从侧面烘托了贵妃的丈夫唐玄宗使襄王相形见绌的幸福福感!?这似乎更符合李白奉诏写诗时的心态。看来,这“云雨巫山枉断肠”一句,也是比喻多边兼比喻二柄的又一适例。

同为“三李”中的李商隐,他诗中比喻的解释历来更为众说纷纭。仅举其一为例。金朝元好问说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确实《锦瑟》一诗中的“锦瑟”、“庄生”、“蝴蝶”、“望帝”、“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的是“用事”比喻,有的是直接用喻,不一而足。可是,它们分别喻指什么,千古以来使多少文人墨客殚思竭虑,费尽心血,然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喻多边,斯言信也!

英语中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仅举最为浅显的一首:Row,row,row our boat,/Gently down the stream,/Merrily,merrily,merrily,merrily!/Life is buta dream.

此诗中的dream(梦)即为比喻。然而“梦”这一喻体的多边,尤超于一般词汇。“自在飞花轻似梦”,取其轻的一“边”;“人生如梦”取虚幻一“边”;而同一个“人生如梦”加上“轻眼就是百年”这一“中间环节”,则取短暂一“边”……那么,具体的dream在上首诗中又取的是哪一“边”呢?80年代前期笔者进修英美文学时,我们的老师,一位美国来的女博士就说过:英美读者对于它到底是指illusion(虚幻),抑或是指brevity(短暂),还是beautifulness(美妙)都没有定见。她的解释是:“美妙”论者认为有4个merrily(欢快地),放在Life is but a dream前,说明这首诗是积极人生态度的反映,因此结句感叹人生的“美妙”。“虚幻”论者则以为:这首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重要的字眼but意味着nothing but或merely(不过是),因此此诗是在乐景中空生人生虚幻之感。结论是: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而“短暂”论者的依据是:枉费了4遍merrily(快活)的感慨,但是可惜!人生不过是一切短暂的梦!原因是but在这一场合里存双重作用:一是有“不过而已”的意思;二是也有表转折的意思:“但是”。这位女博士的一席话使当时在场的几位同事深为叹服。15年过去了,我仍感觉不出她解释中有什么大的漏洞。没有“中间环节”的比喻可能产生的歧意之歧真不可小视。

歧义性有两重性。一是它有消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需要明快易解,不生误会,因此要把“中间环节”“清晰陈述”出来。如The author who spaeks only about his own books is almost as bad as a mother talks only about his own children.这说的是:有的作者只谈论自己写的书,正如同有的母亲只谈论自己的子女,两种现象同样糟糕。这句话的立喻者以母亲为喻体,在它与主体间加进了“中间环节”bad(糟糕),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有的作者过分敝帚自珍,只谈论自己写的书这一现象的疵议。没有bad这一词的“中间环节”,谈话目的就不彰显。可见,中间环节对于消除歧义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中间环节的添加宜小心从事。请看达·芬奇的一段话:

Patienle serves as a protection against wrongs as clothes do againstcold.For if you put on more clothes as the cold increases,it will havenot power to hurt you.So in like manner you must grow in patience whenyou meet with great wrongs,and they will then be powerless to vex yourmind.

这段话中的加线部分本来是意义自足的颇为警策的佳句:“耐心可以防止冤枉错讹,正像衣服可以防冷”。可是达·芬奇却不厌其烦地加进了43个词,只要排除“为贤者讳”的委琐心态,就不能不说,这是冗长累赘,画蛇添足。

歧义性两重性的第二重是其积极作用。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几乎众口一辞地认为,中华民族比西方民族更注重含蓄。这方面我国文学遗产中有不少璀灿的名言之珠。如严羽的“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沧浪诗话》);胡仔的“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因此,为了达到含蓄的目的,凡不该用“中间环节”作“清晰陈述”的,就万不可强行加进,否则就会像严羽说的那样语直脉露,意浅味短。上文提到的达·芬奇43个词的“清晰陈述”就令他至少在那段话上与含蓄绝了缘。反之,李商隐的诗句因有含蓄不尽之意而千古为人所吟哦涵咏。“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13)恩格斯的这句话真是深谙文学艺术之道的至理名言!

三、独创性

比喻既然有多“边”的特征,就要求立喻者有识“边”的慧眼:在普通人常用的喻体上看到他们所看不到的“边”;在普通人少用或根本不用的事物上有“每举一而不及余”的敏感性和独创性。这就要求立喻(代)者像黑格尔那样,“在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中找出相关连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14)

统计数据表明,汉民族在慧眼识“边”方面表现出比西方更多的保守性。以描写爱情的比喻为例:有人做过统计,在380条比喻中,中国占230条,外国占150条。在喻体使用中,中国作品多以自然物、植物和动物作为喻体,约占统计总数的70%。而外国作品则以货币,甚至视觉见不到的事物如音乐或其他作为喻体,约占统计总数的51%。这就显示了外国作品在这方面的比喻比中国作品更丰富,更多样化。在使用动物作比喻中,中国作品喜用表面性的双宿双栖的动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鸳鸯(15),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古诗·燕赵多佳人》),“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张先:《千秋岁》),“任人猜妒恶情防,到头须使似鸳鸯”(孙光宪:《遐方怨》),“愿作天地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李白:《白纾辞三首》),“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作品中的喻体,选择面较窄,多以表面性的“双”、“两”、“连”为特征,且又往往相互重合。而外国人选用喻体要比中国人大胆得多:上面提及的外国150条比喻中,作为爱情喻体的竟然包括猫头鹰、老鹰、耗子、蜗牛、马、云雀、冬燕、知了及莹火虫等。如:“新生的爱情像蛇一样,有着奇异的生命力,被斩成几段之后,又……重新聚成一体。痛苦……和争吵过去之后,又如醉如痴地和好了。”(乔治·桑:《奥·拉斯》)在此比喻中,从表面上看,喻义“爱情”与喻体“蛇”,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靠着“有……生命力”这一“中间环节”的粘合作用,便巧妙地搭接在一起。上述钱先生“立喻者各取所需,每举一而不及余”的看法在这一比喻中得到了极有说服力的解释。有了这种识“边”的慧眼,即使在最令人忌讳的“死”,(16)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同样可以作为爱情的喻体。英国小说家哈代在《远离尘嚣》中有这样的描述:“这种浑然一体的情谊就会证明它是一种唯一的像死一样坚强有力的爱情”。哈代选取“死”同“爱情”搭接的一“边”显然是“死”的“坚强有力”,它的手可以攫住任何人,使你无法逃脱,区别仅是或迟或早而已。识“边”的精髓在于“每举一而不及余”。掌握了这一精髓,即使在毫不具象,甚至是十分抽象的哲学概念中你同样会生出识“边”的慧眼。《费尔巴哈哲学文选》中有句云:“什么是爱?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存在是女人,思维是男人。”在此比喻中,把本体和喻体搭接上的“边”显然是“统一”二字。以上数则西方比喻确实做到了有黑格尔所讲的那样“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料地结合在一起”的慧心慧眼!

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修辞学界耳熟能详的格言——比喻是天才的标志。汉民族在比喻上表现出比西方人要多一些保守性,因此是否可以认为:汉民族比西方民族缺少天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过去,中国几千年扼制思想自由的宗法社会这一“社会存在”,必然会决定着作为“意识内容”之一的比喻不可能无拘无束地展开自己的翅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上的枷锁日渐打破,比喻的思维日渐加宽,人们的创造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在比喻的使用上也呈现一派勃勃的生机。

最近读吴家珍女士的《当代汉语修辞艺术》一书,发现她敏锐而及时地总结了比喻在“当代”新时期的蓬勃发展。她说比喻“以……现代的风格,丰富的美感,表现了时代的风采。”“将这些最新的科技、文化信息用于比喻中,能够表现作者无拘无束的思路,自由奔放的想象,突出了……语言的现代情趣和格调……”(16)

例子就不予一一列举了,因为即使举上百条千条,仍不免挂一漏万。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不仅在政治经济上需要,在文化的小小一隅——语言的小小分枝——比喻上也同样需要。

注释:

① ④ ⑤ ⑥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二版,第39~40页;第37页;第41页;第40页。

②这里所说的“言语”即parole,是相对于语言(langue)而言的。关于“言语”和“语言”的区别,首先是索绪尔提出的。所谓“语言”,指语言系统;而“言语”指人们书面或口头实际所运用的话语。

③关于比喻和借代辩异的详情,请参照拙作《Metonymy与Metaphr辩异》,载《深圳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⑦ ⑧ ⑨ ⑩ (11) (12)朱金城、翟蜕园校注:《李白集校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92页;第393页;第392页;第391页;第392页;第392页。

(13)恩格斯:《致马格丽特·特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1页。

(14)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2页。

(15)潘省珏:《爱情作品中比喻的民族性形成初探》,载《修辞学习》1987年第5期。

(16)东西方人均对“死”十分忌讳,因此在各自的语言中均有大量的有关“死”的讳饰语。以汉语的《同义词词林》及英语的Roget′s International Thesaurus为例,二书中“死”的讳饰语均多达百种以上。可参照拙作《合作原则及文化差异的英汉对比试析》,见李瑞华主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37页。

Multilayers of Similarities in the Metaphor and

Broadening of Metaphorical Thinking

Liu Yingkai

Abstract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multilayers" of similaritiesin every metaphor,and "highlighting one layer and neglecting otherlayers" in likening the vehicle to the tenor when a writer uses amotaphor,a viewpoint put forth by Mr.Qian Zhongshu,a world-acknowledgedscholar,this paper,first meticulously analyses the polysomy possiblyprduced by the same vehicle of a metaphor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reader'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vehicle's right choice of aparticular layer in step with the metaphor user.In the second part,thispaper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equivocalness as a result that a vehicleof a metaphor might lead to different tenors,and then brings forth thisequivocalness's negativeness in daily communicatinon and its positiverole in literary use.In the last part,the paper elucidates the pointthat the Chinese have shown a bit more conservativeness than Westernersin the choice of a right layer of similarity when using a metaphor.Itthen spells out the reason for this conservativeness and at lastindicates that the Chinese have been increasingly broadening theirmetaphorical thinking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outside world and ideological emancipation.

Key words metaphor,tenor,vehicle,metaphorical thinking

标签:;  ;  ;  

隐喻“多边”与隐喻思维的发展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