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文献综述
靳小响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摘要: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非常有影响力的学习理论。分类总结各大数据库检索到的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总结分析有关行为主义的主要学习理论,以及一些学者的主要观点,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以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课程设计的关系,对以后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语言教学 文献综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在美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理论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华生创立并由桑代克、斯金纳等人丰富发展、得以逐渐成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刺激和反应的一种活动。行为的习得是对刺激的习惯性反应。在“刺激—反应”的练习中,失败的反应逐渐减少,成功的反应增多,直至形成相对稳定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该理论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者是处于被动接受位置的。
在数据库中输入“行为主义”与 “学习理论”“语言教学”“语言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共搜集到核心期刊以及CSSCI文献(排除重复)21篇。下面将对搜集到的文章进行分类。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语言教学影响分类
(一)有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般性描述
罗立胜,徐一洁(2002)文章开头主要介绍了S-R理论的主要来源和发展过程,由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实验引出,华生进一步强化“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又提出了“工具型条件反射论”和“强化论”,此外还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概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模仿、强化、重复和成形四个模式)。
材料多样且装饰丰富的盖碗茶具,适应着现代茶事活动需求,依然活跃在茶空间中。工艺及装饰保留优秀传统技艺的同时与时俱进,形制上并无明显突破,依旧是传统的气质。功能上的新发展,使其渐渐成为适应各类茶事活动需求的不可或缺的一类茶具(如图10)。
刘延(2009) 描述了行为主义的提出背景,概括了行为主义的五种主要特征以及由此引出的五种学习模式:观察、模仿、重复、强化以及成形。
袁玖根、邢若南、张翌鸣(2012)从形成背景、哲学基础、研究取向、适应的主体(个体)和知识生成的途径五个方面探讨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并就这几个方面对教育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建议。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课程设计
金丽(2000)从行为主义模式分析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她认为中国的教育包括现在所要改变的应试教育是行为主义的一种学习模式。行为主义忽略的学习者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习中的情感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将学习看作一种机械的行为,将学习者看作一种无情感的学习机器。
埃里克•布莱多(2010)讨论了行为主义学习概念的社会建构特点,认为它有它的社会效果和社会来源,学习概念既是被社会建构的,也在社会中具有建设性。
顾奎(2014) 对比了翻译中的“行为主义”与语言学中“行为主义”的区别,文中的行为主义并不等同于斯金纳的传统行为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行为主义。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
1.一般性理论描述
熊宜勤(2006)从研究新进展概要和对教学实践的贡献两个方面分析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之间的联系。
李公甫是个普通男人。他第一次出场,就被上司训了个狗血淋头:“公库银子屡次失窃,实在非同小可,此案若是不破,不能够追回库银,那本县的前程不仅是栽在你的身上,连脑袋都要搬家了!”
罗立胜、徐一洁(2002)从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将S-R理论中的有关观点概述为目前外语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实践性原则;模仿性原则;口语性原则;句型教学原则;奖励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近年来,各省市纷纷启动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坊项目,旨在促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突破原有零散、直觉的个性化经验,走向经验的系统化、概念化与理论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或思想。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协同共建“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开展“名师工作坊”项目,正是这种设计与行动理念的体现。该项目针对有发展潜力与丰富经验的教师,通过提升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优秀教师乃至卓越教师;整合大学与地方资源,形成名师成长共同体,进而带动区域教育发展。
酶放大免疫分析法与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比较……………………… 王 敏,柳 航,金 路,等(1·26)
从物理模型来看影响边坡下滑的主要因素是,坡脚倾角较大引起自重下滑分力增大,摩擦力减小,即高度越大、边坡越陡,其稳定性越低,造成岩质边坡滑坡;片状岩质边坡之间水流下渗,水对岩质边坡起到润滑作用导致摩擦系数降低,尤其是层与层之间为粘土或者砂土胶结物时,粘结力会明显降低,从而降低了摩擦力,增加边坡的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
王泽荣、赵清梅(2006)从学习观、教学观还有评价观三个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教学策略,更倾向于行为主义模式。
王惠(2008)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认为,教学是教育者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引导学习者学习。并对正确的反应不断重复。进而达到教育者预期的教育效果。
周成海(2011)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就教学的主要特征与信念基础进行了总结。
王大顺(2006)总结到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学的变化以学习效果只涉及两个方面,即施教者教学操纵和受教者的结果操作。最后,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给予评价。
张立国(2002)阐述了宏观与微观的网络课程设计,对网络课程的教学理论进行了探讨,针对斯金纳的强化学说提出网络课程设计的五大基本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即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和低错误率原则。并提出由于行为主义的不足,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适当选择课程设计的原则。
Peggy A.Ertmer,Timothy J Newby(2004)从以下七个问题角度阐述了行为主义与教学课程设计的关系:学习行为究竟是怎样的?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记忆在学习中承担了怎么样的作用?学习的正迁移负迁移受什么影响?学习行为该如何用学习理论解释?该学习理论哪些观点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较大?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安排教学,最后给出了两点教学启示。
孙爱萍(2008)从六个方面介绍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习任务类型、教学策略、教学建议、嵌入技术和案例介绍。
张友辉(2008)立足于行为主义的主要学习理论,结合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现实特点,从课程目标、组织、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对职业院校实训课课程设计进行了探索。
二、结语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它强调语言学习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学习行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但也有其缺点,我们应该客观分析看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从以上分析来看,对于代表人物,以及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较少,研究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下肢左右侧骨骼肌IEMG相关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受试者在下肢各肌肉用力上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受试者在该肌肉上的用力一致性越高。对照组相关系数具有显著性的骨骼肌为胫骨前肌、股外侧肌和臀大肌,实验组为胫骨前肌、股内侧肌、臀大肌和股二头肌。对照组胫骨前肌、股外侧肌左右侧IEMG差异显著,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均是右侧放电量较大且明显高于左侧,说明对照组下肢右侧胫骨前肌、股外侧肌高于左侧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照组在练习太极拳时更应当注意通过对这两块骨骼肌额外的放松练习提高恢复速度。同理,实验组更应当注重对右侧股内侧肌和左侧臀大肌的放松练习。
参考文献:
[1]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上)——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盛群力,译.电化教育研究,2004.
[2]埃里克•布莱多.学习的社会建构[M].叶晓璐,译.复旦教育论坛,2010.
[3]顾奎.翻译不确定性论题解读—评奎因《语词和对象》[J].学术界,2014.
[4]金丽.参照现代教育四个模式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5]罗立胜,徐一洁.S-R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2.
[6]李亚平.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学习理论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7]刘延.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8]孙爱萍.三种学习理论在远程教育学习材料设计中的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
[9]王大顺.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10]王惠.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8.
[11]王泽荣,赵清梅.学习心理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12]熊宜勤.谈学习理论新发展对教学实践的贡献[J].教学与职业,2006.
[13]袁玖根,邢若南,张翌鸣.学习理论研究的主要取向及其教育启示——基于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12.
[14]叶浩生.论班图拉观察学习理论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心理学报,1999.
[15]周成海.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主要特征与信念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16]张立国.网络课程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J].远程教育,2002.
中图分类号: G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20—0115—02
[作者简介] 靳小响,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于蕾
标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论文; 语言教学论文; 文献综述论文;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