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可以有效实现在开展实力建设时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同时为了将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用在水利建设中,就需要针对其实际应用与作用展开分析与研究。基于此,在本篇文章中将会针对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展开分析,进而针对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里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
由于近几年以来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不断加快,其中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水利工程实际展开施工时,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并提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通常在施工时会出现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发生,这时不仅会对环境与生物链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造成影响,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可以使水利建设更加完善,并且可以确保其的环保性与对生态的保护性,所以就需要针对生态发展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展开分析与研究。
一、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
1、有效解决工程水流问题
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中对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在这其中的施工导流主要指的就是,在水利工程中修建河道水域时,为了能够保证良好的施工环境与条件,在展开施工作业前将已经存有的水流引导至别处,使其避开施工现场并充分利用围堰为基坑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针对闸坝所展开的修建工程,施工导流更是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围堰技术主要指的就是为整个工程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完成水利工程后就可以将其拆除,其自身属于梯形的截面土堤,主要是由土堆所砌筑所形成,位于迎水面实际坡度应该在45°之内,在基坑边坡的位置中通常都会选用砂质的粘土展开填筑。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不仅能够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够降低工程投资成本的同时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2、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环保性
由于我国社会的整体经济自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呈现直线上涨的趋势提升,这也使现代化发展的建设脚步不断加速,在我国各地区的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水利建设工程,而在近几年之内的水利建设工程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已经变成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在城市生态的总破坏量中水利工程可以占到三分之一,而生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实际需求已经可以达到五分之一,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主要建设因素还是来自于建筑材料,但大部分建筑材料是无法再生的,如果不对这种情况及时展开控制,就会对我国发展的可持续性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用到水利建设中时,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能源浪费,也能够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对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能够起到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1、加强对建设污染源的治理
在针对建设污染源对生态所造成的污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所展开:第一,可以在增强对建设污染源的治理时采用循环经济的方法展开,将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的水利建设或建筑建设之间,形成一种交换能源或是循环体系,这样就可以制定循环二次资源并再次使用的循环体系。同时使用新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煤炭,尽量降低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原材料,以此来尽量降低生产时随之产生的建设废气,并将建筑材料以及建设材料生产向绿色、清洁、无污染方向前进,从而有效的减少其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现象。第二,可以调整并优化建设的整体结构,推进水利建设绿色发展也是应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地方空气质量的改善需求,制订严格的建设准入门槛,并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重污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从而严格的掌控其对于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2】。
2、应用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目前,在大部分水利工程中应用施工导流及围堰这两种技术时,由于施工环境较为恶劣或是流动水的位置不断变化等多种问提,就会对整个工程的实际质量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这两种技术的过程中,就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所展开:
(1)在对围堰的平面展开布置时,一定要将水利工程的整体轮廓、施工位置的交通状况与围堰排水的实际状况等多方面展开综合考虑,从而提前对堆放施工材料的地点展开规划。通常在水利工程中的整体轮廓和横向基坑之间的距离不能超出20m,与纵向基坑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2m。而且在布置围堰的平面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施工导流的实际方案相互结合,按照水利工程的整体轮廓与围堰的种类展开布置,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围堰的安全与稳定性能,也能够大幅度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如今在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应用施工导流时,都会应用粘土心墙切防渗的土石建立围堰,所以在对围堰展开施工作业过程中,就一定要严格遵守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将其安设在距离静水位60cm的上方,使其能够为围堰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另外,由于水利工程非常容易发生水位上涨、围堰沉降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对围堰展开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现场地理与地质的实际状况,再将其与洪水位相互结合后,将围堰的实际高度提升2m,从而有效的预防以上经常出现的问题【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为社会朝向现代化的发展与建设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也在真正意义上提升了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质量与水平。但在实际展开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而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用在水利建设中时,其会与整体施工的质量和效益有所关联,尤其是对于水利发电类型的工程项目,在这类工程中截流属于较为关键的工作,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并在施工前期做好水利工程的设计,从而在发挥出实际设计作用的同时,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杰.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科技视界, 2017(27):173-173.
[2]张丽. 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8):135-136.
[3]杨杰. 探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策[J]. 低碳世界, 2018(7):54-55.
论文作者:自学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围堰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作用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