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真空”及其哲学意蕴_科学论文

“通讯真空”及其哲学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真空论文,哲学论文,通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看法,当代物理学几个重大问题的焦点都在真空。占宇宙质量90%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哪儿?——真空。宇宙从大爆炸到200亿万年之后的今天,为什么不减速和收缩,相反,还在加速膨胀,推动它继续膨胀的巨大能量哪里来?——真空。宇宙中约有100万个类星体,每个的能量是太阳的1015倍,可又不是核能,那么它们的能量从哪里来?——真空。“夸克禁闭”,没有单独存在的夸克,是什么在禁闭着夸克?——真空。宇宙进化为什么不断发生“对称性自发破缺”,失去的对称性哪里去了?——真空。真空是物理的相对论性的凝聚态、没有物质的态,是传递物理效应的介质。有暗能量涨落和均匀对称的真空是宇宙开始的状态。因此,只有激发真空,制造出像宇宙开始的状态,才有可能测量和研究真空,进而解开以上五大谜团。基于上述二位的判断,我们相信,世界终极的实在,很可能不是德谟克里特说的有形的“原子”,而是相当于老子说的无形的“道”和“无”的真空。

在当代众多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对真空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活动中,系统科学哲学家E.拉兹洛的工作是值得重视的。在长达20年的研究过程中,他发表了5本书,提出了“亚量子全息场”假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讯真空”概念,为我们揭开真空的真面目带来了希望。人类对真空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历程?什么是“亚量子全息场”和“通讯真空”?拉兹洛提出这一假说的科学依据和科学意义是什么?它对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意义是什么?这些是我们哲学界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人类对真空认识的历史回顾

从古到今,人类对真空的探索几乎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真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今天,真空和量子、场、能量等重要物理概念一样,已经成了物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甚至热门课题之一。回顾人类对真空认识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建立在思辨基础上的古代真空概念

最早明确提出“虚空”(void)概念的是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他们认为,整个宇宙由两种基本的东西构成:一种是“原子”,它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因而是不可分割的;另一种是“虚空”,它是一种空的、不含任何物质的空间。这种虚空不仅存在于物质的内部,而且也存在于物质的外部乃至整个宇宙。这样,原子就可以在无限的虚空中自由运动,互相撞击,最终把类似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世界中的各种物质形态。但亚里士多德不同意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他认为“自然害怕虚空”。因此在他看来,绝对的空无一物的虚空是不存在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尽管没有提出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那种明确地称之为“真空”的概念,但有许多论述说明他们感悟到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真空概念,只不过它被称为“无”、“道”和“大”。例如,《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2.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真空概念

近代科学诞生后,人类对真空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首先,真空概念的内涵被具体化,并且第一次从思辨走向实证,这一功绩无疑应归功于托利拆利。托利拆利用实验方法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因而人们就把真空叫做托利拆利真空。几年后,法国科学家巴斯卡主持进行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所有实验结果都证实了托利拆利真空确实存在。至此,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虚空”假说已经被经验所证实,亚里士多德否定真空存在的观点被驳倒。

到19世纪,由于热力学和电磁场理论的发展,人们对真空性质的认识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物理学告诉我们:即使空间中不存在任何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但却可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电磁场,热辐射就是其中的一种。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没有达到绝对零度,它就会以热辐射的形式发射电磁波。这意味着,对于一个由任意容器构成的空间,即使其内部没有任何物质粒子,并且将容器外的所有电磁波都屏蔽掉,但只要器壁的温度达不到绝对零度,则该容器的空间里就不可避免地充满热辐射。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因此,这样的空间势必存在热辐射,即电磁场。这说明,19世纪时人们已经不再把真空看作是空无一物的绝对虚空,而是把真空结构与热辐射或电磁场联系在一起。这种真空观通常被称为“经典真空观”。显然,这种经典真空观与托利拆利的真空概念相比有了很大发展。

应当指出的是,近代物理学对真空的探索与以太假说也存在密切关系。许多科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以太模型来试图取代真空,他们认为以太充满整个宇宙空间,是传播光的媒介。比如麦克斯韦,为了解释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提出了所谓的“电磁以太”概念。当赫兹于1888年用实验方法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确认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后,作为传播电磁波媒介的以太的存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这样一来,整个19世纪下半叶绝对真空概念似乎已被人们遗忘。

不过,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光顺地球自转方向和逆地球自转方向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从而否定了光在以太中传播和以太的存在,并启发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但是,以太理论的被否定并不意味着空无一物的绝对真空是存在的,真空中仍然可以有电磁场的存在。尤其是1916年广义相对论创立后,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空间、时间的几何特性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而物质在引力场中的运动反过来又受时空特性的制约。因此,时空不再是一个空架子,离开物质和运动的时空将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亦即绝对真空是不存在的。

所以说,到20世纪初人们对真空的认识已经完全抛弃了那种把真空看作是空空如也的虚空的思想。但尽管如此,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真空概念仍远远不能真正揭示真空的本质,对真空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才取得的。

3.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真空概念

在量子力学基础上人们对真空的认识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真空物理学。具体来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人们对真空的理解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狄拉克真空。1928年狄拉克提出了电子相对论波方程,即著名的狄拉克方程。该方程有两种解:一种解的粒子总能量是正的,另一种解的粒子总能量是负的,而且正能态和负能态的分布是完全对称的,因而在正能态和负能态之间存在一个宽度为2m。的能量禁区。这就意味着,一切处在正能态的电子都将是不稳定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而且,由质能关系式可知,负能量意味着负质量的存在,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狄拉克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在1930年提出了一种新的真空假说。他认为,真空并不是经典物理学的虚空,真空中所有的正能态尽管都空着,但所有负能态却都被电子所填满,因而处于正能态的电子就不可能跃迁到负能态,这样负能态难题就被迎刃而解了。显然,这里的真空是处处都充满着密度为无穷大的负能态电子的空间,它被称为“狄拉克真空”。

狄拉克真空或电子真空确立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第一次从理论上预言了第一种反粒子——正电子的存在,标志着人类进行反物质研究的开始,更重要地是它第一次提出了真空模型。从此以后,人们认识到真空原来是一个充满负能态的电子海(亦称“狄拉克海”),这一电子海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和性质。这在真空物理学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真空极化。狄拉克不仅最早提出了电子真空概念,而且对这种真空产生的实际效应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狄拉克首先作这样的猜想:所有的正能态均空着,所有的负能态均被占满,此时不产生电场,而任何一点与这种分布的偏离就会有电场产生。考虑弱的、稳定的静电场,狄拉克发现,不产生场的电子分布不满足运动方程,通过从满足运动方程并且相应于没有电子和质子存在的一个态的分布中减除那种不产生场的分布,会得到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可以被解释为负能电子分布被外场极化的效应。沿着这一方向,狄拉克对真空极化和真空涨落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真空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空间,真空荷—流密度和场强的起伏即虚粒子的产生和湮灭,赋予了真空极其复杂的结构和性质,而且外电磁场将会感应出荷—流起伏,这些起伏又反过来改变原来的外电磁场,结果使得量子电动力学的真空具有极化介质的性质。

这清楚地说明,真化极化是由于外磁场和电子真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微波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的进步,1947年人们在实验中测出了氢原子2S1/2和2P1/2能极间确实存在微小差别,此即兰姆移位(Lamb shift)。当人们用真空极化理论对此进行计算时,所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惊人地一致。

(3)真空相变。从物理学中场的物质性和真空作为量子场系统的基态这两点出发,不少理论家推测:对于某些量子场来说,在不同的条件(温度、外场强度、费米子密度等)下,系统可能处于不同的基态,即处于不同的真空相。当这些条件改变时,这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它们的基态(真空)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即发生真空相变。卡伦(C.G.Callan)等人对真空相变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量子色动力学真空像顺磁介质。那么人们是否也可以把量子色动力学真空看成是像电介质呢?李政道最早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1978年他发表了《量子色动力学和强子的孤子模型》一文,把夸克禁闭看作是一个无限的、完全“抗电”介质中的真空,其抗电常数趋近于零。在强子内部,真空为正常,即抗电常数等于1。这说明,无限范围的真空的行为像一种完全抗电的介质。

(4)真空自发破缺。当某种标量场有自相互作用、并且其拉氏量(或运动方程)遵守某种内部对称性时,则场方程的解一般也满足这种内部对称性。但对真空态而言,如果它的基本属性——能量为基态的要求,与内部必须保持对称性的要求发生冲突时,按物理学常规,真空的基本属性必须保持,但这样一来就必须舍去内部对称性的要求。即在这种情况下,真空作为能量基态将不具备这种内部对称性,此即所谓的“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简称“真空自发破缺”。真空自发破缺理论在高能物理学的弱电统一理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真空是一种存在多种量子场的区域,它与某些特殊形式的物质系统相对应。而一定形式的场总是与一定形式的物质粒子相对应的,并且场和量子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真空中必然存在某种不可见的特殊物质粒子。事实上,“虚的”正、反粒子及其粒子对就是这种特殊物质粒子的表现形式。既然真空中存在着各种量子态的场和大量的虚粒子,那么就说明真空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而并不是什么“虚无”(nothingness)。

二、建立在Ψ场基础上的通讯真空概念

尽管人们对真空的认识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系统哲学家拉兹洛看来,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这些成就至今无法解释物理、生命、意识世界中的许多不解之谜。

20世纪物理学的困惑之一是人们发现,宇宙中可观测到的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理论值)的很小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质量丢失”问题。它表明,字宙时空中必然存在着大量的潜能或“隐物质”(hidden mass)。但这些潜能或隐物质在哪儿呢?再如,在对EPR思想实验进行严格检验时,人们发现,同源粒子具有瞬时相关性,即信息能够越过有限空间而无需传递时间。信息的瞬时传递显然违反了相对论的基本规律——宇宙中没有任何信号能传播得比光速快。这该如何解释?更重要的是,拉兹洛认为,今天物理学所谓的统一场理论不可能得到最终证实,因为它缺少一个因素——对时空中超越物理学层次的复杂性的构造缺少解释,或者说,试图用“从下到上”的模式来统一解释世界的本原缺少一个从混沌到有序的“成序原则”(Ordering principle)。因为在他看来,“表面上多样化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物理现象、生命现象、甚至意识和心灵现象都只是它的不同形式的显现。因此,一种完备的统一理论不仅要能理解和解释物理和生命自然界中的现象,还要能解释意识和心灵世界中的现象。”(转引自刘文海等,第39页)

基于这一考虑,拉兹洛于20世纪90年代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所谓的“亚量子全息场”(sub-quantum holofield)假说,试图以此为基础统一地解释当今物理、生命、意识领域中令人困惑的现象。为简便起见,拉兹洛把他的亚量子全息场命名为Ψ场。Ψ场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时空是一个活性的“网状”场,量子态置身于这种活性的非决定论的介质之中。这种场是低于量子层次的,并对宇宙中过去发生的一切事具有全息记忆功能,即具有把过去宇宙中储存的信息反馈到现在的功能。

(2)宇宙的始基态是一种活性场,量子是该场中半自动传播的波。这种波是场的可塑形变,它们相互作用并形成叠加的多维形变,而可观察的现象世界最终可溯源到这些形变。

(3)Ψ场和物质—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种双向的传输过程。Ψ场和物质—能量不是相互作用的实体,而只是一个实体:量子既处于场中,又是场。

(4)物质—能量的时空组态的波形痕迹记录可完全和永久保持,它在时空中对物质—能量的反馈可引起“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一致性。这就是Ψ场具有全息记忆功能的内在原因。(转引自钱兆华等,第20页)

拉兹洛认为,Ψ场的可塑性形成了量子的秩序和组织,并导致自然界的成序过程。因此,Ψ场可以超越学科层次,把物理、化学、生命现象和意识现象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

既然我们的宇宙中处处都充满着Ψ场,那么真正的“虚空”就根本不存在,相反,空间不是一种真空,而是一种充实的空间(plenum)。这种空间有许多人类意想不到的结构、特点、性质和功能。拉兹洛把这种充满Ψ场的真空叫“通讯真空”(communicating vacuum),这种“通讯真空”概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通讯真空”概念首要的和墓本的前提来自于现在已经坚实地建立起来的科学知识。空间(用相对论物理学的话说,是时空)充满了尽管非常微妙但在物理学上却是真实的能量。既然空间上相互分离的现象显示出瞬时的相互关联,那么使它们分离的空间就一定能够传递明显的效应。

(2)充满时空的能量是量子真空的虚能量(the virtual energies)。今天,量子真空被认为在时空的所有区域延伸,并使之充满围绕其基态零点值涨落的能量。由于这些能量内在地不可观察(尽管它们确实有可观察的效应),因而它们就被称之为“虚的”。即使在绝对零度时它们也很活跃,所以就有零点能(Zero-point energies),携带这些能量的场就是零点场(Zero-point field)。在量子场论中,电磁零点真空演变成了复杂的“费米子真空”(Fermions vacuum)或狄拉克海,而在“超大统一”理论中费米子真空本身又转变为更为复杂的“统一真空”(unified vacuum)——是所有的自然力和场的区域,是宇宙中所有物理现象基础的重要媒介(尽管不可观察)——“通讯真空”。

(3)量子真空的虚能与可观察的世界相互作用。狄拉克已经证明,费米子场的涨落会产生量子真空的一种极化,由此该真空就会影响粒子的质量、电荷自旋或角动量。研究表明,真空能量是种种物理现象的根源。惯性力、万有引力、甚至普朗克常数都可以归于粒子与量子真空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不同种类的场是真空能量与可观察世界相互作用的媒介。这一假设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作为非局域现象基础和媒介的零点场的分量是一种由其标势(scalar potential)构成的场。它允许传播的线性波阵面相互叠加,但不允许相互贯穿,因此标量干涉波产生可以保持并且不破坏相信息(phase information)的所谓的“薛定谔全息图”。第二,零点场的标量分量中的信息以粒子和粒子系综(ensembles of particles)的积分函数形式存在。在零点场中,不仅单个粒子,而且整个粒子系综和粒子系综的系综都产生标量干涉波形。第三,粒子和粒子系综的多维函数在标量波传播的整个范围内延伸,并持续无限长时间。因此,非局域性效应能准瞬时地在空间中传播,而且在持续时间上无明显极限。(拉兹洛,2001年,第317-323页)

由此可见,建立在Ψ场基础上的“通讯真空”概念,其实是量子真空概念的推广,因此从总体上看,拉兹洛所提出的“通讯真空”概念并不完全是一种纯粹的假说,而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与量子真空不同的是,拉兹洛假设这种真空由于Ψ场的存在,可以准瞬时地传输信息(比光速快得多),且能够以全息方式记录下过去发生的一切,并能将它们反馈到现在和未来。正由于此,拉兹洛把这种真空称之为“通讯真空”,即能够传播信息的真空。

三、“通讯真空”的哲学意蕴

纵观真空概念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物理学上真空概念内涵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哲学物质概念的看法。在法拉第提出“场”理论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实体,而真空仅仅属于“虚无”,所以真空完全被排除在哲学的“物质”范畴之外。当“场”概念和量子场论被确立之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得到了一次深化,人们不仅认识到物质有两种基本形态:实物和场,而且还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实物和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同样,拉兹洛在亚量子全息场基础上提出了“通讯真空”概念后,使人们对有关的哲学问题又有了全新认识。

首先,它使哲学本体论发生了又一次变革。拉兹洛非常赞同哈曼(Willis Harmann)的观点,把唯物论、唯心论和二元论看成是三种可供选择替换的形而上学观念:第一种称为M-1形而上学,它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它把物质看成是实在的,而精神或心灵则是从物质派生出来的。第二种称为M-2形而上学,它把物质和心灵看成是实在的两种基本质料。第三种称为M-3形而上学,它是唯心主义(或先验论)一元论,它坚持心灵和意识是最高的实在,而物质只不过是一种外在现象。(拉兹洛,1988年)然而,根据拉兹洛自己的看法,这三种形而上学或三种本体论都有各自的不足或缺陷,远远不能解释科学的最新发现和今天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所以有必要选择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即M-4。拉兹洛写到:“那么,到底什么是新的‘M-4’形而上学的终极实在呢?我认为这些实在就是场。正是场的相互作用产生出物质和心灵现象,同时还产生出宇宙中我们观察到的和可能观察到的所有事物。这种形而上学本身并不是唯物主义的翻版,因为这里所说的场不是物质性的。并且它们真正是第一性的:它们不是物质产生的。相反,这些场自己产生(亦即合成)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再构成这个宇宙的物质成分”。(拉兹洛,1988年)

很显然,拉兹洛之所以把场看做是与物质不同的本体,是因为在他看来,场是比物质粒子更深层次的实在,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最初是由场产生出来的,而且场还能够产生心灵或意识现象。如果这种论点站得住脚,拉兹洛的M-4形而上学确实可以为哲学提供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形式,或开创一种新的哲学形态。

现代科学证明,对于粒子和场这两种物质形态(客观世界只有这两种物质形态)而言,场确实比粒子更根本,因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基本粒子是由高能场产生的,而不是相反;而且场(如量子真空零点场[the Zero-point field of the quantum vacuum])完全可以脱离粒子而存在,但粒子的存在却必须依赖于场。换言之,在场、粒子(可见物质世界的构件)和精神(或意识、心灵)这三者的生成顺序上,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场生成物质粒子,物质粒子构成各种物质形态,最高级和最复杂的物质形态脑生成意识。况且,按照拉兹洛的假设,除此之外,场还能直接产生心灵或意识现象。

众所周知,哲学是一种思辨知识,本质上属于在人类经验范围内无法得到检验的形而上学,因此,在理论和逻辑上能够自圆其说是衡量哲学学说能否立足的主要标准。如此看来,拉兹洛的这一观点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就是说,M-4形而上学完全可以被看做是哲学史上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一种新的本体论。

其次,“通讯真空”概念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与其他事物毫无关联的“孤立”事物。但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基础是什么呢?或者说,事物为什么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相互联系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不仅哲学没有提供答案,科学也没有提供任何答案。事实上,尽管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而且物质形态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自然科学并没有搞清楚物理、化学、生命现象这些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为什么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这一问题不搞清楚,相互联系的观点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描述层次上,永远只能属于对现象的认识。至于如何理解物质世界与意识或心灵世界的相互联系的“原因”,直到今天还是科学和哲学研究的问题。

拉兹洛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缺失的严重性,因此他大胆地提出了Ψ场和“通讯真空”概念,试图在此基础上不仅把物质的物理、化学、生命世界联系和统一起来,而且还要把精神的心灵世界和物质世界也联系和统一起来。前面已经指出,由于“通讯真空”中充满着“零点能”和“零点场”,因此它非常活跃,不仅可以和可观察的世界相互作用,以全息方式记录各种事件的“痕迹”,而且可以准瞬时地传输信息,这样一来,客观世界就在Ψ场和“通讯真空”的基础上相互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从而成为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时间上统一的整体。正如拉兹洛自己所说:“宇宙中已经进化的一切事物——莫扎特和爱因斯坦,你和我,最大的星系和最卑微的昆虫——都是令人惊叹的无限但并非偶然的自创生过程的结果。没有任何已经进化的事物是与其他事物毫不相干地独立存在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所有事物都是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同上,2001年,第3页)

不难理解,与唯物辩证法观点一致,拉兹洛也把世界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同的是,拉兹洛把世界联系的观点建立在Ψ场和“通讯真空”的基石上,这样就使得他的这一观点有了一个“准科学”的支点,同时也给“世界为什么是相互联系的,为什么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尽管Ψ场和“通讯真空”假说还有待科学的检验,但它至少在形而上学层次上为世界相互联系的观点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从而使人们加深了对唯物辩证法的这一观点的理解。

再次,“通讯真空”概念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物质概念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物质概念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古代朴素元素说阶段,人们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衍生出来的。第二阶段可称为科学元素说阶段,这一学说最先由波义耳提出,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最简单的物质——化学元素构成的。第三阶段可称为科学原子说阶段,这一学说最先由道尔顿提出,它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由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所构成。第四阶段可称为电磁场理论阶段,法拉第的“场”假说被确认后,人们认识到“场”和原子一样也是一种物质实体,它与原子一起共同构成了自然界。第五阶段可暂且称为量子力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取得了三项成就:其一是认识到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内部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其二是弄清楚了除电磁场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场,如引力场、介子场等:其三是认识到场和粒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两种实体,而是一种实体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现在,在量子场论和其他最新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拉兹洛进一步提出了亚量子全息场和“通讯真空”假说,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人类对物质概念认识的新探索。正如我们在前面指出的,拉兹洛的亚量子全息场和“通讯真空”假说第一次提出了宇宙本体最终统一于场、场比粒子更根本更实在、物质粒子和心灵都起源于场的观点;还第一次提出了充满真空的Ψ场能够以全息的方式记录、以准瞬时的方式传输各种事件的信息的观点;这不仅在空间上、而且还在时间上把世界上的不同事物关联起来。

标签:;  ;  ;  ;  ;  ;  ;  ;  ;  ;  ;  ;  ;  ;  ;  

“交往真空”及其哲学意蕴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